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教學行動研究抽樣技術的三大基礎
發(fā)布時間:2020-12-19 15:56
在教學行動研究方法論體系中,抽樣關涉行動研究的學術性,日益受到重視。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推動著智能技術與行動研究及其抽樣方法的深層融合。文章集中闡釋教學行動研究的抽樣技術進化基礎、概念基礎和意義基礎。進化軌跡表現(xiàn)為,從方便抽樣到多元取樣、從人類樣本到經驗樣本,昭示教學行動研究抽樣技術超越研究條件局限性,向科學性和智能化演變;在概念上,理論先行和實踐關懷是教學行動研究抽樣技術的本質特征,人工智能技術的變革和解決學術合法性危機的需要是其發(fā)展動力,符合學校倫理規(guī)定和切實保護師生權益是其實施原則;而明晰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據(jù)以開展研究設計和抽樣分析,則是教學行動研究的意義基礎。
【文章來源】:電化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選擇題(按鈕)
2018年第11期(總第307期)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生活經驗成為研究對象的重要性,以及精確采集和辨別人類生活經驗的可能性。因此,教學行動研究引入了心理學的經驗抽樣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簡稱ESM),改變以往僅以“人”為樣本的取樣。1.經驗抽樣的歷史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一定的趨勢和方向。其合理性以一種潛在的力量,將研究方法引向某一方向。ESM產生的深層原因在于,當時的觀察法、日記法和心理測量法不能完全洞察常人外在經驗表現(xiàn)之下的內在心理活動。社會心理學之父、行動研究鼻祖勒溫(Lewin,K.)認為,理解人的思維行為模式,先要研究人的心智活動。隨后,其追隨者基于行為主義理論開發(fā)了觀察法。該法較為嚴謹,但它只能記錄人的外顯行為,而無法在不干擾研究對象的情況下,收集有關他們隱蔽生活的資料。為此,針對這一難題,研究者逆向開發(fā)了日志法,希冀使研究方法從他人觀察和記錄向自主回憶和撰寫轉變。但是,由于霍桑效應和記憶延遲,研究對象無法如實撰寫日志。這樣,研究者同樣無法考察他們對不同生活體驗的深層思考。后來,人格研究的發(fā)展,促使研究者采用心理測量法(問卷和訪談)來評估個體的思維感受。但研究繼續(xù)指出,人們不擅長建構事后經驗,依賴回憶的測量法生態(tài)效度較低。從觀察法到日記法再到問卷法和訪談法,研究的客觀性逐步得到提升,然而,探視人類心智活動的問題仍未在方法層面得到突破。心理學從研究個體穩(wěn)定特征轉向研究情境影響主觀體驗的趨勢,孕育著破解這一僵局的新進路。最終,布蘭茲塔特(Brandst覿tter,H.)通過整合具有生態(tài)效度的日志法和具有嚴謹性的心理測量法提出了ESM。雖然ESM不是萬能鑰匙,但它通過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及時獲取關于個體外顯行為及其當下心理活動的數(shù)據(jù)
捍笱У母ゼ?嵫橇?肆俅殘睦硌?钅吭擻?“生態(tài)瞬時評估法”(EcologicalMomentaryAssessment),收集女大學生的情緒和思維行為樣本,以此調查她們每日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yī)學院的兒科醫(yī)生為腦顱損傷兒童提供智能移動設備,使兒童隨時隨地匯報身體情況。醫(yī)生依據(jù)這些樣本,觀察兒童腦震蕩情況,以及這些癥狀與兒童認知和身體運動之間的關系。日前,P.I.E.L.和LifeData已被世界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采用,比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悉尼大學等[12]。圖1選擇題(按鈕)圖2程度等級(滑動條)圖3主觀題(文本框輸入)圖4抽樣結果輸出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元智能視域中的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及教育應用[J]. 陳維維. 電化教育研究. 2018(07)
[2]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現(xiàn)狀分析、典型特征與發(fā)展趨勢[J]. 梁迎麗,劉陳. 中國電化教育. 2018(03)
[3]“互聯(lián)網+”時代行動研究的知識建構法[J]. 陳思宇,黃甫全,曾文婕. 中國電化教育. 2017(01)
[4]個案研究的分類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應用現(xiàn)狀評析[J]. 鐘柏昌,黃純國.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5(02)
[5]個案研究的意義和限度——基于知識的增長[J]. 王富偉. 社會學研究. 2012(05)
[6]當代行動研究的自由轉身:走向整體主義[J]. 黃甫全,左璜. 教育學報. 2012(01)
