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量刑模擬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22:03
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在定罪的基礎上,依法確定對犯罪人是否判處刑罰、判處何種刑罰以及判處多種刑罰,并決定所判刑罰是否立即執(zhí)行的審判活動。~1由于量刑方法的缺失,使得法官在進行自由裁量時只能依靠自身的經驗對案件進行裁量,不可避免的導致了量刑偏差和量刑失衡。鑒于此,本文期望通過構建一個開放式的基本量刑結構,規(guī)范法官在量刑過程中對多情節(jié)復雜案件的處理。同時最大程度保留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并將法官的量刑過程以一種能夠看得見的方式得以展現(xiàn),以增強民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全文共約32000字,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了量刑技術所處的困境以及人工智能的興起。由于缺少一個切實可行的量刑方案,“估堆”式量刑長期占據量刑方法的主導地位。由此帶來的“同案不同判”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人工智能技術迅速崛起,及其與量刑技術的融合,為我們帶來了一次重新審視量刑技術的機會。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人工智能與量刑結合的一些實例,總結之前的經驗,分析了前期存在的量刑機械化、技術定位不明確、量化方式不科學等問題。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形式的實例,為我們開創(chuàng)了量刑模擬的基本思路。第三部分主要講述一種修正的量刑方案,該量刑方案的設計以對主觀罪過...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樣本盜竊罪盜竊金額分布比例圖15%三萬元以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智慧司法:實現(xiàn)司法公正的新路徑及其局限[J]. 馮姣,胡銘. 浙江社會科學. 2018(06)
[2]司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開發(fā)的技術障礙[J]. 王祿生. 中國法律評論. 2018(02)
[3]量刑改革中“機械正義”之糾正——兼論人工智能運用的邊界及前景[J]. 倪震. 江西社會科學. 2018(02)
[4]“智慧法院”讓司法更公正、更高效[J]. 湯維建. 人民論壇. 2017(04)
[5]深度強化學習綜述[J]. 劉全,翟建偉,章宗長,鐘珊,周倩,章鵬,徐進. 計算機學報. 2018(01)
[6]基于法官集體經驗的量刑預測研究[J]. 白建軍. 法學研究. 2016(06)
[7]定罪與量刑證明一分為二論[J]. 呂澤華. 中國法學. 2015(06)
[8]中國量刑規(guī)范化之十年檢討與展望[J]. 石經海,嚴海杰.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5(04)
[9]量刑的價值判斷與公正量刑的途徑[J]. 彭文華. 現(xiàn)代法學. 2015(02)
[10]大數據對法學研究的些許影響[J]. 白建軍. 中外法學. 2015(01)
博士論文
[1]規(guī)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 白云飛.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數罪視野下的刑罰差異性研究[D]. 史天宇.山東大學 2018
[2]基于深度學習的司法智能研究[D]. 鄧文超.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3]盜竊罪量刑實務若干問題研究[D]. 鄭濟慈.西南政法大學 2010
[4]論人身危險性及其對量刑的影響[D]. 劉煥奇.中國政法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03965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樣本盜竊罪盜竊金額分布比例圖15%三萬元以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智慧司法:實現(xiàn)司法公正的新路徑及其局限[J]. 馮姣,胡銘. 浙江社會科學. 2018(06)
[2]司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開發(fā)的技術障礙[J]. 王祿生. 中國法律評論. 2018(02)
[3]量刑改革中“機械正義”之糾正——兼論人工智能運用的邊界及前景[J]. 倪震. 江西社會科學. 2018(02)
[4]“智慧法院”讓司法更公正、更高效[J]. 湯維建. 人民論壇. 2017(04)
[5]深度強化學習綜述[J]. 劉全,翟建偉,章宗長,鐘珊,周倩,章鵬,徐進. 計算機學報. 2018(01)
[6]基于法官集體經驗的量刑預測研究[J]. 白建軍. 法學研究. 2016(06)
[7]定罪與量刑證明一分為二論[J]. 呂澤華. 中國法學. 2015(06)
[8]中國量刑規(guī)范化之十年檢討與展望[J]. 石經海,嚴海杰.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5(04)
[9]量刑的價值判斷與公正量刑的途徑[J]. 彭文華. 現(xiàn)代法學. 2015(02)
[10]大數據對法學研究的些許影響[J]. 白建軍. 中外法學. 2015(01)
博士論文
[1]規(guī)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 白云飛.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數罪視野下的刑罰差異性研究[D]. 史天宇.山東大學 2018
[2]基于深度學習的司法智能研究[D]. 鄧文超.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3]盜竊罪量刑實務若干問題研究[D]. 鄭濟慈.西南政法大學 2010
[4]論人身危險性及其對量刑的影響[D]. 劉煥奇.中國政法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0396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0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