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知識對信用卡創(chuàng)新擴散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6-03 00:59
我國的信用卡市場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經過從1985年中國內地第一張信用卡至上世紀的起步發(fā)展期,到這個世紀前10年的高速發(fā)展期,我國信用卡市場從開始的發(fā)卡量小、缺乏行業(yè)相關政策的支持、缺乏行業(yè)競爭,以及信用卡業(yè)務模式比較單一的情況,發(fā)展到近年來,信用卡的發(fā)卡量增長迅速、產業(yè)政策不斷明晰、銀聯的成立,以及隨著外資銀行進入行業(yè)競爭不斷加劇。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雖然近年來我國信用卡市場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但是根據《2010中國信用卡用戶使用行為報告——基于騰訊網網民的研究》顯示,我國信用卡的激活率和使用率都還比較低,被調查者中認為信用卡是最好的支付方式的比例僅僅為33.2%。各個銀行圈地式的大量發(fā)行信用卡,卻沒有相對應的開卡用卡率,從而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 針對我國目前信用卡使用率比較低的這一問題,本文從消費者知識的角度,結合產品創(chuàng)新擴散屬性與科技接受模型,對不斷翻新的信用卡的市場擴散進行研究,討論消費者對信用卡的認識程度與熟悉程度,即消費者知識在消費者對信用卡創(chuàng)新屬性的感知程度對信用卡的使用意愿的影響過程中的作用,并且更深入地剖析消費者信用卡使用意愿的根本驅動因素,為提高其消費者信用卡使...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言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義 2. 相關文獻回顧
2.1 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
2.2 科技接受行為理論與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結合運用的研究
2.2.1 科技接受行為理論相關文獻綜述
2.2.2 科技接受模型與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結合運用的相關研究
2.3 消費者知識 3. 研究模型與假設
3.1 研究模型
3.2 變量以及其定義
3.3 研究假設
3.3.1 產品的創(chuàng)新屬性感知與使用意愿
3.3.2 消費者知識對創(chuàng)新屬性與使用意愿間關系的影響 4. 研究設計
4.1 實驗設計
4.2 實驗程序
4.3 問卷設計
4.4 實驗被試
4.5 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5. 研究分析
5.1 問卷分析
5.2 實驗效果檢驗
5.3 假設檢驗
5.3.1 實驗一
5.3.2 實驗二 6. 結論
6.1 結論分析
6.1.1 創(chuàng)新屬性與使用意愿間的關系
6.1.2 消費者知識對創(chuàng)新屬性感知與使用意愿間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6.2 建議
6.3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6.4 不足之處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致謝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目錄
本文編號:3987932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言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義 2. 相關文獻回顧
2.1 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
2.2 科技接受行為理論與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結合運用的研究
2.2.1 科技接受行為理論相關文獻綜述
2.2.2 科技接受模型與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結合運用的相關研究
2.3 消費者知識 3. 研究模型與假設
3.1 研究模型
3.2 變量以及其定義
3.3 研究假設
3.3.1 產品的創(chuàng)新屬性感知與使用意愿
3.3.2 消費者知識對創(chuàng)新屬性與使用意愿間關系的影響 4. 研究設計
4.1 實驗設計
4.2 實驗程序
4.3 問卷設計
4.4 實驗被試
4.5 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5. 研究分析
5.1 問卷分析
5.2 實驗效果檢驗
5.3 假設檢驗
5.3.1 實驗一
5.3.2 實驗二 6. 結論
6.1 結論分析
6.1.1 創(chuàng)新屬性與使用意愿間的關系
6.1.2 消費者知識對創(chuàng)新屬性感知與使用意愿間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6.2 建議
6.3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6.4 不足之處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致謝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目錄
本文編號:398793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98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