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創(chuàng)作風格與演奏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624.1
【圖文】:
(一)濃郁的民間音樂特色1. 民間音樂中的“拱橋形式”結構“巴托克的作品多用“拱橋形式”,這是對古典曲式的進一步發(fā)展。巴托克把 AB ABACA 的對稱形式運用到樂曲的創(chuàng)作之中,使整個作品具有嚴謹的邏輯和強大的。”①《羅馬尼亞民間舞曲》中的大部分樂曲強調曲式間的對稱性和平衡性,一般小節(jié)或八小節(jié)為一句,采用一段體或單二部曲式,構成明朗清晰的典型四句式結構樣的結構在第四首《布舒姆的舞曲》中尤為突出,這首作品除了兩小節(jié)引子外,整構成四小節(jié)為一句的 aa’bb’形式,并且旋律完全重復。再如第二首《布勞爾舞曲》用 abb’a’的結構形式,這樣四個長度相等的曲式結構是農民歌曲中常見的曲式,更歌中的典型結構,巴托克將民間音樂四句式的統(tǒng)一性與完整性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巴托克的作品大部分具有打擊樂化的音響,他把民間音樂資料的分析成果應用于他作品之中,彈奏出清脆的音色,這種金屬色澤的打擊樂化的音響給聽眾耳目一新的感,沖擊著人的聽覺。1. 敲擊性的音響巴托克的作品追求不規(guī)整、不對稱的節(jié)奏與節(jié)拍,作曲家覺得在十二個音調上的演過于繁重,他以廣大勞動人民的實際出發(fā),用敲擊化的音響來塑造通俗易懂的民間音,這種獨特的音響符合廣大民眾的要求。“樂曲中單一的節(jié)奏并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巴托的音樂思想,而強烈而有力的敲擊性音響是鋼琴打擊樂化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巴托藝術的一個主要形式!雹廴纭妒终任枨芬园诵」(jié)的方整形式結構使樂曲極為工整曲節(jié)奏堅實,為了體現(xiàn)農民載歌載舞的景象,巴托克在每個段落的尾部用極強的低音束,用強烈的敲擊性的音響來模仿農民興高采烈,手持拐杖來舞蹈的聲音,表現(xiàn)出當農民率真的性格。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志敏;;巴托克“夜的音樂”及其簡約變奏[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9年02期
2 藺曉翔;;淺析巴托克鋼琴“組曲”《在戶外》和聲特點[J];北方音樂;2017年04期
3 王藝揚;;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演奏技巧[J];北方音樂;2017年15期
4 于潞;;巴托克《五聲調式歌》研究[J];北方音樂;2017年16期
5 王崇剛;;我所認識的巴托克(下) 摘譯自安托爾·多拉蒂自傳《七十年記事》[J];音樂愛好者;2015年04期
6 田韋;;論巴托克作曲風格和鋼琴演奏教學[J];藝術品鑒;2019年14期
7 許f;;巴托克《第三弦樂四重奏》音樂分析[J];明日風尚;2016年24期
8 楊照;;你真的聽見音樂了嗎[J];高中生;2017年10期
9 任龍;;不妥協(xié)者巴托克[J];中文自修;2014年01期
10 王莉娜;;巴托克的音樂創(chuàng)作道路[J];音樂天地;2013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波;;巴托克與他的《小宇宙》[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曉建;“郵思”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2年
2 高為杰;巴托克的絕筆之作[N];音樂周報;2004年
3 許淥洋;巴托克鑄就齋藤音樂節(jié)的榮耀[N];音樂周報;2011年
4 張蕾;白建宇攜手愛樂演繹巴托克名篇[N];音樂周報;2005年
5 劉元舉;巴托克不朽的協(xié)奏曲[N];深圳特區(qū)報;2016年
6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7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8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9 李瑾;“巴托克”在齊默爾曼手中出新[N];音樂周報;2005年
10 潘陽;緊張詭異的天外之音[N];信息時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顧允玨;巴托克四部奏鳴曲創(chuàng)作特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周文嬌;巴托克三部舞臺作品的戲劇觀念及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奕萱;巴托克小提琴獨奏曲《羅馬尼亞民間舞組曲》中的風格性節(jié)奏與演奏處理[D];武漢音樂學院;2019年
2 邢一妍;淺析巴托克《在戶外》組曲的音樂特點及演奏[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3 左夢如;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創(chuàng)作風格與演奏分析[D];河南大學;2018年
4 謝林納;巴托克弦樂四重奏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5 丘伊旎;淺談巴托克《中提琴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風格及演奏技巧[D];中央音樂學院;2018年
6 王彥雅;巴托克小提琴《第一狂想曲》的演奏分析和演奏版本比較[D];中央音樂學院;2018年
7 劉曉暉;巴托克作品在我國現(xiàn)代視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8 吳冰柔;巴托克《羅馬尼亞舞曲兩首》Sz.43音樂語言與演奏詮釋[D];泉州師范學院;2018年
9 張婉婷;巴托克《六首保加利亞節(jié)奏舞曲》的節(jié)奏與演奏分析[D];天津音樂學院;2018年
10 延浩;巴托克《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本體及演奏技法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8年
本文編號:272564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musictheory/272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