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質景自適應控制方法及支持系統(tǒng)研究
本文選題:復雜機械產品 + 裝配質量自適應控制; 參考:《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博士論文
【摘要】:復雜機械產品的整機性能是由設計、制造和裝配三個環(huán)節(jié)共同保證,為了保障產品在服役過程中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不僅要求產品在設計與制造環(huán)節(jié)中要嚴格保證各功能部件具有良好的設計與制造質量,更重要的是在裝配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各功能部件高精度、高穩(wěn)定性與高效率裝配的基礎上進一步保證產品具有最優(yōu)的整體性能。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伴隨著物料流、信息流和誤差流,各質量控制點間存在著不確定、非線性、動態(tài)的相互影響關系,裝配缺陷會伴隨著在制品向下游工序傳遞、累積和放大,導致產品裝配質量具有較大的波動,從而嚴重影響最終產品的裝配質量和成本。由此可見,裝配質量控制不僅需要滿足裝配工藝規(guī)范,而且還需考慮裝配過程上下游工序和質量控制點之間的相關關系,從系統(tǒng)層面出發(fā)進行裝配質量控制,實現(xiàn)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質量自適應控制,對降低產品裝配過程質量波動和提高產品裝配質量穩(wěn)定性與裝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面向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在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生產的背景下,考慮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的特點與生產質量控制的需求,旨在實現(xiàn)裝配過程質量自適應控制,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將數據分析與模型驅動的研究思想相結合,將傳統(tǒng)的產品質量控制研究轉為產品制造過程質量控制研究,將傳統(tǒng)的尺寸類質量特性的研究推廣到非尺寸類質量特性的研究,將開環(huán)的質量控制發(fā)展為自適應的閉環(huán)質量控制,將定性的質量控制研究延伸至定性和定量有機結合的質量控制研究,以質量控制點間的相關性研究為基礎,結合裝配質量控制點的控制閾優(yōu)化和質量門控制方法,最后構建了裝配質量自適應控制系統(tǒng),為提高復雜機械產品裝配性能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支撐。論文的研究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如下:1)在研究產品裝配過程特點的基礎上,基于Copula理論構建質量控制點之間的相關性模型,實現(xiàn)質量控制點之間相關性的定量表達,為進一步探索裝配質量自適應控制提供研究基礎。2)以質量控制點間的相關性模型為基礎,基于互信息理論構建了產品裝配穩(wěn)定性測度模型。然后從裝配的經濟性角度,建立了裝配成本-控制閡模型。為同時滿足產品裝配穩(wěn)定性和經濟性的目標,基于博弈理論,將穩(wěn)定性和成本要素轉為博弈決策主體,最終獲得最優(yōu)的質量控制閾。3)建立了基于PSO-BP神經網絡的裝配性能預測模型,研究了動態(tài)工序能力分析技術,探索了基于機器視覺的裝配缺陷檢測技術,最后基于分層推理的專家知識系統(tǒng)形成了裝配過程質量門控制方法。4)結合上述理論方法,在虛擬網絡——物理實體系統(tǒng)基礎上,開發(fā)了一套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質量自適應控制系統(tǒng),為數字化、網絡化生產模式下穩(wěn)定、高效的裝配提供理論方法和技術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assembly , 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mplicated mechanical products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chnology of dynamic 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 , explores the assembly defect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 and finally forms the assembly process quality door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expert knowledge system of layered reasoning . 4 ) Based on the virtual network _ physical entity system , a set of quality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complex machinery is developed ,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method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table and efficient assembly of digital and networked production mode .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振濤;;裝配過程中零部件的清洗和清理[J];輕工科技;2012年09期
2 徐孝峰;新型黑色揗層——黑抺[J];上海機械;1965年02期
3 朱怡心;喬立紅;Nabil Anwer;;基于本體的裝配過程幾何仿真框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3年05期
4 張根保;錢寶明;柳劍;李冬英;彭露;;基于灰色廣義隨機Petri網的產品裝配過程可靠性建模與分析[J];中國機械工程;2014年11期
5 萬峰;劉檢華;寧汝新;莊存波;;面向復雜產品裝配過程的可視化生產調度技術[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3年04期
6 王雪平;蔣增強;葛茂根;扈靜;;裝配過程資源的CPN建模與仿真技術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7 侯延星;劉春時;馬云鵬;侯春華;;如何在裝配過程中提高大型高速精密臥床的精度[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1年01期
8 李章錦;劉檢華;唐承統(tǒng);莊存波;;面向復雜產品離散裝配過程的電子看板系統(tǒng)實現(xiàn)與應用[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4年02期
9 曾汝堂;EBS產品生產中的擠壓裝配過程及其控制[J];汽車研究與開發(fā);2004年08期
10 尚煒;寧汝新;劉檢華;王志斌;;復雜機電產品中的柔性線纜裝配過程仿真技術[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呂希勝;史海波;尚文利;;基于事件驅動的離散裝配過程建模方法研究[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唐興;;加工及裝配過程中炸藥部件聲發(fā)射特性的在線監(jiān)測[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9年版)[C];2010年
3 王冠軍;楊玉峰;南善嶺;徐建霞;李銀海;呂廣偉;;淺析產品裝配過程工裝設計[A];第四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姒靜 牛巍立;玩轉鉚槍[N];中國航空報;2010年
2 特約記者 張磊 通訊員 邵佳紅;大師獻計“好操作” 提升質量辦法多[N];中國航天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小巧;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質景自適應控制方法及支持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雪平;面向裝配過程的制造資源可視化管理技術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鐘岳昕;機械產品裝配過程在制品跟蹤及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曹立峰;泵的裝配過程評價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2年
4 費逸超;復雜機電產品裝配過程生產任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D];重慶大學;2013年
5 孫迪;面向發(fā)動機機加工/裝配過程的質量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鳳俊杰;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動態(tài)監(jiān)測與控制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王少明;再制造復雜機械產品裝配過程在線質量監(jiān)測與診斷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蔣琴仙;數字化產品基本裝配過程及關鍵匹配要素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9 孫雪嬌;基于SPC的裝配過程質量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10 羅玉良;裝配過程質量管理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D];中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42128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jinshugongy/184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