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地區(qū)兒童皮膚癬菌病病原菌分析及其優(yōu)勢菌種角蛋白酶活性測定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02:31
皮膚癬菌病是由皮膚癬菌侵犯人和動物的皮膚、毛發(fā)及甲板引起的感染,簡稱癬,包括頭癬、體癬、股癬、手癬、足癬和甲癬等。皮膚癬菌病是一類常見的皮膚疾病,具有傳染性,發(fā)病率高,容易復發(fā)或再感染,雖不危及生命,但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近年來,兒童皮膚癬菌病的發(fā)病率似有上升趨勢,如我國一度少見的頭癬,由于寵物熱的興起而再度常見。有調(diào)查表明,皮膚癬菌病病原菌菌種的構(gòu)成及分布可能存在地區(qū)差異;而且隨著人口流動、環(huán)境因素變化及治療干預等,同一地區(qū)的菌種也會發(fā)生變遷。目前尚缺乏蘭州地區(qū)兒童皮膚癬菌病的發(fā)病情況及病原學流行病學資料。目的:1.了解蘭州地區(qū)兒童皮膚癬菌病的發(fā)病情況及病原菌分布特點,為兒童皮膚癬菌病的流行病學研究奠定基礎,同時為臨床抗真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2.觀察優(yōu)勢致病菌種的體外角蛋白酶表達活性,比較感染不同部位的同一菌種不同菌株的角蛋白酶活性,初步探討角蛋白酶表達活性與臨床表現(xiàn)的相關性。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9月,對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皮膚科就診的擬診為皮膚癬菌病的兒童患者,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詳細登記患兒的相關臨床資料。取其標本行常規(guī)10%KOH直接涂片鏡檢...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SDA培養(yǎng)基(27aC,14天)
護沁爵冰附圖1Figl直接鏡檢下的菌絲(10X100) DireetexaminationhyPhae(10X100)附圖2FigZSDA培養(yǎng)基(27aC,14天)SDA(27oC, 14days)
SDA,犬小抱子菌菌落勿℃,14月Fig.4ColonyofgrowinginSDA(27oC,14day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癬82例臨床分析[J]. 林子剛,劉忠緒,凌偉軍,李晶晶,肖紅云.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08(07)
[2]皮膚癬菌體外蛋白水解酶活性測定[J]. 肖媛媛,王愛平,曹存巍,萬哲,李若瑜. 中國真菌學雜志. 2008(01)
[3]皮膚癬菌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肖媛媛,王愛平. 中國真菌學雜志. 2008(01)
[4]深圳地區(qū)694例兒童淺部真菌病臨床分析[J]. 張雅潔,周榮華,王啟操,彭俊芳.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7(09)
[5]甲真菌病分離菌株體外角蛋白酶活性的測定[J]. 李筱芳,劉維達,陳輝,陳先進,沈永年,呂桂霞.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7(08)
[6]北京地區(qū)兒童頭癬病原菌及其藥物敏感性分析[J]. 燕麗,劉偉,張霞,韓立華,萬喆,李若瑜,馬琳.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7(08)
[7]蘭州地區(qū)105例頭癬的發(fā)病情況及其病原菌種分析[J]. 王恩文,駱志成,牛桃香,杜華,曹庚.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06(12)
[8]微生物角蛋白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 李江,姚斌,范云六. 工業(yè)微生物. 2006(03)
[9]兒童皮膚病9820例臨床分析[J]. 周際,陳聯(lián)芬. 皮膚病與性病. 2006(03)
[10]角蛋白酶的來源、理化性質(zhì)與生物工程研究進展[J]. 蔡成崗,鄭曉冬.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6(04)
本文編號:2895844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SDA培養(yǎng)基(27aC,14天)
護沁爵冰附圖1Figl直接鏡檢下的菌絲(10X100) DireetexaminationhyPhae(10X100)附圖2FigZSDA培養(yǎng)基(27aC,14天)SDA(27oC, 14days)
SDA,犬小抱子菌菌落勿℃,14月Fig.4ColonyofgrowinginSDA(27oC,14day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癬82例臨床分析[J]. 林子剛,劉忠緒,凌偉軍,李晶晶,肖紅云.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08(07)
[2]皮膚癬菌體外蛋白水解酶活性測定[J]. 肖媛媛,王愛平,曹存巍,萬哲,李若瑜. 中國真菌學雜志. 2008(01)
[3]皮膚癬菌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肖媛媛,王愛平. 中國真菌學雜志. 2008(01)
[4]深圳地區(qū)694例兒童淺部真菌病臨床分析[J]. 張雅潔,周榮華,王啟操,彭俊芳.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7(09)
[5]甲真菌病分離菌株體外角蛋白酶活性的測定[J]. 李筱芳,劉維達,陳輝,陳先進,沈永年,呂桂霞.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7(08)
[6]北京地區(qū)兒童頭癬病原菌及其藥物敏感性分析[J]. 燕麗,劉偉,張霞,韓立華,萬喆,李若瑜,馬琳.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7(08)
[7]蘭州地區(qū)105例頭癬的發(fā)病情況及其病原菌種分析[J]. 王恩文,駱志成,牛桃香,杜華,曹庚.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06(12)
[8]微生物角蛋白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 李江,姚斌,范云六. 工業(yè)微生物. 2006(03)
[9]兒童皮膚病9820例臨床分析[J]. 周際,陳聯(lián)芬. 皮膚病與性病. 2006(03)
[10]角蛋白酶的來源、理化性質(zhì)與生物工程研究進展[J]. 蔡成崗,鄭曉冬.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06(04)
本文編號:289584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xuelunwen/pifb/28958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