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東天山地區(qū)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11-08 17:00

  本文關鍵詞:東天山地區(qū)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考古 2009 年第 1 期

o 新發(fā)現(xiàn) # 新進展

東天山地區(qū)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王建新 席
關鍵詞: 東天山地區(qū) 早期游牧文化 聚落考古 X io ng nu 西漢


匈奴 set tlem ent ar chaeolog y

KEY WORDS: e

aster n T ia nshan M ounta in reg io n W est er n H an per io d

ear ly noma dic culture

ABSTRACT: O ne of the basic cha ract erist ics of the no madic nor thla nd is that se ttlement life w as a subo r dinate concom it ant o f the main nom adic life st yle. T he refo re settlement sit es ex ist comm onl y in that r eg io n. T hr ou g h ex tensive sur vey and smal- sca le ex cav ation in the bro ad stepp es of no rt hw est G ansu and l no rt hern X in j ia ng in 2000 to 2007, ar chaeolog ists hav e re vealed on t he w hole the dist ribut ion law o f the a ncient nom adic cultur e. s set tlements in the stepp es o f N or thw est China. It has been know n that t hese sett lem ents usually left ov er dwellin g v est ig es, t ombs, ro ck p aint in g s and som e ot her basic eleme nt s of sett lem ents in the ancient no madic cult ure. A com p r ehensive study p ro vides p relim inar y know ledg e on t he cultural featur es o f a nd int err elation bet we en t he t wo t ypes o f ear ly no madic cultural rem ains that w er e distr ibuted in t he east er n T ianshan M ountain reg io n.


古代游牧民族有無/ 常處0之所?古代游 牧文化是否會留下聚落遺址? 這在我國史學 界和考古學界長期以來并無明確的認識。 由于古代游牧民族特別是早期游牧民 族幾乎沒有留下記載本民族歷史的文獻, 正 像歐洲學者研究古代游牧民族主要依據(jù)古 代希臘、 羅馬、 波斯等國的文獻一樣, 我們對 中國北方地區(qū)古代游牧民族歷史的研究也 只能主要依據(jù)漢文文獻。 然而古代文獻的作 者大多生活在農(nóng)業(yè)區(qū)域, 缺乏對游牧生活的 親身體驗導致他們對游牧民族生活的記述 有一定的片面性。 同樣對游牧生活缺乏深入 了解的不少后代學者又進而片面地理解和 解釋古代文獻的記述。如司馬遷在5史記 #

匈奴列傳6中認為: / 匈奴 , ,隨畜牧而轉移 , ,逐水草遷徙, 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yè)0 ;
[1 ]

杜佑在 5通典 # 邊防典6 中的說法是: / 隨水 草居止 ,,草盡即移, 居無定所0 [ 2] 。 這些古 代權威史家的記述, 影響至深, 以至于直到 現(xiàn)代的許多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還會受到這 類記述的左右。 因此,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 學 者們都認為古代游牧民族沒有固定居所, 很 難留下居住遺跡, 也就很難找到他們的居住 遺址, 這似乎成為學術界長期以來的傾向性 認識。 這樣的認識直接影響到考古工作的實 踐, 導致目前為止對中國北方草原地區(qū)古代 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內容主要是墓葬資料, 而幾乎沒有聚落方面的研究, 與以黃河流域 和長江流域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區(qū)域有大量聚落 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形成了鮮明對照。

作者: 王建新、 席琳, 西安市, 710069,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與考古學研究中心。
# 28( 總 28) # 考 古

雖然 3000 年來中國北方草原地區(qū)的氣 候環(huán)境隨全球氣候的變化發(fā)生過一些波動, 但由北方地區(qū)的高緯度和其中許多區(qū)域的 高海拔等基本環(huán)境要素決定, 這一區(qū)域冬季 漫長、 嚴寒的氣候特征幾千年來并無大的變 化。在這樣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下, 牧民們在冰 天雪地的冬季去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是不可能的, 必須尋找避風、 向陽、 水草豐美 的地方作為相對穩(wěn)定的居住場所以渡過寒 冬。因此, 歐亞大陸北方草原地區(qū)游牧民族 冬季營地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一些外國學 者已注意到了游牧文化聚落遺址的存在 。 我們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 游牧中有定居應該 是北方草原地區(qū)游牧民族從古至今的基本 生活方式。 牧民的冬季營地并不僅僅是在冬季使 用。當夏季來臨, 牧民們到草原上去游牧的 時候, 不能適應顛沛流離生活的老弱病殘婦 孺并不一定跟隨青壯年去放牧, 而往往留守 在冬季營地。因此, 冬季營地實際上一年四 季都在使用。 懷孕的婦女一般都應留守在冬 季營地, 所以牧民也大多出生在冬季營地。 對于游牧民族來說, 冬季營地才是他們真正 的老家。有相對穩(wěn)定的居住場所, 就會留下 居住遺跡。因此, 中國北方草原地區(qū)古代游 牧文化聚落遺址是普遍存在的。 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遺址到哪里去尋 找? 草原是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人們 很容易認為, 應該在草原上去尋找古代游牧 文化的聚落遺址。 但是, 應該注意的是, 牧民 們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主要是在夏季。 在不 斷遷徙游牧的過程中, 一個居住點的停留時 間很短, 所采用的居住形式又是氈房、 帳篷, 很難留下大量的堆積和明顯的遺跡。 再加上 空曠的草原易受風蝕, 即使有一些堆積也會 消失。 因此, 除了少量的特殊遺跡外, 在草原 上很難找到游牧文化的聚落遺址。到了冬 季, 牧民們必須尋找避風、 向陽、 有水、 有草 的地方過冬, 只有山脈和山丘才能提供這樣
第 1 期
[ 3]

