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NPV-BmK IT通過調控P35和GP64促進子代病毒增殖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0-28 19:45
桿狀病毒是一類有囊膜的雙鏈DNA病毒,易侵染節(jié)肢動物,尤其是昆蟲。所以,桿狀病毒在控制蟲害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是一種研究最深入的桿狀病毒,被廣泛用作生物殺蟲劑。目前由于其作為殺蟲劑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提高其殺蟲活性,比如刪除不必要的基因、插入抗蟲毒素基因等。BmK IT是一種來源于東亞鉗蝎的昆蟲特異性毒素,本實驗室前期構建了AcMNPV-BmK IT(IE1)重組病毒,并發(fā)現(xiàn)其能提高p35的轉錄水平。桿狀病毒P35作為抗凋亡蛋白,既可以抑制細胞的凋亡,又能促進病毒的增殖。因此,研究AcMNPV-BmK IT通過調控P35蛋白如何影響宿主凋亡與病毒增殖之間的關系對于分析提高病毒的殺蟲活性是至關重要的。而GP64蛋白作為出芽型病毒BV特有的囊膜蛋白,對于病毒的出芽是必需的。之前研究表明由AcMNPV IE1啟動子介導表達的BmK IT可以提高病毒的復制,那么研究P35蛋白和GP64的調控關系以及BmK IT是...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08380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部分桿狀病毒都會產生這兩種侵染性的病毒顆粒:出芽型病毒(BV)和包DV)[1](如圖1.2)。這兩種病毒形態(tài)產生于病毒復制周期的不同階段。出V)產生于病毒復制的早期,從被侵染的細胞出芽并且從細胞膜上獲得囊一個出芽型病毒粒子包含單個核衣殼和一個來源于細胞膜的囊膜。包涵)在病毒復制....
第一章文獻綜述1.1.3昆蟲桿狀病毒表達載體系統(tǒng)桿狀病毒穿梭載體系統(tǒng)也稱Bac-to-Bac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蛋白表達技術,使用這種表達系統(tǒng)可以得到高產量的蛋白質并且可以進行準確的翻譯后修飾[24,25]。在這個系統(tǒng)中,AcMNPV基因組被整合到大腸桿....
cMNPV-BmKIT通過調控P35和GP64促進子代病毒增殖的質皺縮、染色質固縮、DNA斷裂等[52]。線蟲(Caenorhabditiselegans)caspaseCED-3的e,包括無脊椎動物[53-55]。Sf-caspase-1是草效應cas....
第一章文獻綜述SL之外,其N末端(1-152)包含CHR1、CHR2和CHR3三個結構域,其中環(huán)(RSL)位于CHR2,這些高電荷結構域位于分子的外表面,可能參與蛋白,任何一個結構域的突變都可能導致抗凋亡功能的消失[61]。P35通過抑制Caspase的....
本文編號:400838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nykjlw/dzwbhlw/40083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