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正常、下頜前突型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牙弓形態(tài)的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9:54
目的:以正常(牙合)為標準,比較上頜正常、下頜前突型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的牙弓形態(tài)差異,分析上頜正常、下頜前突型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上下頜牙弓形態(tài)的特點,為此類錯(牙合)的正畸診斷分析和矯治設計提供理論依據。材料與方法:選取年齡均為17~25歲的具有上頜正常、下頜前突型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和正常(牙合)的個體各3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女各15名,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掃描所有個體的上下頜原始模型,用三維測量軟件標定對應于牙尖和切緣中點的標志點并進行測量,利用歐幾里德距離矩陣分析法(EDMA)比較并分析:(1)正常(牙合)上下頜間牙弓形態(tài)的差異;(2)正常(牙合)男女間牙弓形態(tài)的差異;(3)上頜正常、下頜前突型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與正常(牙合)間牙弓形態(tài)的差異。結果:(1)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正常駘的上下頜間牙弓形狀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男性形狀差異范圍為1.281,女性為1.193,前牙標志點對形態(tài)差異所起的作用相對較大。上牙弓大于下牙弓,男性大2.2%,女性大1.9%。(2)正常(牙合)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牙弓形狀無顯著性差異(p>0.05),上下頜變化規(guī)律相同,其中上頜形狀...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附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骨性Ⅲ類錯(牙合)畸形術前正畸拔牙與不拔牙的比較研究[J]. 房兵,毛麗霞,林曉松,吳勇,馮貽苗,婁新田,夏蘊輝. 口腔正畸學. 2007(03)
[2]成人嚴重骨性Ⅲ類錯畸形手術前后的正畸治療[J]. 謝琳,王旭霞,陳磊,黃艷,任旭升,張君.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09)
[3]前方牽引治療替牙期骨性Ⅲ類錯的牙頜結構變化研究[J]. 李明,武廣增.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08)
[4]AngleⅢ類錯牙弓及牙槽弓寬度測量分析[J]. 譚家莉,段銀鐘,匡威,徐琳,寧芳,王蕾.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6(12)
[5]前方牽引聯(lián)合快速擴弓矯治不同年齡骨性Ⅲ類錯的硬組織變化[J]. 李明,王春玲,何謹,時伯紅. 口腔醫(yī)學. 2006(04)
[6]下頜前突畸形手術前后正畸治療的臨床研究[J]. 杜娟,宿玉成,林潤臺. 口腔醫(yī)學研究. 2006(03)
[7]骨性安氏Ⅲ類錯上頜骨慢擴弓結合前方牽引的療效評價[J]. 張曉艷,賀穎,劉東旭. 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6(06)
[8]Le-FortⅠ型截骨分塊聯(lián)合正畸矯治嚴重牙頜面畸形[J]. 薛國初,徐平平,艾偉健,周會喜,趙建江,鄭俊發(fā),劉曙光. 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 2006(02)
[9]Angle Ⅱ~1與正常牙弓形態(tài)差異——應用歐幾里德距離矩陣分析法[J]. 聶瓊,林久祥.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5(05)
[10]數字化三維牙頜模型測量系統(tǒng)的可靠性對比研究[J]. 周潔珉,白玉興,王邦康. 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5(04)
本文編號:2898155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附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骨性Ⅲ類錯(牙合)畸形術前正畸拔牙與不拔牙的比較研究[J]. 房兵,毛麗霞,林曉松,吳勇,馮貽苗,婁新田,夏蘊輝. 口腔正畸學. 2007(03)
[2]成人嚴重骨性Ⅲ類錯畸形手術前后的正畸治療[J]. 謝琳,王旭霞,陳磊,黃艷,任旭升,張君.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09)
[3]前方牽引治療替牙期骨性Ⅲ類錯的牙頜結構變化研究[J]. 李明,武廣增.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08)
[4]AngleⅢ類錯牙弓及牙槽弓寬度測量分析[J]. 譚家莉,段銀鐘,匡威,徐琳,寧芳,王蕾.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6(12)
[5]前方牽引聯(lián)合快速擴弓矯治不同年齡骨性Ⅲ類錯的硬組織變化[J]. 李明,王春玲,何謹,時伯紅. 口腔醫(yī)學. 2006(04)
[6]下頜前突畸形手術前后正畸治療的臨床研究[J]. 杜娟,宿玉成,林潤臺. 口腔醫(yī)學研究. 2006(03)
[7]骨性安氏Ⅲ類錯上頜骨慢擴弓結合前方牽引的療效評價[J]. 張曉艷,賀穎,劉東旭. 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6(06)
[8]Le-FortⅠ型截骨分塊聯(lián)合正畸矯治嚴重牙頜面畸形[J]. 薛國初,徐平平,艾偉健,周會喜,趙建江,鄭俊發(fā),劉曙光. 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 2006(02)
[9]Angle Ⅱ~1與正常牙弓形態(tài)差異——應用歐幾里德距離矩陣分析法[J]. 聶瓊,林久祥.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5(05)
[10]數字化三維牙頜模型測量系統(tǒng)的可靠性對比研究[J]. 周潔珉,白玉興,王邦康. 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5(04)
本文編號:2898155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kouq/28981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