的環(huán)境條件。因此, 古代游牧民族的冬季營 地 一般 分布 在山脈 和山 丘的 南側 或東 南 側。 由于地形地貌和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的 限制, 大多數(shù)冬季營地只能滿足少量牧民和 牲畜的生存需要。因此, 以游牧家族為單位 的小型冬季營地是大量存在的。從 2000 年 開始, 我們在甘肅西北部到新疆東北部的東 天山地區(qū)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已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 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遺址有 200 多處, 其中 大部分是小型聚落遺址。 這些聚落遺址大都 分布在山脈和山丘的南側或東南側, 并且往 往與現(xiàn)代牧民的冬季營地在位置上重合, 這 已成為我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古代游牧文化 遺址分布的規(guī)律之一。 游牧民族對冬季營地的選擇古今一理, 加上具備這樣條件的地點又是有限的, 因此 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遺址與現(xiàn)代游牧民族 的冬季營地位置重合的幾率非常高。 這一分 布規(guī)律還表明, 與現(xiàn)代牧民冬季營地位置基 本重合的古代遺址應該就是古代游牧民族 的遺存。 在冬季, 無論是普通的牧民家庭還是貴 族和統(tǒng)治者, 都必須定居。 因此, 在山脈和山 丘南側或東南側分布的古代游牧文化冬季 聚落遺址既有大量的小型遺址, 也有少量的 大中型遺址。同一時期、 同一文化的小型遺 址和大中型遺址, 在分布的地域上往往存在 密切聯(lián)系。 到了夏季, 游牧民族中普通的牧民家庭 在草原上過起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沒 有定居的場所, 因此在夏季牧場很難發(fā)現(xiàn)古 代游牧文化的小型遺址。 大中型遺址則與小 型遺址不同, 它們不但有冬季營地, 而且在 夏季牧場附近也有分布。 這是因為古代游牧 民族的氏族貴族、部落首領和更高的統(tǒng)治 者, 為了統(tǒng)治方便并從安全角度考慮, 必須 隨著大多數(shù)牧民的遷徙而遷徙。 他們夏季會 和大多數(shù)牧民一起遷徙到夏季牧場, 但不一
# 29(總 29) #

定要和普通牧民們一起到草原上去放牧, 而 是在夏季牧場的附近尋找合適的地點作為 定居場所, 建立夏季的各級統(tǒng)治中心。 因此, 古代游牧民族的大中型聚落遺址往往有冬 夏之分。 即使是作為古代游牧民族最高統(tǒng)治 中心的王庭, 也會有冬庭和夏庭之分。 作為夏季營地的古代游牧文化大中型 聚落的位置, 往往會選在夏季牧場附近的山 脈北坡居高臨下、 地勢開闊、 水源豐富、 交通 方便的場所。這樣既方便居住生活, 也便于 隨時觀察草原上牧民們放牧的情況, 及時發(fā) 現(xiàn)突發(fā)事件并采取應對措施, 同時也可以體 現(xiàn)出統(tǒng)治者們高高在上的權勢。

落遺址, 普遍分布有用石塊圍砌的居住遺 跡, 居址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 也有圓形 的 [ 7] 。 由于生活在東天山地區(qū)的古今游牧民 族一直普遍使用石塊砌筑居住場所、 墓葬以 及畜圈、 草庫倫等, 對這些居住遺跡過去一 直存在不同的認識, 有的研究者認為是墓 葬, 還有不少研究者沒有把它們作為古代遺 跡來認識。 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 在一些石圍居 住遺跡內往往散落有少量的陶片等古代遺 物。此外, 2006~ 2007 年, 我們在巴里坤縣 東黑溝 ( 又稱石人子溝) 遺址發(fā)掘了 4 座石 圍居住遺跡, 發(fā)現(xiàn)了古代人類的遺存, 包括 柱洞、 火塘、 灰坑等遺跡和陶器、 石器、 骨器、 銅器、鐵器等遺物 , 表明這些遺跡應該是 古代游牧民族的居住遺存。 根據(jù)目前已獲得 的考古資料, 還很難最終確認這些居住遺跡 的上部結構是木構建筑還是帳篷。 因為無論 是木構建筑還是帳篷都屬有機質的材料, 現(xiàn) 在都已不復存在。 但從已發(fā)掘的石圍居址內 承重柱的柱洞較細、 較少且分布較稀疏的狀 況看, 這些居住遺跡的上部結構為重量較輕 的帳篷的可能性較大。 已發(fā)現(xiàn)的居住遺跡的形式雖然變化不 大, 但仍可成為區(qū)分和確認古代游牧民族考 古學文化的依據(jù)之一。平面形狀有方有圓, 表明它們應屬不同時代、 不同文化的遺存。 在我國現(xiàn)代游牧民族中, 蒙古族、 哈薩克族 的氈房平面都呈圓形, 而藏族的帳篷平面呈 方形和長方形。因此, 不同形式的居住遺跡 也應與不同的游牧民族有關。 東天山地區(qū)古代游牧文化的墓葬形式 多樣。 從平面形狀看, 有圓形的, 也有方形和 長方形的; 從封堆來看, 有的沒有封堆, 有的 是石封堆, 有的是土封堆, 還有土石混合封 堆; 封堆有圓形和方形的區(qū)別; 從墓葬周圍 的地表設施看, 有的沒有石圍, 有的是圓形 石圍, 有的是方形石圍, 有的是胡須狀的, 有 的是放射狀的, 還有墓前立石人、 設祭壇的
考 古
[8 ]


