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設的角度分析王爾德風俗喜劇中的言語幽默
本文選題:王爾德 + 幽默。 參考:《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摘要】:王爾德的四部風俗喜劇因其深厚的文學功力聞名于世。其中王爾德的幽默語言一直是王爾德喜劇的一大特色,引起了不少專家學者的研究,總體而言,對于王爾德喜劇語言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深度,但對于其喜劇語言的幽默機制仍有待進一步挖掘。本文結合預設的相關理論,擬從預設觸發(fā)語、幽默乖訛、預設的四種機制三個方面對王爾德喜劇幽默語言進行分析。
[Abstract]:Wang Erde's four folklore comedies are famous for their profound literary skills. Among them, Wang Erde's humor language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feature of Wang Erde comedy, which has caused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study. In general, the research on Wang Erde comedy language has reached a certain depth. However, the humor mechanism of comedy language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esuppos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umor language of Wang Erde comedy from three aspects: presupposition trigger, humor error and presupposition.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562.0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學平;國內(nèi)王爾德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01期
2 梅疾愚;倫敦餐桌上的王爾德[J];書屋;2004年01期
3 張介明;當代西方的王爾德研究[J];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04期
4 劉更祥;論王爾德小說多元文化并置與沖突[J];求索;2005年04期
5 吳學平;;講述美而不實的故事——論王爾德的“謊言”說[J];學習與探索;2006年06期
6 吳學平;夏臘初;;國內(nèi)王爾德喜劇研究述評[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吳學平;;國外王爾德喜劇研究述評[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張介明;高建宏;;王爾德戲劇的現(xiàn)代闡釋——論王爾德戲劇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劉瓊;;藝術與神圣——作為“圣王”的王爾德[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吳學平;;王爾德喜劇語言魅力探微[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靜;;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歸——從童話作品看王爾德的內(nèi)在道德向度[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武平;王爾德的先祖與后輩[N];中華讀書報;2002年
2 臧棣;因他觸及文學的皮膚[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3 肖毛;一個在悲愴中尋找唯美的靈魂[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4 趙荔紅;悲愴的意義[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5 梁永安;王爾德憑什么這樣紅?[N];解放日報;2010年
6 沈大力;王爾德,唯美理想的寂滅[N];文藝報;2012年
7 蘇福忠;讀點王爾德[N];中華讀書報;2000年
8 舒晉瑜;詩人殉道者王爾德[N];中華讀書報;2000年
9 余鳳高;“快樂王子”:愛的頌歌[N];中華讀書報;2011年
10 蕭易;得不到寬恕的夢想家[N];中國郵政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朱彤;王爾德在現(xiàn)代中國的傳播與接受[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張介明;王爾德唯美敘事的理論和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3 吳學平;王爾德喜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鐘艷萍;論王爾德小說和戲劇中的審美取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陳莉莎;王爾德人文主義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袁麗梅;語境·譯者·譯文[D];復旦大學;2012年
7 劉茂生;藝術與道德的沖突與融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淑壘;王爾德的自由觀[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小波;論王爾德戲劇中的悖論語言之美[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3 戴昕航;論同性戀身份對王爾德創(chuàng)作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4 齊文波;張愛玲與奧斯卡·王爾德“尖刻性”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5 王小星;作為另類小丑的花花公子[D];西南大學;2015年
6 姜遠;王爾德筆下的異國形象[D];溫州大學;2015年
7 楊軒;功能對等指導下《男同性戀小說:從王爾德到石墻暴動》(第二章)漢譯實踐報告[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何幸君;唯美主義者的烏托邦:王爾德與東方文化[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9 齊靜靜;王爾德對現(xiàn)代社會的反應[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陳星君;社會邊緣的狂歡:王爾德狂歡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00465
本文鏈接:http://lk138.cn/xiandaiwenxuelunwen/210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