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及評價方法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05:33
目的 調查學齡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現況,分析影響因素,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多方法測評進行方法學的評價,專題小組定性訪談進一步為攻擊性行為的干預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方法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武漢市青山區(qū)十所幼兒園3~6歲學齡前兒童1770名,調查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現況及影響因素。采用目的抽樣方法整群抽取一所幼兒園3~6歲學齡前兒童168名,采取現場觀察法、教師評價法、同伴提名法和母親評定法進行綜合測評,運用LISREL中的多方法多特質模型進行方法學的評價。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專題小組討論的定性研究方法來初步探討攻擊性行為的干預策略。采用SPSS13.0軟件和LISREL8.54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1、學齡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總檢出率為11.06%,男女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檢出率分別為12.63%,7.43%,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攻擊行為的檢出率不同,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女兒童不同年齡階段攻擊性行為檢出率的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且變化趨勢一致(r_s=0.80,P>0.05),4歲組檢出率最高,6~7歲組檢出率最...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2911943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291194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eklw/29119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