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形成的進程與理論模式——讀《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
發(fā)布時間:2018-05-12 07:40
本文選題:國家 + 形成進程 ; 參考:《考古》2005年09期
【摘要】:正 一探討國家的形成,需要考察國家形成的進程并構(gòu)建相關(guān)的理論模式。國家形成的進程是一個客觀的過程。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形成進程,但這個進程并不會自己顯現(xiàn)出來,它只能透過考古資料所蘊含的信息反映出來。因此,對于國家形成的進程,需要我們依據(jù)考古材料去將它描述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a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process of its formation and construct a relevant theoretical model. The process of state formation is an objective process. Different countries will hav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formation, but this process will not show itself, it can only be reflected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So the process of state formation needs to be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分類號】:K207;K87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秀敏;論亞相容邏輯中的“矛盾”——達科斯塔的亞相容邏輯思想述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文援朝;波普爾的錯誤觀述評[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馬恒通;簡論圖書館學理論的評價與選擇[J];圖書與情報;1999年03期
4 蔣永福;;發(fā)展圖書館事業(yè)必須納入到政府議事日程——“五個納入”隨想[J];圖書與情報;2007年05期
5 張荷皎;;卡爾·波普爾科學哲學對教育研究的啟示[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申仁洪;現(xiàn)代科學觀及其教育表象[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7 王衛(wèi)東;;“圣”之原型考——兼論中國古代的圣人觀[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8 張俊芳,許修杰;從預成論到辯證決定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9 蓋地,冷冰,楊晨輝;實證會計理論方法論探討[J];當代財經(jīng);2002年10期
10 張,
本文編號:187773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zgtslw/187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