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正犯化背景下的從屬性困境及理論應對
發(fā)布時間:2024-05-15 20:45
共犯正犯化和共犯從屬性未必存在沖突。通過考察日本刑法學界關(guān)于共犯正犯化的爭議可知,共犯正犯化與共犯從屬性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有探討的空間。從正犯類型的多元性以及共犯正犯化的立法形式多樣性可知,共犯正犯化存在類型化的可能。具體而言,應在兩個層級上劃分共犯正犯化的類型。在第一個層級中,共犯正犯化劃分為真正的正犯化和不真正的正犯化。前者是指法律將本應屬于共犯的行為規(guī)定為正犯的情形。后者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某行為表面上看似共犯,而實際上屬于正犯的情形。在第二個層級中,真正的正犯化劃分為完整的正犯化和不完整的正犯化。完整的正犯化以可罰的抽象危險性為基礎,不受限制從屬性的束縛;而不完整的正犯化仍要受到限制從屬性的約束。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共犯正犯化和共犯從屬性的對立性質(zhì)疑
(一) 日本刑法中的共犯正犯化及其啟示
(二) 正犯的類型性及其啟示
(三) 正犯化的立法形式多樣性及其啟示
三、本文立場:雙層正犯化類型理論的提倡
(一) 限制區(qū)分說及其反思
(二) 第一層級類型劃分:真正的正犯化和不真正的正犯化
(三) 第二層級類型劃分:完整的正犯化和不完整的正犯化
(四) 余論:量的從屬性之否定
本文編號:3974194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共犯正犯化和共犯從屬性的對立性質(zhì)疑
(一) 日本刑法中的共犯正犯化及其啟示
(二) 正犯的類型性及其啟示
(三) 正犯化的立法形式多樣性及其啟示
三、本文立場:雙層正犯化類型理論的提倡
(一) 限制區(qū)分說及其反思
(二) 第一層級類型劃分:真正的正犯化和不真正的正犯化
(三) 第二層級類型劃分:完整的正犯化和不完整的正犯化
(四) 余論:量的從屬性之否定
本文編號:397419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xingfalunwen/397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