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fā)展、政府干預與資本配置效率——基于中國1978-2013年的經驗分析
本文選題:資本配置效率 + 金融發(fā)展; 參考:《上海經濟研究》2015年10期
【摘要】:該文從制度變遷的視角,厘清了金融發(fā)展和政府干預影響資本配置效率的內在機制,并進行了實證檢驗。首先,根據(jù)中國1978-2013年的省際數(shù)據(jù),采用Wurgler(2000)模型測算了中國整體的資本配置效率。結果發(fā)現(xiàn),以1994年分稅制改革為界,中國資本配置效率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結構性特點,且波動較大。其次,該文還構建了非國有企業(yè)信貸額占GDP比重等金融發(fā)展指標對上述結論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表明,在1994年以前,中國政府干預金融的力度較弱,主要通過財政支出對市場化的資本配置造成擠出,金融發(fā)展對資本配置效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在1994年以后,中國政府干預金融的力度加強,金融發(fā)展對資本配置效率呈現(xiàn)弱的正向影響,其中,地方政府對金融體系的干預是導致資本配置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合理的財政體制和官員考察晉升制度是發(fā)揮金融體系對資本配置的效率并提高其正面效用的重要制度保障。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a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Firstly,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data from 1978 to 2013, Wurgler2000) model is used to measure the overall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in China ha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i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and fluctuating greatly with the reform of tax sharing system in 1994. Secondly, this paper also constructs som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icators, such as the proportion of credit amount to GDP of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efore 1994,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intervention in finance was weak, mainly caused by financial expenditure to squeeze out the market-oriented capital allocation,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while after 1994,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finance,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 weak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Among them, the interven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cline in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official investigation and promo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 and to improve its positive effect.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部大開發(fā)的理論闡釋、效應評估及發(fā)展戰(zhàn)略調整”(10JJD790041)資助
【分類號】:F832;D6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尹希果;陳剛;潘楊;;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預與金融發(fā)展效率[J];財經研究;2006年10期
2 潘文卿,張偉;中國資本配置效率與金融發(fā)展相關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3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復建設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J];經濟研究;2004年06期
4 張軍,金煜;中國的金融深化和生產率關系的再檢測:1987—2001[J];經濟研究;2005年11期
5 陳剛;尹希果;潘楊;;中國的金融發(fā)展、分稅制改革與經濟增長[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6 李青原;李江冰;江春;Kevin X.D.Huang;;金融發(fā)展與地區(qū)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來自省級工業(yè)行業(yè)數(shù)據(jù)的證據(jù)[J];經濟學(季刊);2013年02期
7 蒲艷萍;成肖;;金融發(fā)展、市場化與服務業(yè)資本配置效率[J];經濟學家;2014年06期
8 周立;改革期間中國金融業(yè)的“第二財政”與金融分割[J];世界經濟;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宣丹妮;;民企與政府關系扭曲誘因剖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03期
2 李停;;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的區(qū)際合作障礙——基于晉升博弈分析視角[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王曉莉;韓立巖;;基于DEA的中國各地區(qū)金融資源分布有效性評價[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章文光;覃朝霞;;地方政府經濟行為變異問題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楊元澤;趙會玉;;地方政府競爭提高了經濟效率么?——基于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經驗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黃瀟;楊俊;;中國地區(qū)間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7 龍苗;鄭勐;;市場與地方保護主義:一個基于市場產權的分析框架[J];商業(yè)研究;2008年03期
8 劉迪平;陳媛媛;劉強;;尋租、晉升、二元農地產權與地方政府征地行為的邏輯思考[J];商業(yè)研究;2008年07期
9 劉東;張秋月;陶瑞;;政府在企業(yè)并購中的干預行為比較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6期
10 鐘敦慧;張明舉;;我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尚海濤;陜西省地方財政風險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彭彥強;基于行政權力分析的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樹培;我國的加速工業(yè)化戰(zhàn)略與內需不足[D];南開大學;2010年
5 楊珍增;國際資本流入構成對金融發(fā)展影響的差異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7 劉梅生;金融結構對產業(yè)結構變動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肖教燎;土地政策傳導機制與路徑的分析與仿真[D];南昌大學;2010年
9 黃蕙萍;提升企業(yè)可持續(xù)競爭力的產業(yè)環(huán)境規(guī)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10 鄭青;中國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玉東;區(qū)域行政壟斷對中國生產性服務業(yè)效率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佳;落后產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約的視角[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鵬;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對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曾鴻志;中國高企業(yè)儲蓄原因的理論和實證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5 張芳;地方政府間非合作博弈的機理及治理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瞿夢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與外商投資企業(yè)的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徐楚錕;政府引導下的低碳經濟融資方式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8 晁倩;我國商業(yè)銀行業(yè)的區(qū)域非均衡發(fā)展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9 成龍;煙草專賣體制下中央與地方利益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陳亞元;藥品安全監(jiān)管制度的完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立;漸進轉軌、國家能力與金融功能財政化[J];財經研究;2005年02期
2 王永劍;劉春杰;;金融發(fā)展對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及區(qū)域比較[J];財貿經濟;2011年03期
3 趙志君;金融資產總量、結構與經濟增長[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4 韓立巖,蔡紅艷;我國資本配置效率及其與金融市場關系評價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1期
5 潘文卿,張偉;中國資本配置效率與金融發(fā)展相關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6 胡鞍鋼;我國通貨緊縮的特點、成因及對策[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7 陳玉宇;政府可得鑄幣收入與中央銀行的利潤估算[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7年05期
8 李青原;潘雅敏;陳曉;;國有經濟比重與我國地區(qū)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來自省級工業(yè)行業(yè)數(shù)據(jù)的證據(jù)[J];經濟學家;2010年01期
9 韓立巖;蔡紅艷;郄冬;;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2年02期
10 陳抗;Arye L.Hillman;顧清揚;;財政集權與地方政府行為變化——從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經濟學(季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許開國;;地區(qū)性行政壟斷與資本配置效率關系的實證[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斌斌;上市企業(yè)定向增發(fā)對信貸融資、投資和資本配置效率影響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4年
2 王永劍;基于金融發(fā)展視角的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張國富;中國資本配置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4 許可;中國企業(yè)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海鳳;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的若干影響因素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6 王欣;金融結構、資本配置效率與經濟增長[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年
7 段超;基于合約理論的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8 劉建中;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9 楊繼偉;股價信息含量與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10 米建華;基于信息披露的股票市場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麗莎;廣東省資本配置效率與金融發(fā)展相關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劉慧;湖北省工業(yè)行業(yè)資本配置效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蔣晨達;金融發(fā)展與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相關性研究1999-2007[D];復旦大學;2009年
4 劉粟;甘肅省金融發(fā)展與資本配置效率的相關性研究[D];蘭州商學院;2012年
5 鐘柏冰;浙江省金融發(fā)展對資本配置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6 朱秀敏;會計準則變革對行業(yè)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4年
7 韓澄忱;金融結構對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機理和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8 孫雁澤;我國制造業(yè)行業(yè)與區(qū)域資本配置效率比較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9 李慧;河北省工業(yè)行業(yè)資本配置效率及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D];河北大學;2010年
10 劉覽;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對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1870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1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