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術》北大核心建筑科學與工程期刊論文發(fā)表及征稿事宜
發(fā)布時間:2017-12-09 08:36

施工技術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核心期刊 CA
基本信息
主辦單位: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出版周期:半月
ISSN:1002-8498
CN:11-2831/TU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郵發(fā)代號:2-756
創(chuàng)刊時間:1971
出版信息
專輯名稱:工程科技II
專題名稱:建筑科學與工程
出版文獻量:20520 篇
總下載次數(shù):1679879 次
總被引次數(shù):52468 次
評價信息
(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0.913
(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645
該刊被以下數(shù)據(jù)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4)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期刊榮譽:
中科雙百期刊;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第三屆(2005)國家期刊提名獎期刊;
《施工技術》是1958年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出版的雜志。施工技術傳媒機構是依托施工技術雜志社的媒體資源、專家資源和品牌資源,建立的集多種傳播方式的傳媒平臺,充分發(fā)揮其宣傳推廣功能。及時準確地報道國內外建設行業(yè)的前沿技術、先進管理技術、優(yōu)秀產(chǎn)品、精品工程等,提供最全面的媒體服務。雜志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主管,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設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
雜志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主管,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設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
報道內容涵蓋整個大土木領域。特色欄目包括:方針政策;綜合述評;地基與基礎工程;工程管理;建筑企業(yè)信息化技術;隧道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模板腳手架工程;預應力技術;鋼結構工程;混凝土工程;防水技術;安裝工程;建筑節(jié)能;工程檢測、鑒定與加固;裝飾裝修工程;結構分析與試驗研究;工程抗震;機械化施工;綠色施工;測量技術;標準規(guī)范;市政工程;新型建筑材料;科技短文;國外新技術;信息與文摘等。
面向全國工程建設領域,及時報道國家和建設部有關施工技術政策,傳播和交流國內外先進施工技術和經(jīng)驗,推動全行業(yè)的技術進步,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chǎn)力,使本刊成為反映我國施工學術和施工技術水平,促進建筑業(yè)改革,推動和加強施工技術交流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園地,為繁榮建設事業(yè)做出貢獻。
摘要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擁有與文獻同等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主要功能是:①使讀者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現(xiàn)代科技信息浩如煙海,讀者檢索到論文題名是否會繼續(xù)閱讀論文的其他部分,主要就通過閱讀摘要來進行判斷;②為科技情報人員和計算機檢索提供方便,論文發(fā)表后,文摘雜志或數(shù)據(jù)庫對摘要可以不做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從而避免他人編寫摘要可能產(chǎn)生的誤解、欠缺甚至錯誤。其中,英文摘要更是通過國際檢索機構進行交流的唯一途徑,直接反映我國科學研究和雜志的質量水平。因此,請每位作者認真編寫中、英文摘要。摘要的質量將作為《施工技術》錄用論文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 摘要的結構
摘要大致可以分為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根據(jù)《施工技術》的要求,一般采用報道性摘要。
報道性摘要是指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相當于簡介,反映論文的實質性內容,展示論文內容足夠的信息,體現(xiàn)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展現(xiàn)論文的重要梗概。所以,報道性摘要一般用來反映科技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目的——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程序等。
結果——實驗的、研究的結果,數(shù)據(jù),被確定的關系,觀察結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結論——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fā),建議,預測等,是結果的總結,顯示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論文研究的價值與學術水平,是決定論文被檢索的窗口。
二. 摘要的寫法
摘要首先正確全面地掌握論文研究的主題范圍,從摘要的結構出發(fā),找出每部分專指度高的關鍵詞,然后正確地組織好這些反映主題內容的關鍵詞,用邏輯性強的關聯(lián)詞將其貫穿起來,力求使摘要簡明扼要,邏輯性強,結構完整,就構成一篇完整的摘要。
選擇關鍵詞是寫好摘要的關鍵,關鍵詞可以根據(jù)論文內容自由給定,毫無約束,但是必須簡單、常用、概念明確、專指度高(具體),盡量避免使用生僻、復雜的詞匯,否則影響論文被檢索的概率。
