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IAA)產生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物炭負載菌株的研究
【學位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156.2
【部分圖文】:
從大田種植大豆初期添加生物炭,到大豆成熟期四個月后,土壤中細菌群落??結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聚類分析結果看出在根際和非根際土壤中添加和不添加??生物炭處理細菌群落結構明顯是不同的(圖3.3a)。同時,在不基于豐度信息的??UUFPcoAs的結果中,前兩個主成分因素解釋了微生物群落結構37.19%的變量。??添加和不添加生物炭處理的細菌群落結構在第一主成分因素上分開,根際和非根??際土壤在第二主成分因素上分開(圖3.3b)。在基于豐度信息WUFPcoAs的結果??中,前兩個主成分因素總共解釋了?73.54%的變量,表明不同處理下細菌群落結??構之間的差異同樣非常明顯(圖3.3c)。??以上結果說明,生物炭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有顯著影響,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Nielsen?et?al.,?2014;?Dai?et?al.,?2016)。在種植甜玉米的土壌中,與傳統施肥??處理相比
在根際和非根際土壤中細菌對生物炭的響應是不同的(Daietal.,2016),在??本研究中主要表現在:第一,根際響應的細菌種類和非根際響應的細菌種類不同,??在生物炭處理的根際土壌中£7似戶/訓c如??和門水平的絕對豐度發(fā)生顯著增多,而在非根際土??壤中生物炭處理只對門水平的絕對豐度產生了顯著變化(圖3.4)。??同樣,Zhang等(2017)的研究中生物炭的處理下也有幾種細菌的豐度在根際土??壌中顯著增多(比如:尸紀r/a,?也kc化r/a和??Kerrwraw/cro6/a)。第二,根際土壤中有響應的微生物的種類數目比非根際土壤中??多(圖3.4,圖3.5,表3.1),表明根際土壤中細菌對生物炭的響應比非根際明顯。??某些有響應的細菌常常和養(yǎng)分循環(huán)有關,例如,科水平的辦的絕??對豐度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表3.1),并且5m辦是與碳、氮循環(huán)有關的??39??
生物炭能夠提高土壤的pH,與此同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也會??發(fā)生改變(Taketanietal.,2013)。在本實驗中,細菌群落結構的變化與土壤和植??物指標也有明顯的相關性(圖3.6)。冗余分析(RDA)前兩個環(huán)境因子總共解釋??了土壤細菌群落結構變化原因的70.48%。其中,含水量指標與RDA1軸夾角最??小,成顯著正相關,RDA1解釋了土壤細菌群落結構變化原因的49.93%。根生物??量、有效鉀和可溶性有機碳與RDA2軸的夾角較小,呈顯著正相關,RDA2解釋??了總的變化率的20.55%?(圖3.6a)。典型相關分析(VPA)用來計算土壤理化因??子和生物量對細菌群落結構變化的解釋量(圖3.6b)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蔭芬;藍李橋;張孝吉;劉伊犁;;快中子輻照抗菌素產生菌誘變育種的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3年01期
2 濮元洪;;L—賴氨酸產生菌13—24的選育[J];發(fā)酵科技通訊;1985年Z1期
3 徐生林,常淑玲,龍通斌;抗生素83-388產生菌的鑒定[J];抗生素;1986年02期
4 普為民,陶元器,丁驊孫;核酸P_1酶產生菌選育及其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5 徐海,錢衛(wèi),徐慧;肌苷產生菌中降低核苷水解酶的研究[J];生物技術;1996年05期
6 張清文,張素琴,劉海洲;多糖產生菌T與β-胡蘿卜素產生菌C_(1-B)的融合研究[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1999年02期
7 吳振倡;快中子輻射在抗生素產生菌育種上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1981年04期
8 唐福生,張培靈,張蔭芬;快中子輻射處理卡那霉素產生菌[J];微生物學通報;1983年04期
9 馬向東,馬立新,薛征峰,周俊初;一種鑒定α-淀粉酶活性及其產生菌的新方法[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10 岳曉婧;戴玲;沈業(yè)壽;;右旋糖酐酶產生菌的篩選及分類鑒定[J];生物學雜志;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樹;ε-聚賴氨酸產生菌的篩選、育種及發(fā)酵研究[D];江南大學;2013年
2 謝寶恩;巴西固氮螺菌與吲哚乙酸(IAA)合成有關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王春燕;冠菌素產生菌篩選及工程菌構建[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瑞;吲哚乙酸(IAA)產生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物炭負載菌株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8年
2 劉麗;烯丙基羥化酶產生菌的篩選及其生物轉化制備1α-羥基維生素D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3 李承鈺;黃霉菌素產生菌的誘變選育與發(fā)酵工藝的調控分析[D];天津大學;2011年
4 戴劍漉;埃莎霉素產生菌的分子育種及其分類的初步鑒定[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4年
5 林亞蒙;鋁脅迫誘導的小麥蘋果酸分泌信號轉導通路中IAA及MAPKs響應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郭冠男;牡丹內源酚類物質與IAA反應產物生物活性初探[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秦艷飛;那西肽產生菌的選育和發(fā)酵條件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1年
8 王明;多拉菌素產生菌S.avermitilis NEAU 1069產物的分離及表征[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盧彥梅;γ-氨基丁酸產生菌的選育及發(fā)酵工藝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10 寧倩;IAA對水稻苗期生理特性和N、P養(yǎng)分吸收利用的影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9219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nykj/289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