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儀器儀表論文 >

納米壓痕儀的校準及不確定度評定

發(fā)布時間:2016-12-26 18:56

  本文關鍵詞:納米壓痕儀的校準及不確定度評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太原理工大學》 2015年

納米壓痕儀的校準及不確定度評定

黎正偉  

【摘要】:納米壓痕力學測量技術具有操作靈活簡單、測量分辨力高、對樣品無損或微損等優(yōu)點,廣泛用于金屬、微機電系統(tǒng)、復合材料、生物材料、薄膜涂層等材料力學性能的測試。商用的納米壓痕儀的位移和載荷傳感器都存在測量誤差,壓頭面積函數(shù)和理論模型也會有所偏差,這些誤差都會導致測量準確度的下降,因此需要對商用的納米壓痕儀進行校準。 本文在位移因子已經(jīng)完成校準的基礎上,對納米壓痕儀的壓頭面積函數(shù)和載荷因子進行了校準,并對納米壓痕力學測量系統(tǒng)的硬度和折合模量的測量不確定度進行了評定。主要研究工作及結果如下: 1.玻式壓頭面積函數(shù)的校準與溯源。針對玻式壓頭由于制造精度和磨損鈍化所導致幾何形狀的偏差對納米壓痕力學測量的影響,采用兩種方法對玻式壓頭面積函數(shù)進行校準:一種是通過熔融石英標準樣塊測量的間接校準法,在該方法中首先校準機架柔度,然后在熔融石英上進行一系列不同壓入深度的壓痕實驗,最后通過迭代方法得出壓頭面積函數(shù)。另一種方法是基于原子力顯微鏡的直接校準法,在該方法采用了0.2Hz、0.5Hz和1Hz三種不同的掃描頻率對玻式壓頭尖端進行了掃描,通過擬合壓頭截面積與高度的關系得出與針尖高度直接對應的壓頭面積函數(shù)。將兩種校準方法測得的壓頭面積函數(shù)依次應用到熔融石英和聚碳酸酯兩種標準樣塊的壓痕驗證測試。壓痕實驗結果表明,在較淺壓入深度,基于掃描頻率為0.5Hz的直接校準法所測得標準樣塊的硬度值和折合模量值比間接方法測得的結果準確,在較大壓入深度,兩種校準方法的測量結果相差不大。 2.載荷因子的校準與溯源。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采用可溯源的標準砝碼校準納米壓痕儀的載荷因子時并沒有完全復現(xiàn)出壓頭與被測樣品的受力情況,為此采用FS-C130型微力值標準器對納米壓痕儀的載荷因子進行校準。通過校準實驗測得載荷因子的平均值為1.0131mV/mg,實驗標準偏差為0.0003mV/mg。將通過校準測得的壓頭面積函數(shù)和載荷因子同時應用到納米壓痕儀系統(tǒng)中,并在熔融石英標準樣塊上進行一系列不同深度的壓痕測試,最后與校準前的壓痕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壓痕測試結果表明,通過壓頭面積函數(shù)和載荷因子的校準后測得的結果比校準前測得的結果更接近熔融石英標準樣品的標稱值,驗證了校準后納米壓痕儀在測量準確度上有了明顯的提升。 3.納米壓痕儀不確定度的評定。通過分析得出納米壓痕儀產生不確定度的主要因素為載荷、位移、壓頭面積函數(shù)和接觸剛度。針對這些因素的分量不確定度分別進行計算(例如接觸零點、熱漂移、機架柔度、和噪音等不確定度)。最后對納米硬度和折合模量不確定度進行評定,得出納米硬度在95%的置信水平下的相對擴展不確定度為5.86%,折合模量在95%的置信水平下的相對擴展不確定度為2.94%。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H82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友文,王建華;MEMS技術現(xiàn)狀及應用[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03期

2 張海霞,張?zhí)┤A,郇勇;納米壓痕和劃痕法測定氧化硅薄膜材料的力學特性[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Z1期

3 袁巨龍;王志偉;文東輝;呂冰海;戴勇;;超精密加工現(xiàn)狀綜述[J];機械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4 司國斌;張艷;;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現(xiàn)代精密測量技術[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6年01期

5 白春禮;納米科技及其發(fā)展前景[J];科學通報;2001年02期

6 白柯;張?zhí)┤A;楊志鈺;宋凡;楊曉達;王夔;;牙齒的非各向同性、梯度分布和類金屬性力學行為[J];科學通報;2007年08期

7 張?zhí)┤A,楊業(yè)敏;納米硬度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J];力學進展;2002年03期

