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CysLT1R在大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表明,炎性腸病患者結腸癌發(fā)生的風險要高30倍,在許多與腸道炎癥和腫瘤發(fā)生有關的炎性因子中,白三烯(1eukotrienes,LTs)和前列腺素的作用受到特別的關注,其中LTs包括白三烯B4(LTB4)以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LTs與炎性腸病的發(fā)生有特殊的相關性,然而,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CysLTs能刺激腸道上皮細胞發(fā)生增生反應,提示白三烯也可能參與腸道上皮細胞的過度增生和腫瘤形成。本研究通過免疫組化檢測大腸癌組織、癌旁組織及大腸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組織中CysLT1R的表達,來探討CysLT1R在人類大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可能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2013年間徐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病理科存檔大腸癌組織蠟塊4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齡29—72歲,中位年齡56歲;癌旁組織32例(與32例癌組織標本為同一患者,另外l4例患者癌旁組織中發(fā)現(xiàn)有點狀癌細胞浸潤,無法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8例,女性l4例,年齡29— 68歲;管狀絨毛狀腺瘤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齡35—74歲。所有病例術前均未進行放療和化療。標本分為大腸癌組、腺瘤性息肉組及癌旁黏膜組。
1.2 主要試劑CysLT1R兔抗人多克隆抗體購自美國Cayman公司,免疫組化DAB顯色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生物技術公司。
1.3 實驗方法免疫組化技術采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組化過程:組織切片經(jīng)脫蠟、水化后,用檸檬酸緩沖液(pH=6.0)微波熱修復抗原5 min,30 g/L過氧化氫封閉內源性的過氧化物酶,山羊血清封閉非特異性反應。PBS替代一抗作陰性對照。參照文獻[5]對染色結果進行判斷。5% 以上細胞胞膜或胞質染色判定為陽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應用 檢驗或Fisher檢驗分析CysLT1R表達與大腸癌臨床病理因素的相互關系,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ysLT1R在大腸癌組織、癌旁組織及腺瘤性息肉組織的表達CysLT1 R免疫組化陽性產(chǎn)物主要定位于細胞膜和細胞質,部分患者可見胞核著色(圖1,見第247頁)。46例大腸癌組織中,CysLT1R陽性表達3l例(67.39%),32例癌旁組織中,CysLT1R陽性表達l3例(40.62%),15例大腸腺瘤性息肉組織中,Cys-LT1R陽性表達6例(40.00%),大腸癌組織中,Cys-LT1R的陽性表達率高于癌旁組織、腺瘤性息肉組織(P<0.05)。
2.2 CysLT1R的表達與大腸癌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CysLT1R的表達與大腸癌的病理分級、腫瘤最大徑、有無淋巴結轉移及臨床分期有關,其中高分化腺癌、腫瘤最大徑<5 cm、淋巴結未轉移及臨床分期早的患者CysLT1R的陽性表達率均明顯低于中低分化腺癌、腫瘤最大徑>5 cm、有淋巴結轉移及中晚期的患者(P<0.05);但CysLT1R的表達與大腸癌患者的性別無明顯的關系(P>0.05)。
3 討論大腸癌是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大腸癌在全球發(fā)病率高居惡性腫瘤第四位,我國大腸癌發(fā)病率在近30年中總體增加36.7%,年均新發(fā)大腸癌病例13萬,并以年均4.2%的增幅攀升 。大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涉及多因素、多步驟、多基因的過程,具有高復發(fā)和高轉移的特點,目前對于大腸癌的發(fā)病及其轉移尚無有效的防治手段,其發(fā)病機制和防治依然是這一領域中的研究熱點。
近年來研究證實,白三烯及其受體(1 eukotrienereceptors,LTRs)參與了多種腫瘤的發(fā)生,是腫瘤發(fā)生的一種新機制,其主要機制可能為腫瘤細胞上白三烯受體高表達,發(fā)揮了對腫瘤細胞的促增殖作用。
另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1(CysLTR1)在結腸癌細胞中發(fā)生核轉位是發(fā)揮促增殖作用的重要機制,這種促增殖效應可被相應的受體拈抗劑所阻斷 。白三烯B4(LTB4)受體結抗劑LY29311是第二代LTB4受體結抗劑,筆耕論文新浪博客,在臨床試驗中顯示有顯著的抗瘤效應。因此,研究白三烯及其受體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對于大腸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雖然已有研究報道LTRs在多種組織細胞中表達,但關于LTRs在結腸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分布與功能,以及他們在結腸腫瘤發(fā)病中作用的研究少見報道。如果能夠了解白三烯受體在腸黏膜上皮細胞中的表達狀況與功能,對于評價LTRs在結腸腫瘤發(fā)病中的作用以及尋求新的治療靶位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腸癌組織中CysLT1R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癌旁組織、腺瘤性息肉,而高分化腺癌、腫瘤最大徑<5 am、無淋巴結轉移及臨床分期較早期的患者CysLT1R陽性表達率均明顯低于中或低分化腺癌、腫瘤最大徑I>5 cm、有淋巴結轉移及臨床分期較晚的患者,統(tǒng)計分析顯示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因此,本研究認為,大腸癌變過程中CysLT1R表達水平明顯上調,陽性表達者進展快,易發(fā)生淋巴結轉移,CysLT1R表達水平可能是反映大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標志物,且其表達水平與大腸癌分化程度、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及臨床分期密切相關,但由于本研究中病例數(shù)較少,仍有待積累更多的病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由整理發(fā)布的醫(yī)學論文,感謝你的閱讀!
本文編號:430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huliyixuelunwen/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