在東天山地區(qū), 天山山脈南側和東南側 的今新疆哈密市 [4]和甘肅西北部馬鬃山區(qū) [5] 一帶, 分布有大量的古代游牧文化的冬季聚 落遺址, 其中既有大量的小型聚落遺址, 也 有少量的大中型聚落遺址。 東天山北麓從伊 吾到巴里坤一帶的草原, 特別是草原面積較 大的巴里坤盆地, 自古以來水草豐美, 夏季 氣候涼爽、 雨量充沛, 是游牧民族傳統(tǒng)的夏 季大牧場。 巴里坤盆地北緣的莫欽烏拉山南 麓分布有一些作為冬季營地的小型聚落遺 址, 而在盆地南緣的東天山北坡一些水源豐 富、 地形開闊的溝口地帶發(fā)現(xiàn)的古代游牧文 化的聚落遺址 都是大中型聚落, 小型遺址 基本不見。巴里坤和伊吾一帶海拔較高, 一 般可達 2000 米左右, 冬季寒冷漫長, 最低溫 度可達零下 30~ 40 e , 每年從 9 月開始直 到次年的 5 月, 都會有普遍降雪, 年平均無 霜期僅有 102 天。因此, 東天山的北坡只適 于夏季居住而不適于冬季居住, 在這里分布 的古代游牧文化的大中型聚落遺址, 應該都 是古代游牧民族在這個夏季牧場附近的夏 季的各級統(tǒng)治中心。 既然是居住的場所, 就應該有居住的遺 跡。 在東天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
# 30( 總 30) #
[6 ]

形式; 從石材來看, 有卵石壘砌、 塊石壘砌、 片石壘砌、 立石環(huán)繞等不同形式。這些不同 形式的墓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埋葬習俗。 巖畫也是與古代游牧文化相關的重要 遺存。在東起大小興安嶺, 西至黑海、 里海的 歐亞大陸北部草原地區(qū), 都廣泛分布有巖 畫。 從內容看, 巖畫多反映的是游牧生活。 我 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 在巖畫地點附近往往會有 游牧文化的遺址存在。 這是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 巖畫可以成為尋找游牧文化遺址的指南。 我國目前的巖畫研究者主要是藝術學 家和民族學家, 考古學家很少參與。已發(fā)表 的巖畫研究論著, 主要是對巖畫的內容進行 解釋。對于巖畫的調查和記錄, 大都沒有注 意到這些巖畫與周邊的古代居住遺跡、 墓葬 之間存在著共存關系, 更缺乏對與巖畫相關 的這些居住遺跡和墓葬進行的綜合研究; 同 時, 對巖畫的記錄還普遍存在著不準確、 不 客觀的缺陷。 由于巖畫基本都雕刻在自然的 巖石上, 巖畫年代、 文化屬性和作者的族屬 等問題一直是巖畫研究難以穿越的瓶頸。 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 同一巖石甚至同一 巖面的巖畫, 并不一定是同時雕刻的。而許 多研究者往往并未對這些情況進行認真辨 認和區(qū)分, 就把同一巖面甚至同一巖石上的 巖畫作為同一幅畫面, 對巖畫的內容進行解 釋, 這難免會鬧出笑話。由于巖畫是與居住 遺跡、 墓葬等有共存關系的古代游牧文化遺 存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古學家不能放棄責 任, 必須參與對巖畫的調查和研究。 首先, 對巖畫的記錄必須做到盡可能的 客觀、 準確,F(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這樣的 記錄成為可能。 而記錄本身就是對巖畫保護 的手段之一, 因為不少巖畫由于受到人為和 自然的破壞, 很快就會消失。 如何進行巖畫的研究?我們在實踐中不 斷探索, 逐步形成了運用考古層位學和考古 類型學對巖畫進行研究的方法 [ 9] 。 由于雕刻 工具、 雕刻技術以及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 不同
第 1 期

