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用人策略述略
本文選題:宋代 切入點:趙匡胤 出處:《蘭臺世界》2013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宋太祖趙匡胤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杰出人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用人之道。他在不同的形勢與環(huán)境下,采用不同的用人策略;選取人才不拘一格,方式多樣;提倡文人治國,開創(chuàng)了我國歷史上的文治盛世。
[Abstract]:Song Taizu Zhao Kuangyin was an outstanding figure wh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had his own unique ways of employing people.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circumstances, he adopted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employing people; he chose talented people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he advocated the literati to run the country. It created a prosperous era of civil rule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西昌學院;
【分類號】:K24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崇琛;;新聞與文學交融的杰作——《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吳敏;田益琳;;《老學庵筆記》詞語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范家全;吳曉萍;;兩宋與遼金外交之比較——以盟約和國書為中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張琳琳;;從開放到簡約:唐宋服飾文化的變易特征[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期
5 張大勇;;《廣韻》異讀字的來源和分類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6 諸葛憶兵;;“以詩為詞”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宋德金;遼金文化比較研究[J];北方論叢;2001年01期
8 胡坤;;宋代薦舉與士風[J];北方論叢;2010年06期
9 劉順;;宋儒“身體詩學”芻論[J];北方論叢;2011年05期
10 張希清;;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上)[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曲如意;孫文鐘;;試析宋代史料筆記中醫(yī)藥學資料的研究價值[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六屆醫(yī)古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3 李明華;蘇軾詩歌與佛禪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李西亞;金代圖書出版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杜芝明;宋朝邊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朱文慧;南宋東南地區(qū)的民間糾紛及其解決途徑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郭艷艷;宋代赦書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王連旗;北宋嘉yP二年進士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古家臻;趙嘏科舉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4 何麗;兩宋的僧詩批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書與文學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郭云;黃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鄭國武;王安中詩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歐陽秀敏;宋代占卜風氣中的士人行為與心態(tài)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X;南宋“中興四大家”詞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韓穎;宋代休閑生活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之亮;;陳橋兵變的主謀究竟是誰[J];蘭臺內外;2010年02期
2 ;趙匡胤為什么發(fā)明長翅帽[J];民間傳奇故事(A卷);2010年08期
3 晏建懷;;“文盲”黨進[J];文史月刊;2010年12期
4 郭洪義;;宋代對外交往軟弱求和的原因[J];滄桑;2006年05期
5 秦國利;;兩宋“積貧”、“積弱”辨析——從國家戰(zhàn)略和國家競爭力角度[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陳香林;;小議宋代對外政策軟弱求和的原因[J];文教資料;2009年09期
7 朱韜;;宋代官制的權力制衡術[J];決策;2010年05期
8 李國文;;宋朝的誓碑[J];文學自由談;2011年01期
9 曹家齊;宋代文化政策寬明原因新探[J];河北學刊;2001年05期
10 肖麗;;論宋代檔案典籍機構的建立及其對文化教育的影響[J];蘭臺世界;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周興濤;;宋代的武學博士[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楊文新;;宋代狀元宰相梁克家述評[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孟慶鑫;范喜茹;;略論周世宗安排的輔政格局[A];董仲舒與河北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顧奎相;;第一講 宋太祖趙匡胤的三篇杰作[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7——遼海講壇·第五輯(歷史卷)[C];2009年
5 姜鵬;;宋初文治導向與經筵緣起[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6 程龍剛;;宋代四川卓筒井研究[A];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倪國榮;為人寬厚的趙匡胤[N];中華讀書報;2010年
2 劉彥超;千年風雨清涼臺[N];商丘日報;2005年
3 孟繁仁;揭開“宋太祖趙匡胤籍貫”之謎[N];山西經濟日報;2002年
4 伊永文;宋代火災(上):城市防火管理的萌芽[N];中國社會報;2007年
5 劉國才 陳軍情;寧縣“苗光義墓之謎”初探[N];隴東報;2005年
6 李之亮;略說趙宋王朝[N];天津日報;2006年
7 許博淵;為政者的本分[N];學習時報;2010年
8 侯楊方;皇帝與功臣的囚徒困境[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9 朱玉寶;宋代的官、職分離制度[N];中國人事報;2001年
10 汪黎明;從宋代釀酒業(yè)看瓷器生產[N];中國文物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寅;宋代兩湖地區(qū)民間強勢力量與地域秩序[D];武漢大學;2005年
2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3 王鐘杰;宋代縣尉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4 劉縉;宋代正規(guī)軍軍事訓練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魏華仙;宋代消費經濟若干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6 高楠;宋代民間財產糾紛與訴訟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7 譚景玉;宋代鄉(xiāng)村行政組織及其運轉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8 王曉龍;宋代提點刑獄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陳志英;宋代物權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10 魏峰;宋代遷徙官僚家族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永娟;宋代舉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2 鹿軍;宋代縣級公吏職務犯罪考察[D];河北大學;2005年
3 劉慧;宋代兩浙地區(qū)景觀資源與旅游活動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4 何亞莉;商品經濟發(fā)展與宋代福建社會結構變遷[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5 黃敏捷;宋代江南市鎮(zhèn)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苗玉勤;試論宋代婦女的地位及其社會作用[D];鄭州大學;2005年
7 弋楊;宋代江西書院及其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D];四川大學;2005年
8 胡坤;宋代辟舉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華春勇;宋代太醫(yī)局醫(yī)學教育諸問題初探[D];西北大學;2006年
10 胡旭寧;宋代巡檢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9215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gdslw/159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