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疆域志典籍——《盛京通志》
發(fā)布時間:2025-05-27 23:39
<正>最早之東北地區(qū)地理總志為元代所修幕之《遼陽圖志》(已佚),其后有明代修幕之《遼東志》、《全遼志》等,但均未覆蓋東北三省的全部地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再次詔令各省修纂通志,為編纂《一統(tǒng)志》提供資料。當年六月至次年年初,奉天府(今沈陽)守臣根據(jù)《遼東志》等舊籍匆匆編纂出《盛京通志》三十二卷,質(zhì)量可想而知。后在此基礎上又多次增訂或重修,但內(nèi)容與質(zhì)量均未盡如人意。乾隆帝見舊纂通志未為精核,于乾隆九年(1744)詔令由內(nèi)大臣領銜重修,至乾隆十三年(1748)修成三十二卷本并刊行。乾隆帝因見「舊本《盛京通志》敘事簡略,體例亦多未合」,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詔令重新纂輯,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完成。此即由大學士阿桂等領銜修纂之一百三十卷武英殿本《盛京通志》。乾隆五十四年(1789)又經(jīng)補錄校正編入《四庫全書》。
【文章頁數(shù)】:1 頁
本文編號:4047731
【文章頁數(shù)】:1 頁
本文編號:404773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zgmzsz/404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