時代、 不同文化的巖畫在表現(xiàn)形式上也存在 著明顯的差異。用石質工具雕刻的巖畫, 表 現(xiàn)形式粗獷, 線條較粗或僅有輪廓而無線 條; 用金屬工具雕刻的巖畫, 表現(xiàn)形式細膩, 線條較細。值得注意的是, 在不少巖石上存 在著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巖畫, 這些同一巖石上 的不同形式的巖畫之間往往還存在著疊壓 打破關系;趲r畫本身存在的這些特征, 將考古類型學和層位學的方法運用于巖畫 研究, 不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 在研究實踐中, 我們對巖石上不同形式 的巖畫, 依據(jù)疊壓打破關系、 空間位置關系、 巖畫的顏色即由巖畫雕刻時間的早晚所決 定的風化程度等情況, 進行了分幅記錄和研 究。對巖畫進行準確的分幅, 是進行巖畫記 錄與研究的基礎。 同一幅巖畫是指大致同一 時間雕刻的巖畫作品, 應該具有大體相同的 表現(xiàn)形式、 大致相近的顏色和雕刻技法、 在 空間位置上分布比較集中、 構成有關聯(lián)的畫 面內容等特征。每幅巖畫中的單體圖像, 即 一個具體的動物、 人物或者物品形象, 是進 行巖畫記錄與研究的最小單位。 一個單體圖 像, 可以相當于一件遺物; 一類巖畫圖像, 可 以相當于一類遺物; 由巖畫單體圖像組成的 一幅巖畫, 可以相當于一個遺跡單位; 一塊 巖石上的多幅巖畫, 可以相當于有相對早晚 關系的多個遺跡單位。 一個巖畫地點不同巖 石上的多幅巖畫, 可以按巖畫的表現(xiàn)形式進 行分組, 再依據(jù)層位關系確認各組之間的相 對年代關系。 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巖畫應與不同時代、 不 同民族的文化有關。同樣, 不同形式的墓葬 和居住遺跡也應與不同時代、 不同民族的文 化相關。既然巖畫與居住遺跡、 墓葬在同一 遺址中存在, 那么其中必然存在某種形式的 巖 畫與 某一 類居住 遺跡 和墓 葬的 共存 關 系。我們可以首先分別對巖畫、 居住遺跡和 墓葬進行相對年代的研究, 然后再逐步確認 不同形式的巖畫、 居住遺跡和墓葬之間的共
# 31(總 31) #

存關系。 這種共存關系的確認只依靠一個遺 址的研究是不行的, 必須在一定區(qū)域內對多 個遺址進行研究, 經(jīng)過反復驗證, 才能最終 確認。 當然, 我們可以先從巖畫、 居住遺跡和 墓葬的形式都相對單純的遺址入手, 進而去 研究那些具有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巖畫、 居住遺跡和墓葬的文化因素復雜的遺址。 居住遺跡、 墓葬和巖畫是古代游牧文化 聚落遺址的基本要素, 我們必須堅持對這三 類遺存進行三位一體的綜合研究, 才有可能 比較全 面地 揭示 古代 游牧 民族 的文 化面 貌。 僅就巖畫的年代和文化屬性這一難題來 說, 只要有效地運用考古類型學和層位學的 方法, 堅持三位一體的綜合研究, 經(jīng)過一段 時間的努力, 問題的解決是完全可能的。 居住遺跡和墓葬出土遺物的研究也是 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內容。 但 應當注意的是, 因為古代游牧民族與農(nóng)業(yè)民 族的生產(chǎn)、 生活方式以及生存地域環(huán)境的不 同, 決定了遺物的研究對象和方法也應有所 不同。在農(nóng)業(yè)文化分布的區(qū)域, 陶器成為考 古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并成為區(qū)分和確認考 古學文化的重要依據(jù)。 這是因為陶器在農(nóng)業(yè) 區(qū)域是大量使用和普遍制作的器物。 在游牧 文化分布的區(qū)域, 雖然也使用陶器, 但陶器 是易碎品, 在游牧生活中攜帶不便, 大量使 用是不可能的。 在牧民的生活中, 金屬器、 木 器和皮具等才是大量使用的器物。同時, 在 游牧文化分布的北方草原地區(qū), 普遍制作陶 器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些區(qū)域的地形地貌 大多受到不斷的風蝕, 很難形成土壤的堆 積, 因而作為陶器制作原料的黏土堆積是有 限的。 在東天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古代游牧文化遺 址出土的陶器中, 有三種現(xiàn)象值得注意。一 是陶器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較少; 二是同一遺址所發(fā) 現(xiàn)的陶器種類和形式多樣, 缺乏聯(lián)系, 很難 進行考古類型學的研究; 三是某些同樣形式 的陶器, 在包括農(nóng)業(yè)區(qū)域和游牧區(qū)域的廣大
# 32( 總 32) #

