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溫煤焦油基炭微球的制備
發(fā)布時間:2024-03-18 20:33
通過餾分切割、溫和加氫相結合對中低溫煤焦油進行精制處理,精制后的原料采用分級熱聚制備中間相炭微球。考察了精制處理條件對原料性質、中間相炭微球宏觀外貌及微晶結構的影響。采用FTIR、GC-MS、族組成、元素分析對原料進行表征,采用SEM、XRD對中間相炭微球進行表征。結果表明:中低溫煤焦油中300~430℃餾分油是制備中間相炭微球的較佳餾分。300~430℃餾分油中正庚烷可溶物(HS)質量分數(shù)高達84.76%,吡啶不溶物(PI)質量分數(shù)低至0.23%,雜原子含量低,芳烴化合物的環(huán)數(shù)為2~4環(huán)。300~430℃餾分油在TH=350℃、p=8MPa、t=1.5h、劑油比1∶40 (質量比)的條件下溫和加氫得到的精制原料,經420℃熱聚6h得制備的中間相炭微球宏觀外貌、微晶結構較好。中低溫煤焦油基炭微球的粒徑范圍為5~15μm,小球表面光滑,微觀結構為地球儀型,經1450℃高溫煅燒后,石墨化度達到12.33%。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31782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圖2分級熱聚升溫程序
(3)中間相炭微球制備取150g左右精制原料置于0.3L磁力驅動反應釜中進行分級熱聚反應,升溫程序見圖2,反應結束后取出熱聚產物。采用吡啶對熱聚產物進行索氏抽提,索氏抽提得到的PI用無水乙醇清洗后置于烘箱中于150℃干燥12h,得到中間相炭微球。2實驗結果與討論
圖34種油品族組成分析結果
(1)族組成分析對中低溫煤焦油及不同餾分段進行族組成分析,圖3為4種油品族組成分析結果。從圖3可知:中低溫煤焦油全餾分族組成中主要HS,PI含量較少。與全餾分相比,重質餾分段(>300℃軟瀝青)中HI-TS含量較高,而輕質餾分段(200~400℃)和中質餾分段(300~430℃)....
圖5加氫前后餾分油紅外譜圖
(2)紅外分析對不同加氫溫度條件下的加氫產物進行紅外分析,圖5為加氫前后餾分油紅外譜圖。由圖5可知:隨著加氫溫度升高,加氫產物在3400cm-1附近吸收峰強度逐漸減弱,峰型趨于水平,說明加氫溫度越高,含氧化合物含量逐漸減小。加氫產物在1240cm-1處酚的伸縮吸收峰強度也明顯弱于....
圖8不同加氫溫度條件下的加氫產物制備的中間相炭微球(煅燒后)SEM結果
圖7不同加氫溫度條件下的加氫產物制備的中間相炭微球SEM結果(4)中間相炭微球微晶結構分析圖9為不同加氫溫度條件下的加氫產物制備的中間相炭微球(煅燒后)XRD譜圖,5種炭化后的中間相炭微球在2θ≈26°處均出現(xiàn)一個尖銳的(002)面衍射峰,說明經炭化后的中間相炭微球具有一定的石....
本文編號:393178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huagong/393178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