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政策的問題分析——基于公共政策過程分析的視角
本文選題:“嚴打” 切入點:“嚴打”政策 出處:《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嚴打”政策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我國社會轉型、犯罪劇增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的一項重要的刑事政策,其存在具一定的現(xiàn)實合理性。該政策自施行以來,在保障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維護社會穩(wěn)定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20多年的政策實踐,其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我們需要對該政策進行全面認識。
[Abstract]:The "strike hard" policy is an important criminal policy which has emerged under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harp increase of crime since -20s, and its existence has certain realistic rationality.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socialist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in our country. However,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policy practice, its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so we ne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cy.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
【分類號】:D63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春洗,余諍;論刑事政策視野中的“嚴打”[J];人民檢察;2001年12期
2 陳興良;嚴打利弊之議[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5 王玉瓊;《共產(chǎn)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6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8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鄧小平主權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10 趙國友;;從陳獨秀的經(jīng)濟思想透視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jīng)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李曦輝;;科學發(fā)展觀、微觀經(jīng)濟理論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常艷;;試論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及其發(fā)展[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張朝霞;王志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視野中論檢察機關的刑事政策改進[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廖榮輝;;在新形勢下檢察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路徑選擇[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單民;周洪波;;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檢察工作[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制約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chǎn)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黃萍;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武輝;公共政策分析視角下會計準則的政策過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10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志科;我國農(nóng)村集體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chǎn)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7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國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民生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尚歡歡;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代價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白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大眾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儲槐植;美國刑事政策趨向[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2 游偉,陸建紅;論刑法上的“從重處罰”[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3 郭翔;中國當代犯罪與控制戰(zhàn)略研究[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4 吳學斌,王聲;論量刑制度中的“從重處罰”[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年05期
5 馬克·安賽爾;王立憲;;從社會防護運動角度看西方國家刑事政策的新發(fā)展[J];中外法學;1989年02期
6 儲槐植;刑法修訂與刑事政策[J];中外法學;1997年01期
7 梁根林;非刑罰化——當代刑法改革的主題[J];現(xiàn)代法學;200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大鳳;;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作用、問題與對策[J];福州黨校學報;2006年05期
2 梁麗萍;;論公共政策與公眾認同的互動與融合[J];中國行政管理;2006年07期
3 廖高平;廖洪蘭;;論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的需求與障礙[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許麗英;謝津粼;;公共政策程序正義與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J];學術界;2007年04期
5 劉瓊蓮;;論政府引導下的公民參與公共政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余菡;尹國偉;;淺議我國非政府公共部門的公共政策參與[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1期
7 李亮;方衛(wèi)芳;;淺論公共政策出臺的價值取向問題及風險對策分析——開征燃油稅為何“四面楚歌”[J];法制與社會;2008年07期
8 黃珊;柴文龍;朱旭峰;;科學的決策與決策的科學——“中國公共政策過程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08年05期
9 丁s,
本文編號:1608224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gongan/160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