區(qū)域中都有發(fā)現(xiàn)。我們認為, 這三種現(xiàn)象都 與游牧民族的生產(chǎn)、 生活方式有關。第一種 現(xiàn)象表明游牧民族使用陶器的數(shù)量較少, 第 二種現(xiàn)象表明游牧民族使用的陶器來源是 多樣的, 第三種現(xiàn)象很可能是因為游牧民族 把同一產(chǎn)地的陶器帶到了不同的區(qū)域。 一些 研究者未能充分注意到這些現(xiàn)象, 而將研究 農(nóng)業(yè)文化陶器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簡單 地搬用到對游牧文化的研究中, 甚至僅僅根 據(jù)陶器的發(fā)現(xiàn)與分布, 就對草原地區(qū)考古學 文化的特征和分布范圍做出結論。 這種結論 的科學性顯然是令人懷疑的。 盡管如此, 陶器研究仍然是古代游牧文 化遺物研究的重要內容。 針對游牧文化陶器 使用和制作的實際情況, 除了對陶器進行考 古類型學的研究外, 陶器產(chǎn)地和流通過程的 研究, 應該成為不可缺少的工作內容。只有 這樣, 才能真正明確陶器研究在古代游牧文 化遺存研究中的作用與意義。 金屬武器、 工具、 馬具和裝飾品等在歐 亞大陸北方草原地區(qū)的古代游牧文化遺存 中有普遍發(fā)現(xiàn), 成為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重 要對象。 由于游牧民族的活動能力和活動范 圍較大, 使游牧文化遺存中的金屬器具在相 當廣闊的地域范圍內存在著相似性和聯(lián)系 性,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 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 的金屬器具在形式或紋飾上存在著一定程 度的差異, 這就需要我們對金屬器具的形式 和紋飾進行更為細致的觀察和研究。 例如動 物紋樣的金屬牌飾, 在歐亞大陸北方草原地 區(qū)的古代游牧文化遺存中有普遍分布。 曾經(jīng) 有一些學者將這些動物紋牌飾視為古代斯 基泰文化的特征, 進而將使用這類牌飾的文 化都當作古代斯基泰文化。近年來, 通過各 國考古學家的研究, 大家發(fā)現(xiàn), 不同地區(qū)、 不 同文化的動物紋牌飾, 其形式和紋飾存在著 各自不同的特征, 它們應該是不同民族的遺 存 [ 10] 。 除了遺物之外, 遺跡也是古代游牧文化
考 古

考古研究的重要對象。 與以黃河流域和長江 流域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文化區(qū)域土木結構的建 筑傳統(tǒng)不同, 沿山分布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 落遺址普遍流行石結構的居住遺跡和墓葬, 巖畫更是雕刻在自然巖石之上。 再加上北方 草原地區(qū)普遍處于風蝕環(huán)境, 遺跡之上的后 期堆積較少, 許多遺跡在地表上就可發(fā)現(xiàn)。 因此, 除了對居住遺跡和墓葬進行必要的考 古發(fā)掘以了解其下部的結構、 文化屬性和年 代外, 地表調查可以成為古代游牧文化遺跡 研究的主要工作方式。 對古代游牧文化遺跡的調查研究, 可以 了解不同形式的遺跡及其所代表的不同文 化的分布情況, 也可以了解同一遺址內同一 時期文化各類遺跡的分布情況。 這樣的研究 不僅在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領域具有 重要的學術意義, 而且是游牧文化聚落遺址 保護研究包括遺址保護規(guī)劃研究的重要依 據(jù)。 我們在東黑溝遺址考古調查和發(fā)掘的過 程中, 嘗試了遺址保護規(guī)劃編制研究工作與 考古工作同步進行的工作方式, 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顏師古在為5漢書 # 武帝紀6和5漢書 # 霍去 病傳6、 5漢書 # 張騫傳6 作注時就已明確指 出, 并且從 5史記6、 5漢書6 本身的記載中也 可得到證明
[ 11]

。

公元前 2 世紀以前, 古代月氏人和烏孫 人的活動中心應在東天山一帶, 他們的冬季 營地應在東天山以南, 夏季牧場應在東天山 以北, 在東天山南北兩側應有他們的冬季和 夏季王庭, 這也恰好符合關于他們都曾居于 / 敦煌、 祁連間0 的文獻記載 。公元前 161 年前的匈奴老上單于時期, 匈奴人最終打敗
[12 ]

