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5 06:44
   對于中國刑律的儒家化問題,自瞿同祖先生上個世紀40年代《中國法律之儒家化》一文出,在學界形成廣泛共識,目前對此問題盡管仍有不同意見,但在一般通用教科書和法史學科的話語中被廣泛采用。但什么叫“儒家化”?“儒家化”這一概念的內涵是什么?或者說“儒家化”是否應該有一個規(guī)范的和經驗性的標準,目前學界尚缺乏專門系統(tǒng)的論證和研究。本論文一方面從魯儒學和齊儒學的思想體系出發(fā),一方面基于從漢到唐中國刑律的發(fā)展變化,對中國刑律的所謂“儒家化”這一概念問題進行了規(guī)范研究和經驗研究,嘗試對中國刑律的儒家化這一概念或標準問題作出概括和定義。 本文形成的主要觀點和結論是: 先秦儒學(孔、孟、荀)思想觀念和主張的最集中概括是“仁、義、禮”!叭、義、禮”是先秦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或理論基點。所以,所謂中國刑律儒家化問題本質上應該是“仁、義、禮”這些儒家核心觀念及其相關主張在中國刑律的發(fā)展和變化中逐漸貫徹和落實問題。“仁、義、禮”在先秦儒家看來,是“人性善”或人的道德屬性的集中概括和體現(xiàn),因而,中國刑律的儒家化本質上也可以概括為中國刑律“人性化”或說更加符合人性的過程?剂恐袊搪傻摹叭诵曰边^程,離不開以下要點:是否把人作為人而不是把人作為“物”等觀;強調人性的踐行是家國治亂的根本,君子的修身以及在人倫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實踐是實現(xiàn)家國大治的基礎;宗法家族內部的穩(wěn)定是家國和天下穩(wěn)定基礎,寓家國政治于社會倫常生活之中;立君上之勢,是為了保民安民,君也應接受禮法約束;君臣之間是由禮義道德規(guī)范的相互關系;德禮之治是為政之本,政刑是實現(xiàn)德禮之治的補助手段。 以董仲舒為代表的漢代齊儒學,已基本脫離了先秦儒學的傳承系統(tǒng)。雖然董仲舒名義上打著儒家的旗號,但董仲舒思想體系的實質是對齊學鄒衍陰陽五行說的傳承和發(fā)展。如果從董學一脈“齊儒學”的思想體系出發(fā),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主要有三條:把皇權或王權神圣化并置于禮法約束之外;把君臣關系單向化和絕對化,臣下完全依附或順從君主,把天下公權力完全歸于君主或國王一人;按五行設官施政,這包括按五行相生相勝關系處理或規(guī)范國家權力或官僚體系,按五行的性質規(guī)范和約束政府行為或國家權力的行使?梢,中國刑律儒家化規(guī)
【學位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D924;D909.2
【文章目錄】:
緒論
    一、中國刑律儒家化研究的回顧
    二、中國刑律儒家化研究的共識和問題的提出
    三、中國刑律儒家化標準問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中國刑律儒家化標準問題研究的論文結構和內容
第一章 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之一
    一、孔子的禮、仁思想
    二、孟子對人性和仁政的闡發(fā)
    三、魯儒學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之二
    一、荀子的禮、法思想
    二、荀子儒學與魯儒學思想的異同
    三、董仲舒對儒家的改造和天人學說
    四、董仲舒思想與荀子思想的異同
    五、中國刑律儒家化標準規(guī)范研究的初步結論
第三章 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之三
    一、法家思想和主張的要點
    二、從秦、漢律到唐律的變化
    三、如何認識從秦、漢律到唐律的變化
    四、中國刑律儒家化標準經驗研究的初步結論
結論
參考文獻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伊;《唐律》“母”之親屬等級與禮制“母”之喪服等級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劉永鋒;《唐律疏議·名例律》儒家法哲學思想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錢英;論我國“親親相隱”制度的重構[D];安徽大學;2011年

4 唐楊靜;論中國古代老年人犯罪之寬宥制度[D];蘇州大學;2012年

5 王子堯;論朝鮮王朝的倫理化司法[D];南京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712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fashilw/28712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e52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