三. 中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總結國內外各大著名檢索系統(tǒng)對摘要寫作要求及同行期刊制訂的摘要寫作規(guī)范,一般中文摘要寫作應符合以下要求:
1. 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文中出現(xiàn)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做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 不得簡單重復論文標題的已有的信息。
3. 要著重反映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體現(xiàn)論文的特色所在,要排除在本學科領域已成常識的內容。
4. 摘要以主題概念不遺漏為原則,做到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不應包含作者將來的計劃,杜絕文學性修飾與無用的敘述。字數(shù)為200~300字。
5. 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盡量列出他們的名字。
6. 用第三人稱寫,連續(xù)寫成,不分段落。應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xiàn)狀”、“進行……調查”等記述方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7. 應采用國家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和通用符號。要使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
8. 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xiàn) “圖××”、“方程××”和“參考文獻××”等句,必要時可改用文字表達和敘述。
9. 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時必須加以說明。
四. 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一般而言,英文摘要應是中文摘要的轉譯,所以只要簡潔、準確地逐段將文章譯出即可。在寫作英文摘要時,要避免過于籠統(tǒng)的、空洞無物的一般論述和結論,要盡量利用文章中的最具體的語言來闡述你的方法、過程、結果和結論,這樣就可以給讀者一個清晰的思路,使讀者對你的研究工作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
1. 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1)摘要中第一句的開頭部分,不要與論文標題重復。
。2)把背景信息刪去,或減到最少。
。3)只限于新的信息。過去的研究應刪去或減到最小。
。4)不應包含作者將來的計劃。
。5)不應包含不屬于摘要的說法,如: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屬于……首創(chuàng)”。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尚未見報道”。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是對于先前最新研究的一個改進”。
(6)相同的信息不要重復表達。
原文為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 to 300 ℃ at 250~300 ℃
應改為 at a high pressure of 1.2 MPa at 1.2 MPa。
。7)以量的國際單位符號表示物理量單位(例如,以“kg”代替 “kilogram”)。
。8)以標準簡化方法表示英文通用詞(以“NY”代替“New York”)。
(9)刪去不必要的短語,如:
“A method is described”,“In this work”,“It is reported that”,“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又如:用increased代替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用the results show代替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2. 英文摘要的寫作風格
要寫好英文摘要,就要完全地遵從通行的公認的英文摘要寫作規(guī)范。其要點如下:
(1)句子完整、清晰、簡潔。
。2)用簡單句。為避免單調,改變句子的長度和句子的結構。
。3)用過去時態(tài)描述作者的工作,因它是過去所做的。但是,用現(xiàn)在事態(tài)描述所做的結論。
(4)避免使用動詞的名詞形式。如:
正:“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easured”
誤:“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5)正確地使用冠詞,既應避免多加冠詞,也應避免蹩腳地省略冠詞。如:
正:“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誤:“The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正:“The refinery operates …”
誤:“Refinery operates…”
。6)避免使用長的、連串的形容詞、名詞、或形容詞加名詞,來修飾名詞。為打破這種狀態(tài),可使用介詞短語,或用連字符連接名詞詞組中的名詞,形成修飾單元。例如:
應寫為“The chlorine-containing propylene-based polymer of high melt index”,
而不寫為“The chlorine containing high melt index-propylene based polymer”
(7)使用短的、簡單的、具體的、熟悉的詞。不使用華麗的詞藻。
。8)使用主動語態(tài)而不使用被動語態(tài)。 “A exceeds B”讀起來要好于“B is exceeded by A”。使用主動語態(tài)還有助于避免過多地使用類似于“is”, “was”, “are”和“were”這樣的弱動詞。
。9)構成句子時,動詞應靠近主語。避免形如以下的句子: “The decolorization in solutions of the pigment in dioxane, which were exposed to 10 hr of UV irradiation, was no longer irreversible.” 改進的句子,應當是: “When the pigment was dissolved in dioxane, decolorization was irreversible, after 10 hr of UV irradiation.”