了月氏人, 大部分月氏人即大月氏被迫西 遷, 匈奴人占領了這一區(qū)域 。從漢武帝時 期開始, 西漢王朝為了反擊匈奴, 多次派軍 隊至東天山地區(qū)與匈奴右部作戰(zhàn)。 文獻中即 記載了如下幾方面的事例。 115史記6 的 5匈奴列傳6、 5衛(wèi)將軍驃騎 列傳6、 5大宛列傳6和5漢書6的5霍去病傳6、 5張騫傳6等文獻, 都記載了漢武帝元狩二年 ( 公元前 121 年) 夏, 驃騎將軍霍去病曾率軍 攻打東天山地區(qū)的匈奴。 5史記 # 匈奴列傳6 記: / 其 ( 元狩二年) 夏, 驃騎將軍復與合騎侯數(shù)萬騎出隴西、 北 地二千里, 擊匈奴。過居延, 攻祁連山, 得胡 首虜三萬余人, 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05史 記 # 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6還記述了武帝對這次 作戰(zhàn)的評論: / 驃騎將軍逾居延, 遂過小月 氏, 攻祁連山, 得酋涂王 , ,0說明當時匈奴 酋涂王部的王庭, 應該就在東天山一帶。 5史 記 # 大宛列傳6 記: / 其( 元狩二年) 明年, 騫 為衛(wèi)尉, 與李將軍俱出右北平擊匈奴。匈奴 圍李將軍, 軍失亡多; 而騫后期當斬, 贖為庶 人。是歲漢遣驃騎破匈奴西 ( 城) 1域2數(shù)萬 人, 至祁連山。其明年, 渾邪王率其民降漢, 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鹽澤空無匈奴。0 5漢書 # 張騫傳6 中也有內容基本相同的記 述 。顯然, 這里所說的/ 南山0才是今祁連 山, 而/ 祁連山0和/ 南山0在這段記述中同時 出現(xiàn), 足以說明漢祁連山并非今祁連山。
# 33(總 33) #
[ 14] [ 13]


經(jīng)過 8 年的野外考古工作, 我們在東天 山地區(qū)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方面取 得了重大收獲, 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 落遺址的分布規(guī)律, 并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聚落遺 址。 其中在東天山南北兩側發(fā)現(xiàn)的早期游牧 文化大型聚落遺址已有 5 處。 5 處遺址分 這 別是東天山北麓巴里坤縣境內的岳公臺 ) 西黑溝遺址群、東黑溝遺址和紅山口遺址, 以及東天山南麓哈密市境內的烏拉臺遺址 和西山遺址。 今天的東天山在漢代文獻中被稱為/ 祁 連山0、祁連天山0或/ 天山0。 祁連山0是音 / / 譯的名稱, / 天山0是意譯的名稱, 而/ 祁連天 山0 是音譯加意譯的名稱, 都應該是漢代對 東天山的稱謂。關于這一點, 唐代著名學者
第 1 期

# 34( 總 34) #





第 1 期

# 35(總 35) #

除了以岳公臺 ) 西黑溝遺址群為代表 的文化遺存之外, 在新疆東部到甘肅西北部 還存在著另一類文化遺存。 這類文化遺存的 典型代表是巴里坤東黑溝遺址。 東黑溝遺址 位于巴里坤縣石人子鄉(xiāng)石人子村南, 西距巴 里坤縣城 23 公里。2005 年 7~ 9 月, 西北大 學文化遺產(chǎn)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在哈密地區(qū) 文物局和巴里坤縣文管所的協(xié)助下, 對該遺 址進行了較全面的調查和測繪。調查發(fā)現(xiàn), 在該遺址南北長約 5 公里、 東西寬約 315 公 里、 面積約 8175 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分布有 大型石筑高臺 3 座、石圍居住遺跡 140 座、 墓葬 1666 座、刻有巖畫的巖石 2485 塊, 故 確認其為一處規(guī)模較大、 內涵較豐富、 具有 代表性 的古 代游 牧文 化大 型聚 落遺 址。 2006~ 2007 年,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與考古學 研究中心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 對該 遺址進行了考古發(fā)掘, 共發(fā)掘了石筑高臺 1 座、 石圍居住遺跡 4 座、 墓葬 12 座 [26] 。 已獲得的考古資料表明, 以東黑溝遺址 為代表的文化遺存, 巖畫多用金屬工具雕 刻, 刻畫較細膩, 造型生動, 表現(xiàn)形式多呈動 態(tài)剪影式。 該類文化遺存的墓葬形式為有圓 形石封堆的石結構墓。 由于墓坑內葬具和填 埋大石塊所形成的空間, 造成封堆的中部多 已下陷。已經(jīng)發(fā)掘的中小型墓葬, 墓坑均呈 東西向長方形或橢圓形。小型墓的墓坑較 淺, 葬具多為片狀石塊壘砌的石棺。中型墓 的墓坑較深, 多用木葬具。中型墓的墓坑內 多有殉馬, 有的墓旁還有殉牲坑。除了東黑 溝遺址之外, 已經(jīng)發(fā)掘的該類遺存的遺址還 有巴里坤黑溝梁墓地 [ 27 ]。 從已獲得的考古資料看, 該類遺存與以 岳公臺 ) 西黑溝為代表的文化遺存的特征 明顯不同, 代表了公元前 1 千紀晚期在東天 山地區(qū) 新出 現(xiàn)的 一支 外來 游牧 民族 的文 化。在黑溝梁墓地的墓葬中, 發(fā)現(xiàn)了兩面中 原制作的羽狀地紋銅鏡的殘片, 可知這類遺 存在東天山地區(qū)的出現(xiàn)不會早于戰(zhàn)國末至
# 36( 總 36) #