[7]英國教育研究倫理的規(guī)范和實踐及對我國教育研究的啟示[J]. 文雯. 外國教育研究. 2011(08)
[8]中國社會調查中的研究倫理:方法論層次的反思[J]. 黃盈盈,潘綏銘. 中國社會科學. 2009(02)
[9]關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J]. 張劍平. 電化教育研究. 2003(01)
本文編號:2926176
【文章來源】:電化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選擇題(按鈕)
2018年第11期(總第307期)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生活經驗成為研究對象的重要性,以及精確采集和辨別人類生活經驗的可能性。因此,教學行動研究引入了心理學的經驗抽樣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簡稱ESM),改變以往僅以“人”為樣本的取樣。1.經驗抽樣的歷史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一定的趨勢和方向。其合理性以一種潛在的力量,將研究方法引向某一方向。ESM產生的深層原因在于,當時的觀察法、日記法和心理測量法不能完全洞察常人外在經驗表現(xiàn)之下的內在心理活動。社會心理學之父、行動研究鼻祖勒溫(Lewin,K.)認為,理解人的思維行為模式,先要研究人的心智活動。隨后,其追隨者基于行為主義理論開發(fā)了觀察法。該法較為嚴謹,但它只能記錄人的外顯行為,而無法在不干擾研究對象的情況下,收集有關他們隱蔽生活的資料。為此,針對這一難題,研究者逆向開發(fā)了日志法,希冀使研究方法從他人觀察和記錄向自主回憶和撰寫轉變。但是,由于霍桑效應和記憶延遲,研究對象無法如實撰寫日志。這樣,研究者同樣無法考察他們對不同生活體驗的深層思考。后來,人格研究的發(fā)展,促使研究者采用心理測量法(問卷和訪談)來評估個體的思維感受。但研究繼續(xù)指出,人們不擅長建構事后經驗,依賴回憶的測量法生態(tài)效度較低。從觀察法到日記法再到問卷法和訪談法,研究的客觀性逐步得到提升,然而,探視人類心智活動的問題仍未在方法層面得到突破。心理學從研究個體穩(wěn)定特征轉向研究情境影響主觀體驗的趨勢,孕育著破解這一僵局的新進路。最終,布蘭茲塔特(Brandst覿tter,H.)通過整合具有生態(tài)效度的日志法和具有嚴謹性的心理測量法提出了ESM。雖然ESM不是萬能鑰匙,但它通過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及時獲取關于個體外顯行為及其當下心理活動的數(shù)據(jù)
捍笱У母ゼ?嵫橇?肆俅殘睦硌?钅吭擻?“生態(tài)瞬時評估法”(EcologicalMomentaryAssessment),收集女大學生的情緒和思維行為樣本,以此調查她們每日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yī)學院的兒科醫(yī)生為腦顱損傷兒童提供智能移動設備,使兒童隨時隨地匯報身體情況。醫(yī)生依據(jù)這些樣本,觀察兒童腦震蕩情況,以及這些癥狀與兒童認知和身體運動之間的關系。日前,P.I.E.L.和LifeData已被世界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采用,比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悉尼大學等[12]。圖1選擇題(按鈕)圖2程度等級(滑動條)圖3主觀題(文本框輸入)圖4抽樣結果輸出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元智能視域中的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及教育應用[J]. 陳維維. 電化教育研究. 2018(07)
[2]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現(xiàn)狀分析、典型特征與發(fā)展趨勢[J]. 梁迎麗,劉陳. 中國電化教育. 2018(03)
[3]“互聯(lián)網+”時代行動研究的知識建構法[J]. 陳思宇,黃甫全,曾文婕. 中國電化教育. 2017(01)
[4]個案研究的分類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應用現(xiàn)狀評析[J]. 鐘柏昌,黃純國.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5(02)
[5]個案研究的意義和限度——基于知識的增長[J]. 王富偉. 社會學研究. 2012(05)
[6]當代行動研究的自由轉身:走向整體主義[J]. 黃甫全,左璜. 教育學報. 2012(01)
[7]英國教育研究倫理的規(guī)范和實踐及對我國教育研究的啟示[J]. 文雯. 外國教育研究. 2011(08)
[8]中國社會調查中的研究倫理:方法論層次的反思[J]. 黃盈盈,潘綏銘. 中國社會科學. 2009(02)
[9]關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J]. 張劍平. 電化教育研究. 2003(01)
本文編號:292617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2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