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龍母文化地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11 05:09
嶺南一隅,龍母水神崇拜尤盛。嶺海相隔的地理區(qū)位、南方炎熱多水孕育著特色的水神崇拜文化。秦代伊始,古越人“斷發(fā)文身”的崇龍習俗結合祖先崇拜,在三江匯流的悅城地形成了龍母崇拜;漢唐以后,龍母屢受封敕,崇拜龍母的習俗傳至江西;宋元之際,龍母文化祭祀中心初步定型,悅城、仁化、梧州、分宜等中心區(qū)初具規(guī)模;明清,龍母廟遍布西江流域,中心區(qū)的龍母文化得以穩(wěn)固發(fā)展,還向四川等地延伸,展現(xiàn)出獨特的地域形態(tài)。 龍母崇拜的分布區(qū)域不斷拓展,與嶺南自然環(huán)境多水;南方多火陽盛,龍母水神有“尅火補陰”之效;亦與越人尚鬼信巫有關;而統(tǒng)治階級提倡,明清廣東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也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為龍母崇拜的興盛提供了條件。 與龍母相比,嶺南其他水神,諸如龍王、天妃、真武、南海神、伏波神等各顯神通,呈現(xiàn)各有特色的地域表象:龍母是西江流域保護神;龍王主要控轄珠三角及海南島一帶;天妃來自福建,遍布福佬文化區(qū),潮汕平原、雷州半島及海南島為其崇祀?yún)^(qū);真武以佛山為據(jù)點,遍及兩廣;南海神庇護南海,以珠三角為中心;伏波則主要分布在雷、廉一帶。 本文旨在從歷史地...
【文章頁數(shù)】:1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龍母文化的地理緣起
第一節(jié) 龍母文化的地理基礎
第二節(jié) 龍母崇拜的起源
第三節(jié) 龍母文化的發(fā)展演變
第二章 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過程(上)——宋元以前及宋元時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
第一節(jié) 中心祭祀?yún)^(qū)的初步定型——宋元以前的龍母文化
第二節(jié) 文化祭祀帶的基本形成——宋元時期的龍母文化
第三章 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過程(下)——明清時期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
第一節(jié) 嶺南龍母文化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移民型龍母文化——江西、四川的龍母崇拜
第三節(jié) 另類龍母文化——浙江、湖南的龍母崇拜
第四章 影響龍母文化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一節(jié) 自然地理因素
第二節(jié) 社會人文地理因素
第五章 嶺南龍母與龍王文化地理之比較
第一節(jié) 龍王、龍母文化的起源差異
第二節(jié) 嶺南龍母與龍王崇拜的地域差異
第六章 龍母文化與嶺南其他水神文化地理的比較
第一節(jié) 嶺南其他水神崇拜的起源與傳播
第二節(jié) 明清之際諸水神文化區(qū)域的分異
第三節(jié) 影響諸水神崇拜產(chǎn)生區(qū)域分異的主要因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本文編號:4016240
【文章頁數(shù)】:1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龍母文化的地理緣起
第一節(jié) 龍母文化的地理基礎
第二節(jié) 龍母崇拜的起源
第三節(jié) 龍母文化的發(fā)展演變
第二章 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過程(上)——宋元以前及宋元時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
第一節(jié) 中心祭祀?yún)^(qū)的初步定型——宋元以前的龍母文化
第二節(jié) 文化祭祀帶的基本形成——宋元時期的龍母文化
第三章 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過程(下)——明清時期龍母文化的地域擴展
第一節(jié) 嶺南龍母文化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移民型龍母文化——江西、四川的龍母崇拜
第三節(jié) 另類龍母文化——浙江、湖南的龍母崇拜
第四章 影響龍母文化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一節(jié) 自然地理因素
第二節(jié) 社會人文地理因素
第五章 嶺南龍母與龍王文化地理之比較
第一節(jié) 龍王、龍母文化的起源差異
第二節(jié) 嶺南龍母與龍王崇拜的地域差異
第六章 龍母文化與嶺南其他水神文化地理的比較
第一節(jié) 嶺南其他水神崇拜的起源與傳播
第二節(jié) 明清之際諸水神文化區(qū)域的分異
第三節(jié) 影響諸水神崇拜產(chǎn)生區(qū)域分異的主要因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本文編號:401624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mzsz/4016240.html
上一篇:蕃占時期對塔里木盆地東南部一帶的經(jīng)營——以米蘭出土簡牘為中心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