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情景中羽毛球運動員接殺球的眼動特征
【學位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G847
【部分圖文】:
圖 2 右場站位示意圖以 B 右半場殺球,8 個高水平的運動員進行接殺球。當發(fā)球者從 E 位置發(fā)球飛向 B1 方向的瞬間時,殺球者 B 移動到 B1 進行殺球,殺球方向分別為:簡單情景①殺直線到 C 處,每個被試者進行 8 次接殺球, 簡單情景②殺斜線到 D處,被試者進行 8 次接殺球;復雜情景殺不定點,殺 8 次,通過眼動儀記錄下數(shù)據(jù)。
圖 2 右場站位示意圖以 B 右半場殺球,8 個高水平的運動員進行接殺球。當發(fā)球者從 E 位置發(fā)球飛向 B1 方向的瞬間時,殺球者 B 移動到 B1 進行殺球,殺球方向分別為:簡單情景①殺直線到 C 處,每個被試者進行 8 次接殺球, 簡單情景②殺斜線到 D處,被試者進行 8 次接殺球;復雜情景殺不定點,殺 8 次,通過眼動儀記錄下數(shù)據(jù)。
圖 4 高水平組與普通大學生在直線、斜線、不定點殺球時不同興趣區(qū)平均注視次數(shù)圖 4 可以看出,無論是高水平組和低水平組普通大學生在接殺直線、斜線、不定點三種情景中,在羽毛球這個興趣區(qū)上的的平均注視次數(shù)都是最多。而對腿部的視覺搜索有明顯的區(qū)別,高水平組比低水平組普通大學生有更多的關注。高水平組在不同線路的接殺情景中,對球、上肢體和腿部的關注度較高,比較集中,而低水平組普通大學生在不同線路的接殺情景中,最主要是對球有更多的關注,在其他的興趣區(qū)平均注視次數(shù)比較分散。說明高水平組有豐富的比賽經(jīng)驗,對興趣有主次之分,從而對來球能快速進行判斷與抉擇,而低水平組普通大學生缺少比賽經(jīng)驗和盲目關注不同的部位,沒有快速搜索反應能力。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陽;李艾蘇;張少杰;張明;;微眼動的識別技術[J];心理科學進展;2017年01期
2 楊子京;李卓;王愛平;;結果呈現(xiàn)對決策過程影響的眼動模式[J];心理學探新;2017年04期
3 梁菲菲;王永勝;楊文;白學軍;;閱讀水平調(diào)節(jié)兒童閱讀眼動注視模式的發(fā)展:基于9~11歲兒童的證據(jù)[J];心理學報;2017年04期
4 楊勇濤;于淋;孫延林;;靜止眼動和動作表現(xiàn)關系的心理學機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5 陳勇;段肖玲;劉曉翠;;3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眼動分析儀臨床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年08期
6 黃濤;趙立影;;眼動技術在多媒體學習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年06期
7 靳慧斌;陳健;劉文輝;宋祥波;洪遠;;眼動指標在實時測量心理負荷中的應用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年30期
8 鄭茗;李進;;師范院校應屆畢業(yè)生應聘簡歷的眼動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年05期
9 王廣義;;的哥“四眼”王歌[J];廣西文學;2017年10期
10 王華容;;道路交通研究中眼動技術的應用與展望[J];交通醫(yī)學;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隋雪;學習困難生閱讀過程的眼動特征[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藝;面向路段交通沖突辨識的駕駛人眼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林敏;基于眼動信息的人機交互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4年
4 高迪;面向視覺計算的動態(tài)眼動跟蹤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年
5 李浩;基于眼動特征的小屏幕設備網(wǎng)頁內(nèi)容適配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6 童劍亮;雙相視覺脈沖反應與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動[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3年
7 張祖濤;基于采樣強跟蹤非線性濾波理論的駕駛員眼動跟蹤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8 孟春寧;人眼檢測與跟蹤的方法及應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9 盧萬譞;基于眼動跟蹤的網(wǎng)絡搜索行為分析與預測[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10 高裴裴;人眼驅(qū)動語音合成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澤輝;現(xiàn)實情景中羽毛球運動員接殺球的眼動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19年
2 黑曉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廣告效果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9年
3 李通博;基于眼電信號的眼球運動方向辨識方法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譚博仁;在線問診平臺中患者對醫(yī)生選擇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9年
5 劉丹丹;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眼動特征及診斷價值初步探究[D];廈門大學;2017年
6 袁月;基于眼動數(shù)據(jù)的小學生注意力特點及提升[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9年
7 王小霞;在線測試中學習者眼動行為分析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何豪;基于實時頭眼動交互的用戶行為預測與情感計算[D];廈門大學;2018年
9 丁曉娟;融合EOG與視頻的掃視眼動信號識別及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10 馮京浩;基于眼動追蹤視頻的實時情感識別系統(tǒng)[D];南京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8467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88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