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瑕疵減資的債權人保護制度構建——以德力西案為切入點
發(fā)布時間:2024-06-10 19:44
公司注冊資本維持一直是各國公司法所關注的焦點,在公司減資方面,我國《公司法》雖然規(guī)定了減資程序,卻缺少對應的效力與責任規(guī)定,導致公司減資不通知債權人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從司法實踐中可以看出,在該類糾紛中法院傾向于類推適用公司法規(guī)定,要求股東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但是類推適用的依據仍不充分,且忽略了作為公司減資行為實行者的董事、高管。對此,應當肯定目前對瑕疵減資效力的認定,可以通過增設工商公示程序強化減資信息披露,在要求股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同時,引入董事償債能力申明機制,要求董事對依法履行公司減資程序負責。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司法實踐中的瑕疵減資糾紛分析
(一)減資糾紛的主要爭議點
(二)瑕疵減資法院不認定無效
(三)法院普遍判決股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三、我國現(xiàn)行減資制度問題分析
(一)瑕疵減資效力認定模糊
(二)瑕疵減資責任規(guī)定缺失
四、減資責任的域外法借鑒
(一)嚴格債權人保護模式
(二)償債能力模式
(三)司法介入的折中模式
五、我國公司減資制度的完善路徑
(一)不宜認定瑕疵減資無效
(二)增設減資公示程序
(三)引入償債能力聲明機制
(四)明確規(guī)定瑕疵減資股東責任
六、結語
本文編號:3991813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司法實踐中的瑕疵減資糾紛分析
(一)減資糾紛的主要爭議點
(二)瑕疵減資法院不認定無效
(三)法院普遍判決股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三、我國現(xiàn)行減資制度問題分析
(一)瑕疵減資效力認定模糊
(二)瑕疵減資責任規(guī)定缺失
四、減資責任的域外法借鑒
(一)嚴格債權人保護模式
(二)償債能力模式
(三)司法介入的折中模式
五、我國公司減資制度的完善路徑
(一)不宜認定瑕疵減資無效
(二)增設減資公示程序
(三)引入償債能力聲明機制
(四)明確規(guī)定瑕疵減資股東責任
六、結語
本文編號:399181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9918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