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 3 N 4 /g-C 3 N 4 (h + )暗活化過硫酸鹽降解亞甲基藍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13 21:46
印染廢水排放量大、色度高、有機物含量高且成分復雜,對水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為探尋更加綠色、高效的印染廢水處理方法,本論文采用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g-C3N4(h+))在暗反應條件下活化過硫酸鹽的工藝降解印染廢水。以模擬廢水亞甲基藍(MB)為處理對象,通過試驗進行單因子(催化劑投加量、PS投加量、反應溫度、初始p H值)影響分析;并通過捕獲試驗進一步研究反應機理;同時考察了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最后采用BBD試驗設計分析了影響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及最佳反應條件。(1)采用高溫縮聚法制備石墨相氮化碳(g-C3N4),暗活化PS降解MB,試驗結果說明:暗活化反應相比在可見光條件下能夠在更短的時間達到更大的去除效果;通過單因子控制試驗發(fā)現(xiàn),溫度和PS投加量對MB去除率影響最大,反應受PH值變化影響不大,最佳反應條件下,10 min MB去除率可達92.86%;采用自由基抑制試驗研究反應機理,體系中·OH、SO<...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印染廢水概述
1.1.1 印染廢水的來源及特點
1.1.2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
1.2 基于過硫酸鹽的高級氧化技術
1.2.1 高級氧化技術概述
1.2.2 過硫酸鹽活化技術概述
1.3 石墨相氮化碳的研究概述
1.3.1 石墨相氮化碳的結構與性質
1.3.2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
1.3.3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和應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意義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試驗材料與分析方法
2.1 試驗試劑與儀器設備
2.1.1 試驗試劑與藥品
2.1.2 試驗儀器與設備
2.2 樣品表征方法
2.2.1 X射線衍射分析(XRD)
2.2.2 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3 污染物濃度測定方法
2.3.1 模擬試驗廢水配制
2.3.2 濃度測定方法
2.4 響應曲面分析方法
第三章 石墨相氮化碳暗活化過硫酸鹽降解亞甲基藍的研究
3.1 引言
3.2 試驗部分
3.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
3.2.2 石墨相氮化碳性能優(yōu)選
3.2.3 降解試驗
3.3 試驗結果與反應影響因子分析
3.3.1 催化劑表征
3.3.2 g-C3N4暗活化PS效果分析
3.3.3 PS投加量的影響
3.3.4 g-C3N4投加量的影響
3.3.5 反應溫度的影響
3.3.6 初始pH的影響
3.3.7 自由基抑制試驗
3.3.8 穩(wěn)定性和循環(huán)試驗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暗活化過硫酸鹽降解亞甲基藍的研究
4.1 引言
4.2 試驗部分
4.2.1 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
4.2.2 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的選擇
4.2.3 降解試驗
4.3 試驗結果與反應影響因子分析
4.3.1 g-C3N4(h+)暗活化PS效果分析
4.3.2 PS投加量的影響
4.3.3 g-C3N4(h+)投加量的影響
4.3.4 反應溫度的影響
4.3.5 初始pH的影響
4.3.6 自由基抑制試驗
4.3.7 穩(wěn)定性和循環(huán)試驗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響應曲面分析
5.1 引言
5.2 g-C3N4/PS體系暗反應降解MB響應曲面分析
5.2.1 BBD試驗設計
5.2.2 回歸方程建立及顯著性試驗
5.2.3 響應曲面分析
5.3 g-C3N4(h+)/PS體系暗反應降解MB響應曲面分析
5.3.1 BBD試驗設計
5.3.2 回歸方程建立及顯著性試驗
5.3.3 響應曲面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所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62446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印染廢水概述
1.1.1 印染廢水的來源及特點
1.1.2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
1.2 基于過硫酸鹽的高級氧化技術
1.2.1 高級氧化技術概述
1.2.2 過硫酸鹽活化技術概述
1.3 石墨相氮化碳的研究概述
1.3.1 石墨相氮化碳的結構與性質
1.3.2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
1.3.3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和應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意義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試驗材料與分析方法
2.1 試驗試劑與儀器設備
2.1.1 試驗試劑與藥品
2.1.2 試驗儀器與設備
2.2 樣品表征方法
2.2.1 X射線衍射分析(XRD)
2.2.2 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3 污染物濃度測定方法
2.3.1 模擬試驗廢水配制
2.3.2 濃度測定方法
2.4 響應曲面分析方法
第三章 石墨相氮化碳暗活化過硫酸鹽降解亞甲基藍的研究
3.1 引言
3.2 試驗部分
3.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
3.2.2 石墨相氮化碳性能優(yōu)選
3.2.3 降解試驗
3.3 試驗結果與反應影響因子分析
3.3.1 催化劑表征
3.3.2 g-C3N4暗活化PS效果分析
3.3.3 PS投加量的影響
3.3.4 g-C3N4投加量的影響
3.3.5 反應溫度的影響
3.3.6 初始pH的影響
3.3.7 自由基抑制試驗
3.3.8 穩(wěn)定性和循環(huán)試驗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暗活化過硫酸鹽降解亞甲基藍的研究
4.1 引言
4.2 試驗部分
4.2.1 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
4.2.2 酸修飾石墨相氮化碳的選擇
4.2.3 降解試驗
4.3 試驗結果與反應影響因子分析
4.3.1 g-C3N4(h+)暗活化PS效果分析
4.3.2 PS投加量的影響
4.3.3 g-C3N4(h+)投加量的影響
4.3.4 反應溫度的影響
4.3.5 初始pH的影響
4.3.6 自由基抑制試驗
4.3.7 穩(wěn)定性和循環(huán)試驗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響應曲面分析
5.1 引言
5.2 g-C3N4/PS體系暗反應降解MB響應曲面分析
5.2.1 BBD試驗設計
5.2.2 回歸方程建立及顯著性試驗
5.2.3 響應曲面分析
5.3 g-C3N4(h+)/PS體系暗反應降解MB響應曲面分析
5.3.1 BBD試驗設計
5.3.2 回歸方程建立及顯著性試驗
5.3.3 響應曲面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所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6244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624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