(10)避免使用那些既不說明問題,又沒有任何含意的短語。例如: “specially designed or formulated”,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uthor studied” 應刪去。
。11)不使用俚語、非英語的句子。慎用行話和口語。不使用電報體。
(12)由于特殊字符輸入復雜而且極易出錯,不利檢索,應盡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組成的數(shù)學表達式,改用文字表達。
示例
。1)中文摘要示例
題目:國家會議中心大跨度鋼桁架制作技術
[摘要]國家會議中心采用雙向正交H形鋼桁架結構。H形鋼桁架具有跨度大、截面高度高、板較厚、連接節(jié)點形式復雜等特點。針對工程施工難點,介紹大跨度H形鋼桁架的工廠制作技術、預拼裝、預起拱原則、施工工藝流程以及桁架制作中的焊接質量管理。并對復雜節(jié)點組裝順序、焊接順序、精度控制技術和桁架起拱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工程質量符合國家規(guī)范要求,保證了施工安全性。
[關鍵詞]鋼結構;大跨度桁架;制作技術;焊接質量管理
(2)英文摘要示例
Title: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Large-span Steel Trusses in the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Abstract:The bi-directional H-shaped steel truss structure found in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 span, high section height, thick plates and complex connections.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pre-assembly and pre-arching principle, construction process flow, and welding quality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The assembly of complex joints, welding sequence, precis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russ arching are also presented.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engineering qualit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codes and as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 large-span trus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welding quality management.[3]
論文發(fā)表范例:
安裝工程
管廊工程上出線節(jié)點與下出線節(jié)點優(yōu)劣分析 倪金華;李海龍;郝寧;劉俊;1-3
綜合管廊下出線節(jié)點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 石立國;李海龍;王寅;燕利珍;4-8+12
綜合管廊出線節(jié)點套管臨時封堵方法研究 燕利珍;喬穩(wěn)超;高玉武;向先峰;9-12
槽式預埋件在城市綜合管廊中的應用 張力;向堯賢;柳文明;臧宏鵬;陳思邦;李程;13-17+36
上下分體裝配式預制管廊施工技術 石立國;張耀;李海龍;陳博;18-21+45
綜合管廊地面不銹鋼送排風口施工技術 向先峰;李寅;蒲鴻征;來俊杰;吳真;陳博;22-25+93
上跨式綜合管廊工藝設計方案研究 倪金華;張耀;李海龍;陳博;王寅;26-28+89
綜合管廊給水管道固定支墩精細化施工技術 陳博;石立國;喬穩(wěn)超;李海龍;29-32
綜合管廊機電安裝階段臨時通風及照明設施研究 倪金華;向先峰;來俊杰;蒲鴻征;李海龍;33-36
綜合管廊內機電管線穿越變形縫施工技術研究 向先峰;倪金華;張宇;汪員丞;蒲鴻征;37-41
模板與腳手架
綜合管廊鋁合金模板體系設計與施工 向國濤;羅丁;湛楠;王一凡;汪員丞;42-45
綜合管廊模板施工中細節(jié)問題研究 李海龍;郝寧;陳博;劉俊;46-50
上跨高速公路現(xiàn)澆管廊專用橋模架設計與施工 張耀;燕利珍;陳博;王寅;51-54+74
防水技術
綜合管廊防水設計與施工技術 石立國;吳殿昌;羅丁;湛楠;王一凡;55-58
綜合管廊變形縫防水設計與施工技術 李海龍;何曌;陳博;鐘燕;鄭琳琳;59-62
HDPE在地下綜合管廊防水工程中的應用 吳殿昌;羅丁;湛楠;王一凡;63-65+80
項目管理
BIM技術在六盤水綜合管廊建設中的應用 鄭琳琳;程淑珍;孔祥利;鐘燕;陳博;66-69+110
山地城市綜合管廊設計施工與交通導行研究 宋作友;代金鑫;陳浩;程寒露;魏曉東;王寶才;70-74
地基與基礎
喀斯特地貌特性地基基礎綜合處理技術 石立國;劉俊;羅丁;王一凡;肖博文;湛楠;75-80
巖溶地區(qū)城市綜合管廊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研究 喬穩(wěn)超;石立國;陳穎;鐘燕;孫紅紅;81-84
