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于河南歸德前線致十三世達賴喇嘛信解讀——兼與張春燕、張麗兩先生商榷
本文關鍵詞:蔣介石于河南歸德前線致十三世達賴喇嘛信解讀——兼與張春燕、張麗兩先生商榷
【摘要】:1930年中原大戰(zhàn)期間,蔣介石在河南歸德前線指揮部,接見了十三世達賴喇嘛的代表貢覺仲尼,就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當局恢復和改善關系進行了商談。蔣介石隨即致函十三世達賴喇嘛表示中央和西藏地方恢復正常關系的誠意。張春燕、張麗曾撰文考證書寫信函時間。本文通過釋讀信函文字,就其撰作時間、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等提出了個人見解。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K28
【正文快照】: 蔣介石和十三世達賴喇嘛是民國史上兩個重要人物,雙方往來信函10多封,是研究民國史的重要史料。其中,1930年中原大戰(zhàn)期間,蔣介石于河南歸德前線作戰(zhàn)指揮部寫給十三世達賴喇嘛的信,對于研究民國期間西藏地方和中央政權的關系的恢復和改善,具有坐標性意義,也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國武;袁世凱政府對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學;2002年03期
2 張云;西藏歷史研究的責任與使命問題[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4年02期
3 黃全毅;;固始汗對西藏穩(wěn)定的貢獻[J];重慶與世界;2011年07期
4 廖祖桂,陳慶英,周煒;清朝金瓶掣簽制度及其歷史意義[J];中國藏學;1995年03期
5 馮智;五世班禪未能晉京原因探討[J];中國藏學;1998年04期
6 李晨升;策墨林諾們罕事件考證[J];中國藏學;2001年01期
7 吳明娣;明代瓷器與漢藏文化藝術交流[J];中國藏學;2002年03期
8 陳小強;清代對西藏的軍事管理與支出[J];中國藏學;2003年04期
9 顧浙秦;錢召棠和他的《巴塘竹枝詞》[J];中國藏學;2004年02期
10 馮智;略論五世班禪在康雍治藏中的歷史作用[J];中國藏學;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達力扎布;;《清內秘書院蒙古文檔案匯編》評介[A];蒙古史研究(第十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勝利;民國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黃西武;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少數(shù)民族參加國家代議機構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王曉晶;六世班禪進京史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張永攀;英國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D];西北大學;2003年
5 鄧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區(qū)的一種范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6 陳立明;藏門珞民族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7 杜常順;明朝宮廷與佛教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8 李強;英屬印度西北邊疆政策和中國西部邊疆危機[D];暨南大學;2005年
9 黑龍;噶爾丹統(tǒng)治時期的準噶爾與清朝關系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10 楊惠玲;宋元時期藏區(qū)經濟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蘭蘭;宋元時期西藏止貢噶舉派歷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黃勐;中印藏南領土爭端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馬丹丹;蒙藏委員會與蒙藏事務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于孟林;駐藏大臣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孟娜;清末民初十三世達賴喇嘛兩次出走述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尹航;明代內地藏傳佛教民間流布考述[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鄒敏;鞏固主權的努力與斗爭[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8 熊_g;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侵藏策略剖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海燕;1927—1937年國民政府的治藏政策[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10 陳志剛;頗羅鼐家族總理藏政與清朝治藏[D];吉林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春英;試論蔣介石五次抵制美國分離臺灣的圖謀[J];臺灣研究;2000年02期
2 文海;;臺獨分子謀刺蔣介石[J];世紀行;2002年04期
3 張禹;;臺獨分子的噩夢[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6期
4 褚靜濤;蔣介石與臺灣收復[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5 賀偉;張雷;;廬山別墅漫話(九)[J];龍門陣;2004年09期
6 鄭瑞峰;彭學濤;;蔣介石在臺炮制的孫、李冤案[J];文史天地;2009年08期
7 成風;;蔣介石三次拒美分裂中國[J];中國鐵路文藝;2006年02期
8 王光遠;;臺灣核計劃流產的經過[J];蘭臺內外;2009年01期
9 徐宗懋;;“孫立人案”與美國在臺策動兵變始末[J];湖南文史;2003年06期
10 朱小平;;誰該向中國懺悔 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反思之二十二:未能及時收回香港續(xù)談[J];海內與海外;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祁子青;;綠色麗水的紅色歷史[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三——徐霞客與麗水旅游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褚靜濤;;臺灣光復與國民政府恢復行使主權[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C];2005年
3 李資源;;我國少數(shù)民族為迎接全國解放的英勇斗爭[A];全國少數(shù)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4 汪小平;;美國對臺政策制定與美在臺情報活動(1945~1949)[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史習培;俞歌春;;海峽兩岸關系視野下的抗日戰(zhàn)爭研究[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白純;;臺灣調查委員會考論(1944.3~1945.10)[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肖棟梁;;民國以來湖南的煙毒與禁煙[A];“20世紀中國社會史與社會變遷”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C];1997年
8 汪小平;;臺灣族群政治的歷史分析[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9 褚靜濤;;臺灣革命同盟會與臺灣光復[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張格海;;上海解放50周年紀念回顧[A];偉大的勝利,輝煌的成就——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藺茂奎;獻羊捐機 各族人民慶解放[N];塔城報;2008年
2 陳寧駿;民國時期南京的3處行政院[N];南京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陳冬;蔣介石曾在琴島藏百萬兩黃金[N];廈門日報;2010年
4 汪榮祖;“為蔣介石翻案”的失敗之作(四)[N];東方早報;2010年
5 高志林;神秘的匡廬太乙村[N];大眾科技報;2004年
6 徐瑾;流浪的海島[N];中國經營報;2009年
7 何池;漳州在民主革命時期的“八個最早”[N];閩南日報;2006年
8 俞允堯;南京第一公園遺韻[N];南京日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楊念黎;歷史瑰寶耀高原[N];西藏日報;2002年
10 沈永昌;邊看邊悟“總統(tǒng)府”[N];中國民族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洪波;美臺矛盾研究(1949-2000)[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年
2 楊煥鵬;國家視野中的江南基層政治(1927-1949)[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宋若廣;1895-1933年英國對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拉攏[D];安徽大學;2010年
2 張發(fā)賢;1934-1940年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系研究[D];西藏民族學院;2010年
3 江雪英;地方主義與新桂系治桂探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娟;盛世才主政時期新疆與南京國民政府關系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5 萬婷婷;重慶近代園林初探[D];天津大學;2007年
6 宋文強;民族關系與國家認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清;對國民黨政權在臺灣土地改革的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8 史培寅;西康省制進程中的權力角逐與政治秩序建構[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89394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zgmzsz/128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