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西化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12:17
【摘要】:中國近代史上出現(xiàn)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西化思潮,即五四時期的西化思潮和 30 年代的西化思潮。其中,30 年代的西化論指向中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道路,其中面臨的傳統(tǒng)文化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外來文化的整合與本土化以及如何建設和發(fā)展不失民族特色的中國文化等問題,在今天中國建設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仍需很好的解決。本文旨在運用現(xiàn)代化研究原理和比較史學的研究方法,重新梳理 30 年代知識分子在中國文化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的探索,很好地總結歷史上對待西方文化的經驗和教訓。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簡要回顧中國思想史上西化理論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最后發(fā)展到思想層面的發(fā)展歷程。然后從代表人物、理論基礎、對待中西文化的態(tài)度、西化的方式等方面整體概述 20 世紀 30 年代西化論。 第二部分:論述 30 代西化論中的代表思想——全盤西化論,分別論述胡適、陳序經等人的全盤西化思想。 第三部分:分析 20 世紀 30 年代西化論特征:一元文化進化論、文化維度的偏差、文化惰性論、重文化變革輕經濟變革。 第四部分:得出結論,分析 30 年代西化論的歷史意義,對我國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作用。 第五部分:中西文化論爭貫穿了中國近代史的始終,這正印證了思想文化觀念的變革在歷史變革中的先導作用。這一課題的提出與研究,于今天不無重要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K264
本文編號:2709518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K264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海霞;歐漫郎音樂文論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70951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jxds/270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