自我雇傭農民工市民化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的比較分析
本文選題:自我雇傭 + 農村轉移勞動力 ; 參考:《中國經濟問題》2017年05期
【摘要】:自我雇傭的農村轉移勞動力由于其流動性和非正規(guī)性,市民化問題更需要關注。本文從農民工意愿、主觀評價、融合程度和市民化能力等方面構建市民化程度評級體系,以2011年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數(shù)據為基礎,對比分析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的自我雇傭農民工市民化水平差異及其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雇傭農民工的市民化程度整體偏低,長三角地區(qū)的市民化程度高于珠三角地區(qū),在考慮選擇偏差的情況下兩地間差異增大。學歷、與本地人交往等因素對市民化的影響在長三角地區(qū)更顯著。地方政府要根據不同地區(qū)自我雇傭農民工的特征差異,制訂相應的市民化政策;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提高自我雇傭農民工各項能力的市民化回報率。
[Abstract]:Due to its mobility and informality, self-employment rural migrant labor force needs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ating system of citizen level from the aspects of migrant workers' will, subjective evaluation, fusion degree and citizen 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loating population dynamics in 2011.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of the level of self-employed migrant work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of self-employed migrant workers is on the low side, the degree of citizenship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laces increases when considering the deviation of choic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ontact with local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employed migrant work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of citizenship,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improve the rate of return on self-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73135)資助
【分類號】:F3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悅,馮繼康;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的障礙及出路[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錢正武;農民工市民化與政府職責[J];理論與改革;2005年02期
3 許帥丹;陳蕾如;朱鶴;;中國農民工市民化道路探索[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10年08期
4 劉海軍;葛莉;孫福勝;;新時期中國農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農業(yè)經濟;2012年06期
5 艾春香;;我國農民工市民化的困境與出路[J];管理觀察;2013年31期
6 張保霞;;農民工市民化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年06期
7 范維;;人力資本對農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影響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年04期
8 黃妮;稅光輝;;淺析農民工市民化的條件[J];商;2014年04期
9 吳萌;;我國農民工市民化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力;2014年03期
10 ;“農民工市民化”文件起草完畢[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侯云春;韓俊;蔣省三;;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的財政政策[A];中國“三農”問題研究與探索——全國財政支農優(yōu)秀論文選(2010)[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省政協(xié)常委 王金洲;農民工市民化的新思路[N];河北日報;2014年
2 本報評論員 梅松武;農民工市民化“難”在哪里[N];四川日報;2014年
3 共青團長沙市委 徐彬洋;有效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的路徑探討[N];湖南日報;2014年
4 記者 張雪 亢舒;農民工市民化仍是重點和難點[N];經濟日報;2014年
5 黃紅 江蘇省委黨校經濟學部教授;農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創(chuàng)新[N];新華日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董克偉;研究機構勾畫農民工市民化戰(zhàn)略輪廓[N];中國改革報;2010年
7 國家發(fā)改委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研究所 申兵;“十二五”時期如何促進農民工市民化[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8 記者 王曄君;公共成本成農民工市民化最大障礙[N];北京商報;2013年
9 記者 張中寶;多名政協(xié)委員呼吁:建立制度促農民工市民化[N];海南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孫興偉;為農民工市民化助力[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杜寶旭;中國農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收益及其城鎮(zhèn)化效應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2 周小剛;中部地區(qū)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3 馬金龍;回族農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合翠;安徽省農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2 于玲研;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陳平;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朱蓉;我國農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海南大學;2015年
5 李超;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6 戚穎穎;特大城市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析和分層觀察[D];復旦大學;2014年
7 王棟;新發(fā)展主義視閾下的農民工市民化路徑選擇[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8 劉瑞;我國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9 閆旭麗;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10 翟高媛;基于利益博弈政策實驗方法下的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8739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8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