8 張?zhí)┤A,楊業(yè)敏,趙亞溥,白以龍;MEMS材料力學性能的測試技術[J];力學進展;2002年04期

9 江澤慧,余雁,費本華,任海青,張?zhí)┤A;納米壓痕技術測量管胞次生壁S_2層的縱向彈性模量和硬度[J];林業(yè)科學;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春華,張書香,劉威,尹衍升,師瑞霞;納米技術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研究進展[J];工程塑料應用;2002年12期

2 劉美華,王靜,王東愛;對壓痕硬度試驗方法的分析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05年07期

3 曹彬;;成都某吊車梁金屬夏比沖擊試驗檢測結果不確定度評定[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3期

4 胡珮忠;校準示波器測量不確定度的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藺菲;;三相電能計量標準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與驗證[J];安徽電力;2009年01期

6 劉學杰;馬琴芳;任元;;采用有限元仿真研究TiN和Ti-Si-N的力學性能特點[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7 張靜薇;;鉑熱電阻不確定度的評定[J];安徽化工;2010年05期

8 曹亞鵬;張嘯峰;李海廷;;變壓器油介質損耗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J];安徽科技;2012年06期

9 欒云霞;李偉國;陸安祥;馬智宏;潘立剛;;原子熒光光譜法同時測定土壤中的砷和汞[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2期

10 宋國明;;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樹學峰;;微焊點/Cu盤界面共合物IMC層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研究[A];塑性力學新進展——2011年全國塑性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馮江月;張玉星;;納米SiO_x-殼聚糖復合涂膜對黃冠梨保鮮效應的研究[A];梨科研與生產進展(五)[C];2011年

3 曹蘭;沈建榮;;測量不確定度在水質自動監(jiān)測儀器中的應用[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1年

4 婁明華;;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亞硝酸鹽氮的不確定度評定[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1年

5 陳月芳;陸素琴;;熱處理爐均勻性測試研究[A];江蘇省計量測試學術論文集(2011)[C];2011年

6 王海鋒;;M_(12)等級1000kg砝碼質量值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A];江蘇省計量測試學術論文集(2011)[C];2011年

7 林若蕓;余婉喬;;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線性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A];江蘇省計量測試學術論文集(2011)[C];2011年

8 霍宏;李小建;;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裝置的測試不確定度評定[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9 黃諾嘉;馬麗莎;;HPLC法測定水線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10 陸吟盈;許小攀;林道輝;;表面活性劑懸浮納米碳管在石英砂柱中的遷移性能及影響因素[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淑珍;基于白光干涉超精密表面形貌測量方法與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趙景霞;納米氧化鋅對海馬神經(jīng)元電生理特性的影響及對PC12細胞生物學效應的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陳常念;臥式螺旋管內臨界熱流密度特性及其流體;椒ㄑ芯縖D];山東大學;2010年

4 劉超;激光光熱驅動技術與微型光熱驅動機構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藺新麗;納米二氧化硅顆粒肺毒性及其相關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王超飛;黑斑側褶蛙和中華大蟾蜍的特征、功能、力學特性及其仿生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劍英;鋁合金彈性熨壓加工表面組織性能及工藝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羅寧;爆轟法合成碳包覆金屬納米材料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孫敏;Ga輔助生長一維納米結構的光、電、熱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喬力;耦合作用下線材結構力電性能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建軍;二維超聲無磨料拋光工藝參數(shù)優(yōu)選試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科;薄膜/基體系統(tǒng)三維壓痕實驗力學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孟耀武;軟脆晶體碲鋅鎘超精密磨拋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徐磊;不銹鋼閥芯的精密珩磨理論與技術[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宋同凱;強流脈沖離子束輻照WC-Ni硬質合金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劉婷;凝結水中微量汽輪機油的光催化降解及測定方法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于洪爽;居住建筑外窗氣密性現(xiàn)場檢測系統(tǒng)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余功成;納米壓痕法研究單根ZnS納米帶的光機械效應[D];湘潭大學;2010年

9 易鑫;功能陶瓷精密CMP拋光工藝參數(shù)決策優(yōu)化的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彭建;塊體非晶合金納米壓痕行為的表征及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建修,康仁科,郭東明;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制造中硅片化學機械拋光技術分析[J];半導體技術;2003年10期

2 駱紅云,焦紅,范猛,王立江;金剛石刀具與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劉光輝,亢春梅;MEMS技術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傳感器技術;2001年01期

4 張興,郝一龍,李志宏,王陽元;跨世紀的新技術——微機電系統(tǒng)(MEMS)[J];電子科技導報;1999年04期

5 劉世民,于棟利,田永君,何巨龍,李東春,陳世鎮(zhèn);用SACP技術研究ELID磨削后的單晶硅片表面變質層[J];電子顯微學報;1996年06期

6 李路明,王立鼎;MEMS研究的新進展——微型系統(tǒng)及其發(fā)展應用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1997年01期

