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韓人研究(1910-1946)
發(fā)布時間:2017-12-14 22:27
本文關鍵詞:南京韓人研究(1910-1946)
【摘要】: 中韓兩國一衣帶水,自古唇齒相依,關系密切,特別是近代以來,很多韓人移住到中國境內,其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活動對中韓兩國的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僅選取南京韓人為研究對象,對其在1910年前后移住南京至1946年離開南京返回祖國這段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進行考察,試圖探求和解析韓人移住南京的過程、生存狀況以及與國民政府和日本的關系等問題,力求更加深入地理解南京韓人的特點和地位。 本文由緒論、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為緒論,介紹目前學術界的研究狀況和可以利用的研究資料,并說明本文的研究意義和寫作思路。 第二部分為正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梳理南京地區(qū)韓人移住的歷史。有魏晉風度之余韻,六朝古都之輝煌的南京很早就走入韓人的視野。開港以后,因為經濟、政治等原因流亡到南京的韓人也日漸增多,其人數之增減也隨著東亞國際局勢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章論述辛亥革命之后到南京淪陷之前這段時間,在南京活動的韓人政治團體、群眾團體,分析國民政府對南京獨立運動勢力的援助和韓人對中國政府和中國形勢的認識。第三章論述南京淪陷后韓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狀況,分析日本對親日韓人的培養(yǎng)、扶持以及此階段韓人親日的性質。第四章分析二戰(zhàn)結束后,國民政府和臨時政府駐華代表團相互協商遣返韓人的歷史事實,探討韓人遣返與東亞格局和國際關系之相互影響。 第三部分在總結全文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南京韓人的性質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中國政治形勢甚至東亞局勢的變化而變化的。南京韓人與上海韓人相比力量薄弱,但也是中國韓人社會中不能忽視的一股勢力。中國政府對韓人的政策不僅反映了中日、中韓關系的變化,也對后來的東亞國際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2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經盛鴻;;抗戰(zhàn)前韓國抗日組織在南京地區(qū)的活動[J];檔案與建設;2006年08期
2 石源華;抗戰(zhàn)時期中國國民黨援助越南與韓國獨立運動的比較研究[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高華;力行社的成立時間及組織層構考釋[J];民國檔案;1991年04期
4 李e,
本文編號:128959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zgmzsz/128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