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繼承法中特留份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3 23:21
對美國繼承法中的特留份制度和中國繼承法中的必留份制度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美國的特留份制度比較完善,對繼承人的保護比較充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簡單的必留份制度已經與時代發(fā)展不相適應,其種種缺陷已經暴露出來。文章對中美繼承法上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比較。一方面,文章從兩個角度,即從路易斯安娜州和實行普通法的其它州的角度分別研究美國的特留份制度,另一方面,文章對建立我國的特留份制度提出了具體建議。 文章首先介紹了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特留份制度。不僅探討了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歷史,而且對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對中國的必留份制度和路易斯安娜州的特留份制度進行比較。其次對路易斯安娜州以外的其它州的特留份制度進行了研究。美國《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規(guī)定了不同形式的特留份,包括選擇份、宅院特留份、豁免財產和家庭特留份等等,文章對各種特留份進行了價值分析,并把它們和路易斯安娜州的特留份制度進行了比較,找出了美國各種特留份制度的共同之處,以及可供借鑒的地方。再次,文章探討了中國必留份的歷史,文章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繼承法越來越不適合時代的要求。我國的必留份制度對權利人的范圍和遺產的數額等缺乏明確的規(guī)定,這使得在判案時法官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權。文章論述了在我國建立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對我國的繼承法進行修改已經非常緊迫,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特留份制度時,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美國的經驗。最后文章還對建立我國的特留份制度提出了建議,例如承認配偶的家務勞動的價值、建立生存配偶選擇份制度、建立特留份權利救濟制度等,以更多地對繼承人提供保護。
【學位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8
【中圖分類】:D971.2;DD913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與文獻綜述
一、研究的背景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文獻綜述
三、論文主旨與創(chuàng)新之處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特留份制度
1.1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起源
1.2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變遷
1.3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主要內容
1.4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評析
第二章 美國《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中的特留份制度
2.1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規(guī)定的特留份種類
2.2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特留份制度的主要內容
2.3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特留份制度的理論依據
2.4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特留份制度的價值分析
第三章 美國特留份制度與我國必留份制度比較
3.1 我國歷史上的特留份制度
3.2 我國現行繼承法的“必留份”制度
3.3 我國必留份制度與美國特留份制度比較
第四章 美國特留份制度對我國的借鑒作用
4.1 我國建立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
4.2 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特留份制度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文章中部分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后記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69252
【學位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8
【中圖分類】:D971.2;DD913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與文獻綜述
一、研究的背景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文獻綜述
三、論文主旨與創(chuàng)新之處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特留份制度
1.1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起源
1.2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變遷
1.3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的主要內容
1.4 路易斯安娜州特留份制度評析
第二章 美國《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中的特留份制度
2.1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規(guī)定的特留份種類
2.2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特留份制度的主要內容
2.3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特留份制度的理論依據
2.4 《統(tǒng)一遺囑檢驗法》特留份制度的價值分析
第三章 美國特留份制度與我國必留份制度比較
3.1 我國歷史上的特留份制度
3.2 我國現行繼承法的“必留份”制度
3.3 我國必留份制度與美國特留份制度比較
第四章 美國特留份制度對我國的借鑒作用
4.1 我國建立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
4.2 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特留份制度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文章中部分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后記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娟;限制我國遺囑自由的可行性路徑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6925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falilunwen/286925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