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澳門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03:58
澳門自開埠以來就一直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來自歐洲的商人、航海家以及傳教士,還有被他們帶來的非洲、印度、馬六甲、帝汶等地的奴隸,加上來自中國大陸的商人、進教者、難民,來自日本的天主教徒,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曾經(jīng)共同生活在這個面積3平方多公里的半島上,使澳門成為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的平臺。歷史時期的人口分布格局,有其地理基礎并呈現(xiàn)出一定的時空特征。本文從歷史地理學的視角,對明清時期澳門地區(qū)人口地理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全文由緒論、正文、結論三個部分組成。正文作為主體結構,由以下幾個章節(jié)展開討論。第一章,通過對澳門地區(qū)人口方面相關史料的分析,得出明清時期澳門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大致情況,并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即快速發(fā)展期、波動變化期和增長停滯期,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第二章,結合文獻資料、歷史地圖、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分別對澳門地區(qū)的半島和離島人口分布格局演變作深入研究,并對其形成原因做了分析。第三章,主要討論明清時期澳門地區(qū)人口的自然、社會屬性兩方面的構成情況,從性別、年齡、婚姻和家庭幾方面分析各時期人口構成情況。本文通過對歷史時期澳門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人口分布格局以及人口構成的演變的...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明后期澳門地區(qū)總人口規(guī)模變化柱狀圖
清前中期澳門地區(qū)總人口數(shù)量變化柱狀圖
后期澳門地區(qū)總人口數(shù)量變化柱狀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清時期澳門人口問題札記三則[J]. 趙利峰,鄭爽.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
[2]明代澳門的糧食問題[J]. 楊丹. 中國市場. 2009(48)
[3]趙氏家族遷澳時間考[J]. 趙新良. 中國市場. 2009(48)
[4]近代廣州城西南的“澳門航道”與劃船比賽[J]. 吳宏岐,張亞紅.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5]明季寓居澳門的日本基督徒及廣東政府的管治與防范[J]. 湯開建,吳青. 中華文史論叢. 2008(01)
[6]明代“佛郎機黑番”籍貫考[J]. 廖大珂. 世界民族. 2008(01)
[7]明代華南人口地理淺析[J]. 王雙懷.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9(04)
[8]畬族與澳門[J]. 郭志超. 民族團結. 1999(12)
[9]澳門居民構成及其國籍問題[J]. 宋錫祥.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5)
[10]澳門的興衰與人口變遷[J]. 陳衍德.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 1999(03)
碩士論文
[1]內地移民與澳門早期開發(fā)[D]. 曹改平.西南交通大學 2011
[2]晚清時期澳葡政府對澳門華人的管治及華人反應[D]. 趙新良.暨南大學 2010
[3]晚清澳門華人入葡籍研究[D]. 何順標.暨南大學 2009
[4]澳門青洲問題研究[D]. 樊燕玲.暨南大學 2009
[5]明末至清中葉粵澳地區(qū)通事研究[D]. 卜艷萍.暨南大學 2008
[6]鴉片戰(zhàn)爭至十九世紀末澳門城市建設研究[D]. 鄭耀樟.暨南大學 2007
[7]抗日戰(zhàn)爭時期澳門的難民救濟工作研究[D]. 鍾子程.暨南大學 2007
[8]明清時期英國人在澳門的活動(1635—1840)[D]. 湯后虎.暨南大學 2006
[9]近代澳門與苦力貿(mào)易[D]. 王珊珊.鄭州大學 2006
[10]明清之際澳門華人天主教徒研究[D]. 盧金玲.暨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33027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明后期澳門地區(qū)總人口規(guī)模變化柱狀圖
清前中期澳門地區(qū)總人口數(shù)量變化柱狀圖
后期澳門地區(qū)總人口數(shù)量變化柱狀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清時期澳門人口問題札記三則[J]. 趙利峰,鄭爽.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
[2]明代澳門的糧食問題[J]. 楊丹. 中國市場. 2009(48)
[3]趙氏家族遷澳時間考[J]. 趙新良. 中國市場. 2009(48)
[4]近代廣州城西南的“澳門航道”與劃船比賽[J]. 吳宏岐,張亞紅.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5]明季寓居澳門的日本基督徒及廣東政府的管治與防范[J]. 湯開建,吳青. 中華文史論叢. 2008(01)
[6]明代“佛郎機黑番”籍貫考[J]. 廖大珂. 世界民族. 2008(01)
[7]明代華南人口地理淺析[J]. 王雙懷.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9(04)
[8]畬族與澳門[J]. 郭志超. 民族團結. 1999(12)
[9]澳門居民構成及其國籍問題[J]. 宋錫祥.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5)
[10]澳門的興衰與人口變遷[J]. 陳衍德.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 1999(03)
碩士論文
[1]內地移民與澳門早期開發(fā)[D]. 曹改平.西南交通大學 2011
[2]晚清時期澳葡政府對澳門華人的管治及華人反應[D]. 趙新良.暨南大學 2010
[3]晚清澳門華人入葡籍研究[D]. 何順標.暨南大學 2009
[4]澳門青洲問題研究[D]. 樊燕玲.暨南大學 2009
[5]明末至清中葉粵澳地區(qū)通事研究[D]. 卜艷萍.暨南大學 2008
[6]鴉片戰(zhàn)爭至十九世紀末澳門城市建設研究[D]. 鄭耀樟.暨南大學 2007
[7]抗日戰(zhàn)爭時期澳門的難民救濟工作研究[D]. 鍾子程.暨南大學 2007
[8]明清時期英國人在澳門的活動(1635—1840)[D]. 湯后虎.暨南大學 2006
[9]近代澳門與苦力貿(mào)易[D]. 王珊珊.鄭州大學 2006
[10]明清之際澳門華人天主教徒研究[D]. 盧金玲.暨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3302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tslw/293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