西漢初。到目前為止, 這類遺存主要發(fā)現(xiàn)于 東天山以北的巴里坤、 伊吾一帶, 在東天山 以南的哈密盆地尚未發(fā)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 在東黑溝遺址和黑溝梁 墓地都發(fā)現(xiàn)了在墓葬的封堆下或墓坑內埋 葬被肢解的人牲的現(xiàn)象, 而且這些人牲也有 隨身攜帶的武器、 工具和裝飾品, 有的甚至 還有被打碎的陶器。 伴隨人牲出土的遺物特 征表明, 他們應屬于以岳公臺 ) 西黑溝遺址 群為代表的公元前 1 千紀在東天山地區(qū)延 續(xù)發(fā)展的土著文化。 以墓主為代表的外來文 化和以人牲為代表的土著文化在同一遺址 的發(fā)現(xiàn), 反映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系。 而這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 又與文獻記載的西 漢初年匈奴在東天山地區(qū)打敗月氏并最終 占領這一地區(qū)的歷史驚人地相合。 以岳公臺 ) 西黑溝遺址群為代表的遺 存是否就是月氏文化?以東黑溝遺址為代表 的遺存是否就是匈奴文化?這仍然需要更多 考古資料的證明和檢驗。但是我們相信, 只 要方法正確, 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東 天山地區(qū)最終區(qū)分和確認古代月氏文化和 匈奴文化的遺存是很有希望的。
注 [ 1 ] 5史記 # 匈奴列傳6。 [ 2 ] 5通典 # 邊防典6/ 邊防十六0條下。 [ 3 ] a. J? Harmatta, Nomadic and Sedentary Life in nos the Great Steppes -Belt of Eurasia,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 Methods and Strateg ies , Papers f rom the I nternational Sy mposium held in Naples 9 - 12 November 1992, pp. 565- 573, edited b y Bruno Genito, Napoli, 1994. b. Istv? Erd? i, The Settlements of Hsiung nu, n ly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Methods and Strateg ies , Papers f 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 sium held in Naples 9 - 12 November 1992, pp. 553- 565, edited by Bruno Genito, Napoli, 1994. [ 4 ] 5哈密文物志6編撰組: 5哈密文物志6, 新疆人
考 古



民出版社, 1993 年。 [ 5 ]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與 考古學研究中心、甘 肅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甘肅馬鬃山區(qū)考古調查 簡報6, 5考古與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 6 ] 同[ 4 ] 。 [ 7 ] a. 西北大學考古專業(yè)、哈密地區(qū)文管會: 5新 疆巴里坤岳公 臺 ) 西黑溝遺址 群調查6, 5考 古與文物62005 年第 2 期。 b.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與考古學研究中心、 哈密地 區(qū)文物局、 巴里坤縣文管所: 5新疆巴里坤東黑溝 遺址調查6, 5考古與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 8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 與 考古學研究中心: 52006 年新疆巴里坤東黑溝 遺址發(fā)掘6, 5新疆文物62007 年第 2 期。 [ 9 ] a.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與考古學研究中心、 新 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5新疆尼勒克窮科克巖畫 調查6, 5考古與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b. 王建新、 何軍鋒: 5窮科克巖畫的分類及分 期研究6, 5考古與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 10] Natal. ja L. H lenova, On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Material Culture Components within the -Scythian World. ,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 Papers from the Interna tional Symposium held in Naples 9 - 12 November 1992 , pp. 499 - 540, edited by Bruno Genito, Napoli, 1994. [ 11] 王建新: 5中國西北草原地區(qū)古代游牧民族文 化研究的新 進展 ) ) ) 古代月氏 文化的考古 學 探索6, 見 5周秦漢唐研究 ( 第三輯) 6 第 240~ 241 頁, 三秦出版社, 2004 年。 [ 12] a. 5史記 # 大宛列傳6 記: / 始月氏居敦煌、祁 連間0。 b. 5漢書 # 西域傳 # 大月氏6 記: / 大月氏 , , 本居敦煌、 祁連間0。 [ 13] a. 5史記 # 大宛列傳6 記: /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 二三千里, 居媯水北。其南則大夏, 西則安息, 北則康居。 行國也, 隨畜移徙, 與匈奴同俗。 控 弦者可一二十萬。故時強, 輕匈奴, 及冒頓立, 攻破月氏, 至匈奴老上單于, 殺月氏王, 以其 頭為飲器。0 b. 5漢書 # 西域傳6 / 大月氏0 條: / 大月氏本行 國也, 隨畜遷移, 與匈奴同俗, 控弦十余萬, 故

