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詩經(jīng)中植物意象_詩經(jīng)動物意象_《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碩士論文

發(fā)布時間:2016-06-09 10:01

  本文關鍵詞:《詩經(jīng)》水意象綜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東北師范大學》 2002年

《詩經(jīng)》水意象綜論

劉雅杰  

【摘要】: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水意象。水是萬物之源,是人類生存、生活、生產(chǎn)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因此水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以水喻人是古代文學作品經(jīng)常采用的手法。《詩經(jīng)》中的水意象內(nèi)涵十分豐富,按其種類劃分有三種情況:一是作為單獨物象出現(xiàn),稱為單一型水意象;二是和其他物象結合在一起,稱為復合型水意象;三是人和水同時出現(xiàn),稱為人為型水意象。 《詩經(jīng)》中單一型水意象展示出豐富多彩的水態(tài)水勢,寄托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情感、意念、思緒。人的心靈世界,通過水意象清晰地折射出來。水有清濁之分,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是喜清厭濁,因此水的清、濁就分別和人們的善惡美丑聯(lián)系在一起,以清水象征美善,以濁水象征丑惡!对娊(jīng)》中的一些詩篇就是采用的這種表達方式。水有泉源,人有心源!对娊(jīng)》中有的詩篇攝取泉水奔涌而出的景象用以抒發(fā)內(nèi)心難以抑制的情感,或是喜悅,或是憂傷。在自然界中,江河之水既有合流,也有分流。這種情況在《詩經(jīng)》中也有反映,水流相合寄托纏綿的思緒,,水流同源異歸也成為這種情感的載體!对娊(jīng)》中出現(xiàn)了許多流量充沛的水,往往是和宏大遼闊與壯美景觀聯(lián)系在一起,給人一種崇高感。 《詩經(jīng)》中作為復合型意象出現(xiàn)的“水”,意蘊比較復雜,所寄托的情感也多種多樣。柏舟在河、束薪飄于水,是兩物結合之象,象征男女兩性的結合;而不流束薪卻是婚姻的失敗和無奈。水中漚麻表現(xiàn)的是男女兩性交往的快樂,而泉水浸稂、浸薪表達的是一種因生存狀態(tài)惡劣而產(chǎn)生的憂傷之情!对娊(jīng)》中出現(xiàn)了許多魚在水中的畫面,魚躍于淵、魚躍于沼是快樂向上的象征,而魚潛于水則是不自由、不幸的寫照。可見不但相異的復合型水意象各有寄寓,就是相同的復合型水意象,也往往或哀或樂,表現(xiàn)出相反的傾向。 《詩經(jīng)》中的人為水意象,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人和水之間的復雜 關系,表達的思想情感既有喜,又有憂。寒泉、行鐐,一個歌頌母愛, 一個贊揚君恩,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家庭和社會,都通過人對水的 取用作了形象再現(xiàn),深情脈脈,是愛和敬的頌歌。馮河涉水,亦易亦 難。由于具體背景不同,人對水的超越也呈現(xiàn)出各種不同心態(tài)。涉渡 政抬河流,“戰(zhàn)戰(zhàn)兢兢,始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懷恐懼;涉渡愛河, 或歡喜或頹喪。水中泛舟,愁懷難解。舟船在水中起伏航行,沉浮迭 替,是人物內(nèi)心忐忑不安、煩憂痛苦的象征。 《詩經(jīng)》在展示水意象時,采用的是文學筆法,因此它所構成的 水意象是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比現(xiàn)實生活中的水更美、更 有典型性。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7
  • 目錄7-8
  • 引言8-10
  • 一、 水態(tài)水勢皆含情10-19
  • (一) 善惡動靜寄于清濁10-12
  • (二) 心潮澎湃托于涌泉12-14
  • (三) 回歸合流道纏綿14-16
  • (四) 浩浩湯湯話宏巨16-19
  • 二、 物聚于水哀樂錯雜的意蘊19-27
  • (一) 柏舟在河與不流束薪19-21
  • (二) 漚麻的樂和浸稂的苦21-24
  • (三) 魚躍之喜及魚潛之憂24-27
  • 三、 人水相合 喜憂參半的情感交融27-35
  • (一) 寒泉行潦 母愛君恩27-29
  • (二) 馮河涉水 亦易亦難29-32
  • (三) 汎舟載憂 遠逝懷愁32-35
  • 結論35-36
  • 注釋36-38
  • 參考文獻38-40
  • 后記40
  •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青;《詩經(jīng)》植物起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媚;《詩經(jīng)·國風》中的水意象解讀[D];暨南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培峰;讀《管錐編·毛詩正義·關雎(四)》獻疑[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王輕鴻;“建筑在水上”的邊城——沈從文《邊城》內(nèi)在意蘊新解[J];名作欣賞;1996年05期

    3 郭萬金,劉毓慶;傳統(tǒng)《詩》學的現(xiàn)代轉型——新時期《詩經(jīng)》研究綜述[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梁驥;先秦典籍中的水意象[D];蘇州大學;2002年

    2 董雪靜;《詩經(jīng)》男女春秋盛會與周代禮俗[D];河北大學;2003年

    3 楊媚;《詩經(jīng)·國風》中的水意象解讀[D];暨南大學;2006年

    4 黃倫峰;周代婚俗下的《詩經(jīng)》婚戀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利華;簡說蛇的圖騰崇拜[J];南平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2 裘燮君;《詩經(jīng)》語氣詞功能探析——《詩經(jīng)》語氣詞入韻、足句和感嘆功能[J];河池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3 劉毓慶;《詩經(jīng)》地理生態(tài)背景之考察[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王志芳;;從《詩經(jīng)》看商周時期的采集習俗[J];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10期