7 張華,王文,龐媛媛;光學表面超精密加工技術[J];光學儀器;2003年03期

8 韓榮久,安貴生,劉要武,裴舒,梁榮,張云,吳校生,王立江;光學材料的淺低溫拋光方法[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1999年06期

9 滕燕,蓋玉先,董申;超精密磨削中的超硬砂輪修整技術[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00年01期

10 王志標,楊輝;超精密加工技術在新形勢下面臨的任務[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余雁;人工林杉木管胞的縱向力學性質及其主要影響因子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明海;王虎軍;孫磊;劉中海;;各向同性熱解石墨的納米壓痕試驗與有限元仿真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年12期

2 蔣銳;胡小方;許峰;伍小平;;納米壓痕數(shù)據(jù)分析的混合方法研究[J];機械強度;2009年05期

3 顧盛挺;鮑雨梅;柴國鐘;吳化平;;顆粒表面粗糙度對納米壓痕特性影響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4 劉美華;李鴻琦;王靜;王江宏;佟景偉;;納米壓痕測量精度的影響因素[J];機械工程材料;2008年08期

5 陳偉民,李敏,徐曉,王藝;納米壓痕儀接觸投影面積標定方法的研究[J];力學學報;2005年05期

6 胡宏玖;李達開;周沙溆;李潔;賀耀龍;;基于納米壓痕的線性黏彈材料模量的測試方法[J];潤滑與密封;2010年05期

7 周沙溆;胡宏玖;李潔;賀耀龍;李達開;;基于納米壓痕的線性黏彈材料泊松比的測試方法[J];潤滑與密封;2010年01期

8 戎俊梅;柴國鐘;郝偉娜;;基于納米壓痕技術及有限元模擬的薄膜力學性能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9 吳子景;吳曉京;盧茜;蔣賓;;Cu/Ta/SiO_2/Si薄膜在納米壓痕下的分層現(xiàn)象研究[J];半導體技術;2008年09期

10 盧茜;吳子景;吳曉京;Weidian Shen;蔣賓;;Cu/Ta/SiO_2/Si多層膜納米壓痕與壓痕下微觀結構的研究[J];電子顯微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慶生;劉志遠;李熙;;生物軟組織納米壓痕測試方法的最新進展[A];力學與工程應用[C];2012年

2 許明;胡永峰;劉明霞;黃平;徐可為;;金屬多層膜硬度基底效應的納米壓痕法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瑛;劉倩倩;;單晶鋁納米壓痕仿真及其實驗研究[A];第九屆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劉志遠;楊慶生;李衛(wèi)衛(wèi);高雪玉;;考慮基底效應的復合材料組分性能的納米壓痕原位測試技術[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復合材料力學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劉志遠;高雪玉;楊慶生;;納米壓痕法測定人血紅細胞的力學特性[A];北京力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于超;康國政;;納米壓痕的分子動力學模擬[A];四川省力學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郇勇;劉東旭;楊榮;張?zhí)┤A;;納米壓痕儀的載荷精度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振清;楊增杰;孟慶華;;含表面缺陷的單晶銅薄膜納米壓痕多尺度模擬[A];第七屆海峽兩岸工程力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濱;王春亮;楊力;沙菲;;納米壓痕試驗測量不確定度評定[A];第七屆全國MTS材料試驗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10 鄧旭輝;丁燕懷;尹久仁;張平;姜勇;;PMMA納米壓痕的黏彈性回復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露萌;雙晶材料納米壓痕初始塑性變形行為的跨尺度模擬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黎軍頑;納米壓痕過程的多尺度準連續(xù)介質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3 楊增杰;分離式擬質點方法的研究及納米壓痕多尺度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趙星;納米粒子并合、沉積和納米壓痕的計算模擬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5 馬增勝;納米壓痕法表征金屬薄膜材料的力學性能[D];湘潭大學;2011年

6 王華滔;準連續(xù)介質方法在晶體微觀變形多尺度模擬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林;材料樣品表面粗糙度對納米壓痕測試結果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蔡晶琦;單晶銅納米壓痕初始塑性變形行為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王春亮;納米壓痕試驗方法研究[D];機械科學研究總院;2007年

4 張忠立;基于表面凹型缺陷的納米壓痕多尺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米杰;原位納米壓痕/劃痕測試裝置的設計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史成利;壓頭與試件間垂直度誤差對納米壓痕/刻劃測試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7 黎正偉;納米壓痕儀的校準及不確定度評定[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8 黃勇力;用納米壓痕法表征薄膜的應力—應變關系[D];湘潭大學;2006年

9 項敏;基于納米壓痕和有限元仿真的TSV-Cu力學性能分析[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袁英堃;基于可調式拉伸—彎曲預載荷的原位納米壓痕測試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納米壓痕儀的校準及不確定度評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754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yiqiyibiao/22754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c87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