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某鈾礦堆浸尾礦—水相互作用污染物遷移規(guī)律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13 00:19
鈾尾礦是礦石中的鈾被提取后的貧化礦石。鈾尾礦中大部分鈾已被提取(鈾的提取率為65%-95%),但是仍有部分鈾殘留在尾礦中,而且尾礦中還含有其它放射性核素(如226Th、226Ra)。鈾礦山在開發(fā)和冶煉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尾礦堆置在地表,由于尾礦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較高,且大多具有較長的半衰期,經(jīng)過長期風化和雨水作用,核素會遷移至周圍的環(huán)境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破壞,構(gòu)成了鈾礦山長期的放射性危害。因此,探究鈾尾礦庫中污染物的釋放規(guī)律,并分析其釋放動力學特征,為鈾尾礦庫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對庫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具有積極意義。 本文以廣東北部某鈾礦堆浸尾礦為研究對象,采用實驗室模擬研究,探討尾礦—水相互作用污染物釋放規(guī)律,并分析尾礦釋放動力學特征。通過實驗得到以下結(jié)論: 1、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尾礦與水相互作用過程中可釋放大量的H+、U、SO42-等污染物。 2、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浸泡液酸度逐漸增大、污染物的累積釋放量逐漸增加;在浸泡15d后,酸度達到最大,pH值為3.30;早期污染物釋放速度很快,后期釋放速度顯著減慢。 3、尾礦粒徑越小,污染物的溶出濃度越高。污染物釋放速度和濃度隨尾礦粒度減小而增大...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72102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4-1尾礦粒度對U和SO42-釋放濃度的影響
礦均有較高的U、SO42-釋放進入水中。反應(yīng)0.5小時水中U濃度15mg/L,SO42-濃度為2.81-4.37g/L;反應(yīng)1200小時后U濃度為117-143-濃度為3.43-4.37mg/L。在相同反應(yīng)時間下,U和SO42-的釋放速度隨尾小而增大,....
本文編號:397210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9721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