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西晉的兩種形象
本文選題:諸葛亮 切入點:民意形象 出處:《蘭臺世界》2013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諸葛亮在西晉存在兩種不同的形象,一是民意形象,二是官方形象。民意形象是諸葛亮真實的形象,而官方形象是政府刻意制造的被丑化的形象。
[Abstract]:Zhuge Liang has two different images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one is the public opinion image, the other is the official image, which is the true image of Zhuge Liang, and the official image is the ugly image deliberately created by the government.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分類號】:K23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熊梅;;諸葛亮形象的偉化與儒化[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緒武;;《醒世姻緣傳》詞語拾遺[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2 趙愛華;;《任氏傳》與《聊齋志異》美狐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4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5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6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的嬗變——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7 胡秋銀;試論郭泰之不仕不隱[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8 王光照;隋大業(yè)世東都洛陽國家圖書整理檢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9 胡秋銀;南朝士人隱逸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段偉;;救災方式對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影響——因災錄囚及其對司法制度的破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臨安;馮超卿;;北京孔廟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間特點研究[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一輯(2011年中國建筑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第37卷)[C];2011年
2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李福軍;;試論儒家思想對大理洞經(jīng)音樂的影響[A];孔學研究(第十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三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霍宏偉;;隋唐洛陽東城形制布局的演變[A];文化傳承與歷史記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尹鈞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8 尹鈞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9 付開鏡;;毒藥與魏晉南北朝政治斗爭和矛盾處理的關系(摘要)[A];毒理學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10 翟小菊;張龍;;頤和園保護規(guī)劃中的植物歷史景觀研究[A];2008北京奧運園林綠化的理論與實踐[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6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魏姍;晚唐“二曹”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劉石磊;郭象《莊子注》“理”范疇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張世敏;魏晉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宋海燕;薛道衡詩文箋注與考論[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冷淑敏;再論王績的慕陶情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黃嘉敏;七月十五節(jié)俗與民間傳承[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謝南山;秦漢時期輿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舒國藩;“木牛流馬”并非諸葛亮發(fā)明[J];文史雜志;1991年02期
2 張崇琛;諸葛亮的成才之路[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朱子彥;諸葛亮擇主與拜相再認識[J];東岳論叢;2004年05期
4 陳劍寧;;從諸葛亮的家庭生活說起[J];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2010年01期
5 ;諸葛亮并非軍事奇才 神機妙算多為虛構[J];文史參考;2010年10期
6 馬植杰;答季為章“讀諸葛亮論”[J];史學月刊;1957年09期
7 ;論諸葛亮統(tǒng)一、前進的法家路線[J];齊魯學刊;1975年03期
8 王文彬;;諸葛亮[J];歷史教學;1981年12期
9 肖暢;;倘若蕭何不追,劉備不請……[J];群言;1985年04期
10 顧文棟;;諸葛亮不諫劉備伐吳的究竟[J];貴州文史叢刊;198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蕭志才;;諸葛亮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養(yǎng)生哲理[A];百家談養(yǎng)生[C];2009年
2 黃新亞;;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鉤沉[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3 吳毅;;試論諸葛亮的法治思想[A];討論“三個代表”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薛瑞澤;;論蜀漢時期的戰(zhàn)略城池[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2002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鄒云濤;;試論三國時期南北均勢的形成及其破壞[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4年
6 彭玲;;蜀漢政權與南中民族[A];“江淮地域與六朝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俞美玉;;劉基“三不朽”之一:所立之功[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8 陳連慶;;魏晉時期鹽鐵事業(yè)的恢復和發(fā)展[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9 劉靜夫;;習鑿齒評傳[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10 楊栩生;;李白開元末年入京說辨疑[A];中國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俊紅 孫作政;諸葛亮與人口統(tǒng)計調(diào)查[N];中國信息報;2008年
2 吳光范;諸葛亮與滇池及其它[N];云南日報;2005年
3 張春文;諸葛亮:滇西滇南不老的傳說[N];中國民族報;2005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梁滿倉;諸葛亮廉政思想及其道德根源[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5 姜光斗;從諸葛亮的《誡子書》談起[N];團結報;2000年
6 記者 陸劍于 報道組 趙雪微 鐘建芬;劉伯溫走進“百家講壇”[N];溫州日報;2008年
7 王重陽;五虎將的終結[N];電腦商報;2007年
8 辛軒;八卦城[N];天水日報;2006年
9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左連璧;“蜀中四相”皆廉潔[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10 劉運好(安徽師范大學);由《出師表》說起[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文瓊;重評諸葛亮的歷史功過[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路平;宋代陣法與陣圖初探[D];西北大學;2006年
3 湯慧玲;漢晉之際潁川陳氏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4 楊召;略論陳壽《三國志》對曹魏及司馬氏的忯護[D];鄭州大學;2007年
5 劉勇;曹操智囊團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馬寧;蜀漢興亡的政策因素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7 王春芳;漢晉之際汝潁人物的流布及作用[D];安徽大學;2001年
8 朱方玉;論三國時期某些職官的職能變化與各國君主的用人方式[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暄;蜀漢少數(shù)民族政策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10 韓威;三國時期蜀漢政權文獻探賾[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9407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gdslw/159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