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像與刑法中的超個人法益——以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為視角
本文選題:人類圖像 + 超個人法益; 參考:《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5年06期
【摘要】:人之圖像決定了超個體法益的質料與邊界。自由主義法益論之經驗的或先驗的個人形象,要么與其法益的整體價值相沖突,要么忽略了一個真實的人類社會之樣態(tài),均不能擔當起超個體法益背后之主體的角色。必須將超個體法益的主體形象考察拉回到現實的存在圖式中去。這意味著社群主義與超個體法益之鏈接的合理性與必然性。社群主義的超個體法益能夠發(fā)揮風險應對機能、促進社群整合和認同機能、積極福利供給機能和文化契合機能。其更青睞刑法的保護法益原則,同時將控制刑罰權的任務交給了程序性的商談原則。
[Abstract]:The human image determines the material and boundary of the super-individual benefit. The personal image of the experience or a priori of the liberalism theory of legal interest conflicts with the whole value of its legal interest or neglects the appearance of a real human society and cannot play the role of the subject behind the super-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 The subject image of the super-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 must be examined back to the reality of the existence schema. This means the rational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the link between communitarianism and super-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s. The super-individual legal benefits of communitarianism can play the risk response func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actively provide the function of welfare and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fit. It prefers the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 and gives the task of controlling the right to penalty to procedural principle of negotiation.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基金】: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項目《特殊群體權利保障與犯罪預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2014年重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犯罪被害人的刑事政策研究》(2014BS056)的階段性成果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刑法修改與解釋的限度關系論》(13YJA82001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程關松;;現代法治文明元敘事中的社群主義修辭學[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蘇青;;法益理論的發(fā)展源流及其啟示[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3 克勞斯·羅克辛;陳璇;;對批判立法之法益概念的檢視[J];法學評論;2015年01期
4 關哲夫;王充;;現代社會中法益論的課題[J];刑法論叢;2007年02期
5 勞東燕;;風險社會與變動中的刑法理論[J];中外法學;2014年01期
6 馮軍;;刑法教義學的立場和方法[J];中外法學;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頤;;“自我”的兩個維度——讀丹尼爾·貝爾《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溫文治,陳洪兵;對重婚罪的重新解讀——兼對妨害婚姻、家庭罪整體搬遷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3 梅錦;;論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論體系的比較為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賈健;;法益還是規(guī)范:見危不助究竟侵害了什么?——以德國刑法典323條c為基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劉忠;;翻轉的程序與顛倒的當事人——正當程序理論的電影文本解讀[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6 張群;;也談“夜無故入人家”——評《唐律“夜無故入人家”條源流考》[J];北大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7 張群;;家宅法的起源與發(fā)展——兼論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學;2008年01期
8 董興佩;;法益:法律的中心問題[J];北方法學;2008年03期
9 沈志民;;對過度維權行為的刑法評價[J];北方法學;2009年06期
10 蘇永生;;犯罪本質理論的困境與出路——以我國民族地區(qū)的刑事法治發(fā)展為中心[J];北方法學;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光駿;;關于刑事和解的幾個法律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秦越存;;現代性倫理危機與西方共同體主義的困境[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秦越存;;解決現代西方倫理危機的實踐哲學進路[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楊伯溆;;從國際傳播到全球傳播和本土傳播:跨國公司的介入及其影響[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5 劉俏;;淺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飲用水源的保護[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黨惠娟;;試論環(huán)境犯罪客體的界定及刑法規(guī)范的相關完善[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洋;;民主實驗和新聞改革——美國公共新聞事業(yè)思想評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樊鵬;;環(huán)境刑法法益初論[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8年
9 劉清玉;蘆洋;;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群體的建構——以吉林市出租車群體為個案[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10 呂燕平;;社群與族群[A];中華民族認同與認同中華民族——人類學高級論壇2008卷[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周旋;“公私財物”之內涵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曉歐;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楊曉暢;多元社會的正義事業(yè)[D];吉林大學;2011年
7 聶興超;自由主義中立性研究:辯護與批判[D];吉林大學;2011年
8 龔培渝;通過對話尋求承認[D];吉林大學;2011年
9 鄭紹紅;城鄉(xiāng)統(tǒng)籌背景下農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喜梅;中國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海霞;權利行使過程中的敲詐勒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t,
本文編號:202729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xingfalunwen/202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