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文化研究三題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1980's,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dialogue and exchange of world cul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arry forward the advanced culture and to construct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how to further deepen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advocating aesthetic cultural criticism, and carrying out aesthetic cultural education.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called upon to cooperate and make contributions worthy of the tim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 of aesthetic cultur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B83-0
【參考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德勝 楊光;[N];光明日報;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君蘭;;從明心見性的參悟看佛禪思維方式的美學意蘊[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2 鄭歲黎;胡曉紅;;淺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王浩斌;;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正義觀及其理論構(gòu)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4 王海斌;;論馬克思實踐觀的主體向度[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5 邵艷軍;;試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的內(nèi)在聯(lián)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1期
6 袁家群;論人的最高本質(zhì)及其同勞動、社會的關系——關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質(zhì)學說”的新探索[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湯文曙;陳明秀;;社會歷史中的自然觀——兼談盧卡奇的“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湯文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哲學及其基本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周琦;;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剖析及其當代意義[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芮必峰;健全的社會與健全的傳播——試論弗洛姆的傳播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玉鎖;;《管子》的成人命題:既仁且智,是謂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陸心宇;;我在這里——近代經(jīng)濟學和哲學文本空間中的自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3 陶達;;馬克思全面自由發(fā)展理論視閾下“幸福指數(shù)”體系的構(gòu)建[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學批評主體觀的缺失與重建[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詩貴;肖鳳儀;;社會公眾推進消費文明的實踐探討[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楊佳倩;;馬克思社會發(fā)展理論的思想進程[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梁愛民;;論美與“人的本質(zhì)對象化”——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經(jīng)典命題的理解[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9 丁潤生;;試論順應自然超越時空的無元思維模式——兼談無元思維模式與靈感思維的對比[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10 杜曉青;;論馬克思實踐的“時間思想”[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白雪峰;當代中國大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遼寧大學;2010年
6 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吳建平;人類自我認知與行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8 宋桂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調(diào)節(ji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及云輝;全景畫美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佟軼材;共青團工作思想方法的當代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珊珊;馬克思實踐本體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警月;馬克思與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超;高校校園網(wǎng)絡文化建設[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周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生態(tài)文明思想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姜佳杞;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調(diào)節(jié)機制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丁小飛;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中代際公平問題的哲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宋慶紅;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與奧運文化的契合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宋慧;廣西新農(nóng)村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海鋼;淺談大眾文化的興起對經(jīng)典美學的挑戰(zhàn)[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2 胡遠遠;;新疆漢民族審美文化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3 譚君強;陳芳;;敘事學的文化研究與審美文化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4 林雁;;自古無人作花史,官梅已向紀中書——評程杰教授《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5 ;推進審美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面向21世紀的思考[J];學術研究;1998年02期
6 陳俊愉;;《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序[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孫天瑞;;漫談審美文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08期
8 楊華,金鋒;審美文化研究的動因、癥結(jié)與走向評析[J];哲學動態(tài);1998年08期
9 崔曉娜;;1990年代審美文化研究述評[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2期
10 王旭曉;審美文化研究與美學的轉(zhuǎn)型[J];浙江學刊;199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放鳴;張儒雅;;地方審美文化研究:一個亟待重視的美學領域[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徐放鳴;;當代審美文化研究的前沿問題[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3 謝金良;;轉(zhuǎn)型時期審美文化研究如何轉(zhuǎn)型[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4 徐放鳴;;城市審美文化研究的若干問題[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5 劉恒健;;關于美學轉(zhuǎn)型的沉思——新世紀中國美學之展望[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6 徐放鳴;張儒雅;;地方審美文化研究:一個亟待重視的美學領域[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王連功;陳艷梅;孟方;;在發(fā)展中繼承馬克思主義文論[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傅謹;;中國美學面臨的三大問題[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9 黃式憲;;與世界對話:華語電影跨界的歷史性榮耀與當下生存焦慮[A];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首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1年
10 高金生;;“感性”的回歸與泛濫——1990年代以來當代審美文化的歷史演變[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許丙泉;唯美的審美文化研究[N];光明日報;2004年
2 王德勝;審美文化研究:向現(xiàn)實說話的批評活動[N];中國文化報;2001年
3 何志鈞 呂園園;審美文化研究的新高度[N];文藝報;2009年
4 邢建昌;從美學研究到審美文化研究[N];文藝報;2000年
5 賴大仁;審美文化研究的價值立場[N];文藝報;2005年
6 劉悅笛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通過自然問題實現(xiàn)美學進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劉茜;提升審美理想高度[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龔舉善 陳金黎;開創(chuàng)媒介文化研究的新局面[N];文藝報;2003年
9 趙之昂;歷史與未來的審美文化探索[N];文藝報;2004年
10 江玉琴;流散族裔的文化研究[N];光明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全慧華;《土地》的審美文化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繁中;視覺文化時代的中國審美文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姚惠;形象、符號與認同——廣告的審美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任緒來;中國傳統(tǒng)色彩文化中的黃色審美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沈潔;明清蘇州城市審美文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周嬌;中國匾聯(lián)審美文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6 曾賽軍;室內(nèi)軟裝飾的審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丁勝年;明代御窯廠瓷器顏色審美文化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8 段吉方;審美文化與中國當下影視藝術的文化指向[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陳萌;廣州園林酒家審美文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尹捷;消費時代的審美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0958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