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細菌纖維素/羥基磷灰石復合多孔支架合成方法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1:26
探討不同合成方法對改性細菌纖維素/羥基磷灰石復合支架微觀結構和性能的影響。采用原位復合法、物理混合法及生物礦化法制備改性細菌纖維素(TBC)與羥基磷灰石(HA)復合多孔支架,利用掃描電鏡(SEM)、能譜分析(EDX)、X射線衍射(XRD)、傅里葉紅外變換光譜(ATR-FTI)對不同方法合成的產物進行微觀結構表征,同時通過力學實驗確定不同支架的力學性能參數。SEM和ATR-FTI等結果表明,采用原位復合法、物理混合法及生物礦化法都可以成功地將HA復合在TBC的納米纖維上,但是復合的機理各不相同。原位復合法中HA納米顆粒是以螯合鍵的方式與TBC納米纖維上的羧基聯(lián)合,而物理混合和生物礦化法HA納米顆粒是采用靜電吸附的方式復合在TBC纖維上。XRD表明,不同方法合成的支架都出現了明顯的(211)峰,但峰的形態(tài)有明顯的差別。力學測試結果表明,復合后產物的力學性能也有很大的差異,采用原位復合的支架強度最低,復合后支架強度由4.67 MPa迅速減小到1.00 MPa,而用生物礦化復合的支架強度最高,復合后支架強度由4.67 MPa增加到到5.55 MPa。通過對不同方法合成的復合支架微觀結構的表征和...
【文章來源】: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2016年03期 第330-339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細菌纖維素的氧化
1.2.2 細菌纖維素氧化后羧基含量的測定
1.2.3 氧化細菌纖維素和羥基磷灰石多孔支架的制備
1.2.4 多孔支架場發(fā)射掃描電鏡(SEM)檢測
1.2.5 多孔支架的X射線衍射(XRD)檢測
1.2.6 多孔支架傅里葉紅外變換光譜(FTIR)測定
1.2.7 多孔支架力學強度的測試及相對密度
2 結果
2.1 SEM分析
2.2 EDX分析
2.3 XRD分析
2.4 FTIR分析
2.5 力學性能分析
2.6 羧基含量的測定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細菌纖維素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J]. 黃建文,徐月敏.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4(03)
本文編號:2897519
【文章來源】: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2016年03期 第330-339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細菌纖維素的氧化
1.2.2 細菌纖維素氧化后羧基含量的測定
1.2.3 氧化細菌纖維素和羥基磷灰石多孔支架的制備
1.2.4 多孔支架場發(fā)射掃描電鏡(SEM)檢測
1.2.5 多孔支架的X射線衍射(XRD)檢測
1.2.6 多孔支架傅里葉紅外變換光譜(FTIR)測定
1.2.7 多孔支架力學強度的測試及相對密度
2 結果
2.1 SEM分析
2.2 EDX分析
2.3 XRD分析
2.4 FTIR分析
2.5 力學性能分析
2.6 羧基含量的測定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細菌纖維素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J]. 黃建文,徐月敏.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4(03)
本文編號:289751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swyx/289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