地下水富集區(qū)域管廊地基施工綜合處理技術 吳殿昌;向國濤;羅丁;王一凡;肖博文;湛楠;85-89
綜合管廊基坑回填設計與施工工藝研究 李海龍;喬穩(wěn)超;石立國;陳博;90-93
巖溶地區(qū)支護排樁超灌情況下管廊外墻施工技術 陳浩;代金鑫;宋作友;程寒露;魏曉東;王寶才;94-97
高層建筑
昆明西山萬達廣場液壓爬?拐鹦阅軘(shù)值分析 石立國;向成明;燕利珍;98-101
清摩阻雙護筒在超長試樁中的應用 蔣牧;陳江;李培;閔元;鄭琳琳;102-105
新型反力橫梁加載裝置在錨樁法中的應用 倪金華;王文淵;羅浩;張富榮;李賀;106-110
不同類型可回收式錨索基本試驗研究 石立國;徐平;王文淵;鐘燕;111-116
超長灌注樁樁端樁側復式后注漿施工技術 王文淵;劉彬源;李賀;張富榮;117-119+124
鋼管土釘技術在軟土基坑支護中的應用 李賀;倪金華;王文淵;沈歡歡;董旺;120-124
安裝工程
中國國際貿(mào)易中心三期B階段塔樓核心筒內水平鋼結構吊裝技術 劉衛(wèi)未;任常保;崔基;翟海濤;姜山;王建龍;李先程;1-3
某電子潔凈廠房大跨度大面積屋面鋼桁架安裝關鍵技術 蘇川;戴超;王丹;趙凱迪;劉五常;戚君;4-6
南京牛首山樹狀結構安裝施工技術 余少樂;陳海洲;張曉勇;顏衛(wèi)東;張其林;7-10
南寧華潤中心東寫字樓液壓頂模機電預留預埋施工技術 王肄穎;陳昌燦;石磊;黎金原;劉銳;李林軒;11-15
某超高層結構施工仿真及其效應影響研究 蔡健;彭明輝;吳瑞卿;陳慶軍;謝小東;魏沐楊;16-22
新型模塊化裝飾面板研究 范靜;曹磊;23-26+57
成貴鐵路五通岷江特大橋鋼桁梁合龍施工關鍵技術 張建金;27-30
城市互通立交橋大噸位同步頂升施工與控制技術 吳毅彬;許麗華;31-33+60
信息與文摘
信息與文摘 3+15+22+73+81+86+119+138
地基與基礎
臨近超高層建筑超大深基坑樁錨+內支撐與結構一體化施工技術 梁孟孟;唐明亮;梅軻;34-37
緊臨地鐵復雜地下環(huán)境深基坑工程綜合技術 劉衛(wèi)未;周予啟;王晶;鹿英奎;李元正;樊成龍;王帥;38-41
深圳某超高層建筑現(xiàn)澆竹節(jié)形-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高路恒;李平;42-44
隧道江底溶洞處理及盾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肖元平;45-48+64
新型集成管井降水強夯法處理沖填土地基試驗研究 范文超;蔡新;吳艷飛;劉培貴;孫蘇才;張金良;49-53
羅家灣大橋深水薄覆蓋層主墩基礎施工技術 石九州;任毅;葉亦盛;劉強;54-57
高水頭地下泉水影響下鉆孔灌注摩擦樁施工控制及處理措施 徐文娟;楊正軍;58-60
巖溶區(qū)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由瑞凱;李芳武;張延河;杜俊;孫遠;61-64
地下工程
地鐵隧道大斷面矩形盾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 周豐;曹輝林;陳蔚;65-69
大斷面矩形頂管近距離雙線并行施工引發(fā)地表沉降分析 彭剛;70-73
高水壓條件下隧道水壓力智能控制技術研究 高潔;鄭東;盧騰澤;74-77
某沿海擋潮閘側向滲漏原因分析與封堵實踐 顧明如;顧永明;李娟;78-81
暗挖車站下穿熱力管網(wǎng)施工風險控制方法 劉軍;張豫湘;韋立明;董淑棉;尤田;82-86
長沙地鐵4號線車站側墻帶模板養(yǎng)護技術研究 許尚農(nóng);鐘可;黃毅翔;梁艷芳;姚再峰;87-88+99
基于狹長型規(guī)則地鐵基坑的水平支撐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 王輝;周環(huán)宇;巴鑫;吳全龍;89-91
復雜工況下地鐵車站深基坑支護關鍵技術 丁杭春;92-95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地鐵綠色文明施工等級評價模型研究 高霖;王明振;黃思凝;孫得璋;96-99
水力吹填期間新建圍堰穩(wěn)定性能研究及應用 李榕波;姚世宏;林晉明;牛飛;李智;邱小平;100-102+134
圍護結構無法封閉時基坑工程處理措施 杜江濤;103-105
斷面形狀對深部巷道破裂特征的影響 米春榮;徐勇;王芳華;李建明;王漢鵬;106-111
混凝土
軌道交通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生產(chǎn)質量控制技術 崔鑫;李俞凜;盧曉波;杜華瑞;112-115+129
高阻尼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及應用 劉云蓉;于賀;116-119
不同改性方法對紅黏土強度的影響研究 王海湘;于冬升;張金團;許勝才;120-124
Cl~-環(huán)境下凍融循環(huán)對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響 殷雨時;125-129
隧道錨錨塞體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場監(jiān)測與數(shù)值分析 周世康;康夢安;葉派平;130-134
信息化
信息化施工技術在北京天竺萬科中心項目中的應用 侯本才;王奇龍;李浩;姜偉;王征;于振歡;135-138
施工現(xiàn)場智能化安全管理應用研究 李迥;139-141
本文編號:126977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qikan/beidahexin/12697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