強, 輕匈奴。本居敦煌、 祁連間, 至冒頓單于攻 破月氏, 而老上單于殺月氏, 以其頭為飲器, 月 氏乃遠去0。 [ 14] 5漢書 # 張騫傳6記: / 是歲( 即元狩二年) , 驃騎 將軍破匈奴西邊, 殺數(shù)萬人, 至祁連山。其秋, 渾邪王率眾降漢, 而金城、 河西并南山至鹽澤, 空無匈奴。0 [ 15] 5漢書 # 武帝紀6所記本次作戰(zhàn)的時間是/ 夏五 月0。 [ 16] a. 5漢書 # 宣帝紀6。 b. 5漢書 # 西域傳6。 [ 17] 岑仲勉: 5漢書西域傳地理校釋 ( 下) 6, 中華書 局, 1981 年。該書第 446~ 456 頁對蒲類、 蒲類 澤、 蒲類后國進行了考釋。 [ 18] 5后漢書 # 耿夔傳6 也有相似記載: / 會北單于 弟左鹿蠡王於除 自立為單于, 眾八部二萬余 人, 來居蒲類海上, 遣使款塞。0 [ 19] 同[ 4 ] 。 [ 20] 同[ 4 ] 。 [ 21] ( 清) 徐松著、 朱玉麒整理: 5西域水道記6, 中華 書局, 2005 年。 [ 22] 同[ 4 ] 。 [ 23] 同[ 7 ] a。 [ 24]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區(qū)文物管理所: 5哈密寒氣溝墓地發(fā)掘簡報6, 5新疆文物6 1996 年第 2 期。 [ 25] 伊吾拜其爾墓地的 墓葬亦為地表 不起堆的方 形石筑墓。 墓葬形制和出土遺物與哈密盆地公 元前 1 千紀以來的一些遺址如焉不拉克墓地、 寒氣溝墓 地、艾斯克 霞爾墓地的 文化因素接 近。 目前, 發(fā)掘資料尚未發(fā)表, 但筆者有機會在 哈密博物館看到了拜其爾墓地的出土遺物, 并 曾多次對該墓地進行過實地考察。 [ 26] a. 同[ 7 ] b。 b. 同[ 8 ] 。 c.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 與考古學研究中心: 5新疆巴里坤縣東黑溝遺 址 2006~ 2007 年發(fā)掘簡報6, 見本刊本期。 [ 27] 該墓地的發(fā)掘資料現(xiàn)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 哈密博物館兩處, 正在整理。 筆者有機會親自查 看了這批資料, 并協(xié)助進行了資料整理。

( 責任編輯



石)

第 1 期

# 37(總 37) #

Archaeology

2009 年第 1 期

本期要覽
新疆巴里坤縣東黑溝遺址 2006~ 2007 年發(fā)掘簡報 2006~ 2007 年, 對新疆巴里坤縣東黑溝 遺址進行發(fā)掘, 清理石筑高臺 1 座、 石圍居址 4 座、 墓葬 12 座。高臺的主要遺跡為 2 個使用 面。 墓葬均有圓形石封堆, 有的有人牲和殉牲。 出土陶、 骨、 石、 銅質遺物和金銀飾品等。 墓葬 年代約為西漢前期。東黑溝遺址的發(fā)掘, 對游牧文化聚落遺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東天山地區(qū)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2000~ 2007 年, 在甘肅西北部至新疆北部的廣大

草原地區(qū), 通過大范圍調查與小規(guī)模發(fā)掘相結合的方法, 基本掌握了這一地區(qū)古代游牧文化 聚落遺址的分布規(guī)律。 通過對這些聚落遺址普遍具有的居住遺跡、 墓葬和巖畫等基本要素的 綜合研究, 對東天山地區(qū)的兩類早期游牧文化遺存的文化特征和相互關系有了初步認識。 山東泰山經(jīng)石峪摩崖刻經(jīng)及周邊題刻的考察 2006 年, 對經(jīng)石峪摩崖刻經(jīng)及周邊題刻進行 考察, 共發(fā)現(xiàn) 37 處題刻, 其中 7 處為古代題刻, 未見于金石著錄, 加上僅見于金石著錄的 6 處 題刻, 以及5金剛經(jīng)6刻文本身, 總共 44 處。對這些題刻進行文字、 圖像及地理信息等全面記 錄, 為分析5金剛經(jīng)6及周邊題刻的歷史、 宗教、 政治意義及藝術風格提供了條件。 山西長治市魏村金代紀年彩繪磚雕墓 1994 年, 在山西長治市故漳鄉(xiāng)魏村搶救性清理了一

座仿木結構磚室墓。墓室平面近方形, 北、 西壁各有 3 個壁龕。墓內未見人骨及隨葬品。 東、 墓內南壁和券頂有壁畫, 內容為木碓、 石磨與/ 二十八宿0星斗圖。 墓室四壁均鑲砌磚雕, 內容 為二十四孝人物故事, 還有金代天德三年紀年題記, 為研究孝道文化提供了新資料。 中國古代和韓國古代的佛教舍利容器 綜合有關中國佛教舍利塔基和所瘞埋舍利容器的考 古發(fā)現(xiàn), 可以將北朝至唐代舍利瘞埋制度的發(fā)展演變分為四個階段: 北朝早期, 北朝晚期、 隋 至唐初, 唐高宗至武宗滅法, 宣宗復法至唐末。中國古代的佛教舍利容器傳播到朝鮮半島南 部的百濟、 新羅等古代國家, 并與當時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相結合, 使其具體形貌有所變化。



  本文關鍵詞:東天山地區(qū)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82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kgx/1682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1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