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晚安,媽媽》中母女關系的主體間性
發(fā)布時間:2020-07-10 04:02
【摘要】:瑪莎·諾曼作為美國女性劇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認為是當今美國從事嚴肅女性主義戲劇創(chuàng)作最成功的作家,其作品關注女性經驗和二十世紀美國社會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滲透出深刻的女性關懷。她的代表作《晚安,媽媽》是美國戲劇中不可多見的哲理性劇作,它于1979年在美國百老匯首演中一舉成功,并為諾曼贏得1983年普利策戲劇獎!锻戆,媽媽》是關于女兒與母親之間的故事。在劇中,女兒杰茜身患癲癇,在生活中遭受種種困境,最終選擇自己結束生命來掌控自己的命運,母親塞爾瑪極力阻止卻仍無法挽回。母親深受父權倫理影響并且深愛著女兒,而女兒迫切希望建構自己的主體身份,她們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卻彼此不認同,母女關系異常又消極。法國女性主義理論家露絲·伊利加蕾認為母女關系問題的根源是母親缺乏主體性,母親主體性的缺失導致女兒難以建構自己的主體性。由于母女雙方均缺乏主體身份,因此她強調母女都應建構主體身份,母女雙方應是互為主體的關系。顯而易見,母女關系同是諾曼和伊利加蕾關注的重要主題,伊利加蕾所提倡的主體間性的母女關系正是《晚安,媽媽》中杰西和塞爾瑪之間問題關系的解決之法。本文以露絲·伊利加蕾的女性主義理論為研究基礎,解讀《晚安,媽媽》中的母女關系,揭示作品中異化的母女關系以及其成因,探討主體間性關系對構建和諧的母女關系以及完善女性身份建構的重要性。除引言和結論部分外,本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章論述杰茜與塞爾瑪之間異常的母女關系。在男權的壓迫和母女之間自我身份認知的沖突下,杰西和塞爾瑪仿佛親密的陌生人。第二章探討《晚安,媽媽》中主人公對主體性的追求。諾曼賦予杰西強烈的主體性意識,挑戰(zhàn)男權,反抗母親以愛為名的束縛。第三章分析諾曼如何在劇中試圖建立主體間性的母女關系。杰茜用最極端的方式擁抱自我,讓塞爾瑪頓悟。母女之間最后的真誠交流讓她們重拾親密,恢復斷裂的母女紐帶。主體間性可以消解塞爾瑪與杰茜之間主客體關系!锻戆,媽媽》不僅為女性建構主體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途徑,也是諾曼對母女關系的社會倫理建構做出的積極的探索。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3
本文編號:2748426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賀安芳;;母女關系視角下的瑪莎·諾曼作品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年03期
2 ;Luce Irigaray's View o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9年01期
3 朱姝;;一曲安魂為重生——瑪莎·諾曼在《晚安,母親》中的創(chuàng)作思想[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4 蔡曉燕;;從杰茜的選擇看存在的困境——解讀瑪莎·諾曼的《晚安,媽媽》[J];戲劇文學;2008年06期
5 劉秀玉;;從《晚安,媽媽》看瑪莎·諾曼的女性主義戲劇創(chuàng)作[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左進;二十世紀美國女劇作家自我書寫的語用文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4842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xiandaiwenxuelunwen/27484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