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活動星系光譜紅移自動測量方法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蓉;段福慶;劉三陽;吳福朝;;基于知識的紅移測量和譜線證認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1期
2 周虹,黃凌云,羅曼麗;一種基于Hough變換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分層類星體識別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蓉;段福慶;劉三陽;吳福朝;;基于知識的紅移測量和譜線證認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1期
2 劉蓉;段福慶;劉三陽;吳福朝;;基于均值漂移的自適應濾波及其在光譜信號處理中的應用[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2期
3 黃凌云,胡占義;一種基于PCA和Hough變換的類星體自動識別方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3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國峰;基于邊緣檢測和Hough變換的車牌定位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2 孫玉輝;高維數(shù)據(jù)挖掘在天體粗分類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7年
3 王飛;LAMOST光譜數(shù)據(jù)獲取與預處理方法的改進[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虹,黃凌云,羅曼麗;一種基于Hough變換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分層類星體識別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0年04期
2 段福慶,吳福朝,羅阿理,趙永恒;用于紅移測量的基于密度估計的模板匹配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5年11期
3 羅阿理,趙永恒;使用小波技術自動搜尋天體譜線[J];天體物理學報;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秋生,朱進,黃介浩,蘇洪鈞,吳國祥,廖新浩;二個新觀測到的紅外選賽弗特星系[J];天體物理學報;1995年02期
2 ;我國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147顆活動星系核[J];科技導報;1996年09期
3 吳江華,何香濤;第一對相互作用的窄線塞弗特 1星系(英文)[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4 劉繼英,黃永偉,馮興春;50個發(fā)射線天體的物端稜鏡光譜[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6年02期
5 盧炬甫;黑洞及其在天體物理中的作用(下)[J];大學物理;1994年07期
6 謝光中,鮑夢賢,盧汝為,郝鵬九,程福臻;NGC4051短時標光變的多波段同時性聯(lián)測[J];科學通報;1986年17期
7 張有宏;新近對耀變體 (Blazar)的X射線觀測(英文)[J];云南天文臺臺刊;2003年01期
8 錢善瑎;Blazar天體的快速射電變化和多頻率結構函數(shù)分析[J];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5年00期
9 王鋼;星系的IRAS顏色[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1年04期
10 段福慶,吳福朝,羅阿理,趙永恒;用于紅移測量的基于密度估計的模板匹配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5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肖婷;恒星形成星系的塵埃紅化和活動星系低質量端M-Sigma關系[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2 鄭振亞;深場中的高紅移星系和活動星系[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3 安濤;高光度活動星系核和暗弱銀心天體Sgr A~*的射電觀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4年
4 劉蓉;模式識別方法在天體光譜自動處理中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謝桂穎;OQ 208的射電致密結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5年
2 李化南;晚型旋渦星系的盤的顏色和顏色梯度[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5年
本文編號:287542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tianwen/287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