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琵琶音樂轉型與融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9 23:10
明清時期隨著市民階層不斷壯大,資本主義經(jīng)濟萌芽出現(xiàn),音樂的發(fā)展開始趨于世俗化,音樂重心開始由宮廷向民間轉型,帶動了這一時期時令小曲、民間戲曲、曲藝、器樂樂種等的繁榮發(fā)展,民間藝術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發(fā)展趨勢。隨著宮廷音樂重心向民間的轉移,明清琵琶音樂藝術也由宮廷轉向民間,琵琶從形制上到演奏技巧上都有了極為重要的轉變。文章選取這一歷史時期的琵琶音樂作為研究對象,從社會背景,歷史因素以及與其他音樂形式的互動關系等層面出發(fā),重點對琵琶音樂如何發(fā)生歷史轉型,轉型后如何與民間市井音樂進行融合的歷史進程進行研究。從歷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明清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等對明清藝術文化所產(chǎn)生的影響,研究琵琶在明清時期的轉型與琵琶與民間市井音樂的融合狀況,抓住明清時期琵琶音樂發(fā)生了由宮廷向民間巨大轉向這一重要時間段,對產(chǎn)生該轉變的歷史與文化環(huán)境因素、樂器形制、演奏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究,在民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與民族器樂合奏等音樂形式繁榮發(fā)展的狀態(tài)下,研究明清時期琵琶音樂的轉型與融合。本研究是在對該歷史時期的音樂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存樂譜、雕刻壁畫等史料,運用文獻綜述、史學考辯、音樂學分析等方法,對明清時期琵琶藝術進行全面的考察。文章認為明清時期琵琶藝術與民間音樂相融合,互為依托、相輔相成的發(fā)展,并為琵琶樂器的制造、演奏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曲目創(chuàng)作的繁榮等提供了基礎,這一時期所形成的琵琶藝術特色與風格,對后世琵琶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632.33
【部分圖文】:
圖 1-1 圣母廟圣母殿壁畫⑦北京石景山的法海寺,有一座明代的天王像(圖 1-2),在這座可以尋找到關于琵琶的圖像。圖片中天王手持琵琶,抱琴的傾角左右,左手在上,進行按弦,右手食指與大指之間捏一枚圓形小撥
圖 1-2 石景山法海寺天王像⑧器樂演奏對樂器材質與音色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精細程度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這就導致了諸多。從古時候起,人們就開始關注聲音,對聲音的音
《憲宗行樂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90568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632.33
【部分圖文】:
圖 1-1 圣母廟圣母殿壁畫⑦北京石景山的法海寺,有一座明代的天王像(圖 1-2),在這座可以尋找到關于琵琶的圖像。圖片中天王手持琵琶,抱琴的傾角左右,左手在上,進行按弦,右手食指與大指之間捏一枚圓形小撥
圖 1-2 石景山法海寺天王像⑧器樂演奏對樂器材質與音色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精細程度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這就導致了諸多。從古時候起,人們就開始關注聲音,對聲音的音
《憲宗行樂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春燕;;漢族琵琶的歷史演變探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徐欣熠;;初探漢族琵琶發(fā)展的第二次高峰時期[J];藝術研究;2007年04期
3 高雪峰;;太倉明清時期江南絲竹繁榮緣由的探究[J];中國音樂;2006年02期
4 徐元勇;明清俗曲作品名稱小考[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成軍;隋唐宮廷音樂表演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6年
2 陳文革;豫劇唱腔結構動態(tài)研究(1900-1960)[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穎;明清音樂記錄特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董旭彤;隋唐至明代禮樂觀念變化辨析[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2 陳岸汀;中國古代琵琶形制與演奏方式的演變及其歷史特征[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3 李靜蓉;唐代宮廷優(yōu)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90568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mzqiyue/28905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