    5 喬秋穎;《詩經(jīng)》擬聲詞研究──漢語表音詞的歷時研究之一[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盧平;《詩經(jīng)》中象聲詞的運用[J];殷都學刊;2002年02期

    7 郭競芳;論《詩經(jīng)》的語言[J];殷都學刊;2004年01期

    8 劉毓慶;關于《詩經(jīng)·關雎》篇的雎鳩喻意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楊述;原始宗教與詩經(jīng)興象建構[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胡繼明;從《詩經(jīng)》看民族圖騰文化[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雅杰;論先秦文學的水意象[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丹;《詩經(jīng)》的音樂性審美[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楊媚;《詩經(jīng)·國風》中的水意象解讀[D];暨南大學;2006年

    3 鮑恩洋;六朝詠物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丁晨;《詩經(jīng)》中的動物意象[D];蘇州大學;2006年

    5 王磊;《詩經(jīng)》興象的文化探源[D];延邊大學;2006年

    6 劉麗華;《詩經(jīng)》動物物象探微[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春華;《詩經(jīng)》思鄉(xiāng)戀土主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8 馬春燕;《詩經(jīng)》國風中幾種興象的原型考察[D];西北大學;2003年

    9 楊文娟;《詩經(jīng)》中的采摘意象及采摘詩研究[D];山西大學;2003年

    10 丁秀杰;《詩經(jīng)》婚戀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立;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流水意象[J];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啟華;;河濱水澤總關情——《詩經(jīng)》婚戀詩與水[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2 由欣悅;;“水”意象在《詩經(jīng)·國風》婚戀詩中的文學功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3 王俊忠;;沈從文的“現(xiàn)代水世界”——從《詩經(jīng)》看沈從文對“水意象”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袁琳;《詩經(jīng)》中的情愛詩與水意象關系探微[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董要華;;女性形象之再現(xiàn)——《詩經(jīng)·國風》中的“水”意象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6年S1期

    6 張紋華;;《詩經(jīng)》的水意象與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廖玉萍;;水意象:觸動心靈的弦索——論徐志摩詩歌中的水意象[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7年05期

    8 劉雅杰;人水相合 喜憂參半的情感交融——論《詩經(jīng)》中人為型水意象[J];東疆學刊;2004年02期

    9 樊瑞芳;陳靜怡;;水意象在張炎詞中的重要作用[J];邢臺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孫玲;;簡論老子筆下的水意象[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永林;;詩化的法制——《詩經(jīng)》與漢代法制的關系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2 王建堂;;《詩經(jīng)》與三晉文化[A];三晉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C];1998年

    3 潘嘯龍;;《詩經(jīng)》抒情人稱研究[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尹家琦;;《詩經(jīng)》中的建筑價值解讀[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5 宋娟;木齋;;從記錄功能和敘事手法看《詩經(jīng)》的散文性[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黃維華;;“谷”與《詩經(jīng)》中三首女性悲怨詩[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王同勛;;《詩經(jīng)》經(jīng)濟思想發(fā)微[A];集雨窖文叢——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學會成立20周年紀念文集[C];2000年

    8 任翌;;得體的修辭內(nèi)涵與《詩經(jīng)》“溫柔敦厚”的傳統(tǒng)[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9 王以憲;;論《詩經(jīng)》的幽默藝術[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周路紅;;試析《本草綱目》引據(jù)《詩經(jīng)》的草類植物[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七屆醫(yī)古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孺海 特約記者 馬獻倫 通訊員 周玉潔 陳竹;[N];湖北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雷新;[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3 徐在國 安徽大學中文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李凌;[N];社會科學報;2009年

    5 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戴從喜;[N];社會科學報;2005年

    6 何晉;[N];中華讀書報;2003年

    7 胡新生 徐祖明;[N];中國藝術報;2011年

    8 董智永;[N];經(jīng)濟參考報;2004年

    9 楊義;[N];人民日報;2010年

    10 忽忽;[N];中國文化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雪萍;隋與唐前期《詩經(jīng)》文獻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孫秀華;《詩經(jīng)》采集文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鄒曉春;元白對《詩經(jīng)》接受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袁靖;龐德《詩經(jīng)》譯本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孫世洋;上古“詩”的原型確立、范疇拓展與《詩經(jīng)》的形成源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興義;清代《詩經(jīng)》闡釋的詩學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7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汪祚民;《詩經(jīng)》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劉雅杰;論先秦文學的水意象[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江林;《詩經(jīng)》與宗周禮樂文明[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麗;水濱澤陂的上古逸響[D];西北大學;2010年

    2 劉雅杰;《詩經(jīng)》水意象綜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董雪靜;《詩經(jīng)》男女春秋盛會與周代禮俗[D];河北大學;2003年

    4 彭佳佳;《詩經(jīng)》中的生命文化原型及其美學精神[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5 谷小溪;康熙時期《詩經(jīng)》文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zhí)K羅;《詩經(jīng)》燕饗詩與周代禮樂文化的構建[D];暨南大學;2010年

    7 徐雁;《詩經(jīng)》中形容詞同義詞的類別和多組同義詞的意義關系[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音;《詩經(jīng)》文學研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D];北京大學;2010年

    9 李小軍;《詩經(jīng)》變換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健;朱熹《詩經(jīng)》詮釋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詩經(jīng)》水意象綜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51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gudaiwenxuelunwen/551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f2b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