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文化沖擊下的校園舞蹈教學任務
文化傳播手段的先進性和文化品種傳播的廣泛性,正使中國文化經(jīng)受前所未有的沖擊,中國舞蹈文化正在這樣的文化旋渦中經(jīng)歷著浩劫,如何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的中國舞蹈文化,已成為中國舞蹈工作者們必須思考的課題。而做為校園中的舞蹈教學,在繼承和光大中國舞蹈文化中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具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幅原遼闊,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因其不同地域、歷史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及當?shù)仫L土人情的不同,呈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形態(tài),可以說我們的民族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舞蹈語匯。建國后,中國的舞蹈文化經(jīng)歷了快速的發(fā)展,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與融匯的過程中,豐富和繁榮了中華文明。然而,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快,特別是現(xiàn)代傳播手段的H新月異,使全球文化的融會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形態(tài):即文化風潮的同步性!一首歌、一支舞、一部影片幾乎可以在同一時間火遍全球,形成了世界同一舞臺的局面。美國歌星杰克遜風靡世界,全球同跳機械舞;韓國的鳥叔紅遍世界,全球同跳騎馬舞。這就是當代世界文化的特點:流行文化具有廣泛的覆蓋性,流行文化會沖擊傳統(tǒng)文化。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如今世界各國都注重不斷向世界輸出自己國家特有的文化符號,而這種文化符號的輸出所帶來的效應,會遠遠超越文化范疇。我們的民族舞蹈就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符號,在當代世界文化融會的潮流中,我們有責任讓它得到很好的傳承和光大。
在Et常教學中我有這樣一種感受,我們的學生是工科院校中的藝術類生,與專業(yè)的舞蹈類藝術生有著很大的差別,他們對舞蹈的認識與了解完全來自于媒體的傳播,對我們的民族舞蹈可以說是缺乏認知。但對流行文化卻非常容易接受,對外來舞蹈都十分感興趣,比如街舞、國標舞、現(xiàn)代舞等等,還都能比劃那么幾下。但對民族舞卻鮮有人感興趣。而深入了解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學生們對民族舞蹈都包含了哪些內容、民族舞蹈都有哪些經(jīng)典的東西并不了解,只是因為各類媒體的強勢傳播下耳濡目染,引導了他們對于舞蹈的認識。這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下,做為校園的舞蹈教學,就不僅僅是要教會同學們學會幾個舞蹈,更要在課堂上努力地展現(xiàn)我們民族民間舞蹈的經(jīng)典,讓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舞蹈文化不被流行文化所塵封。
目前,我們的舞蹈教學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就現(xiàn)行我們的舞蹈教學整體來看,其課程內容多為舞蹈基本知識、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基本技能訓練等。
其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新疆舞、傣族舞、鮮族舞、蒙古族舞等。從常規(guī)的眼光來看,上述課程內容比較全面,在傳播中國民族民間舞方面也有針對性,但是,若是放到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語境中重新審視,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就應該與課程目標的有效性相一致。就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并非舞蹈類專業(yè)的學生,舞蹈基礎千差萬別,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教授這類學生學習舞蹈,并非是進行一種專業(yè)性的技術培訓,“而是對學生進行藝術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藝術感受與藝術鑒賞的能力,提高大學生基本的審美品質和藝術理論水平。” 要按著教育部的“素質第一、加強美育教育、注重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指導思想,從舞蹈教學實際情況和要求出發(fā),以科學性、代表性、實用性和普及性為原則”I2],因此,我們不能完全按培訓專業(yè)舞蹈演員的方式對同學們進行絕對的系統(tǒng)訓練,而應該更多地涉及成品舞蹈,以此來形成同學們對民族民間舞的基本認知。如果在很少的幾次舞蹈課中,只局限于教授同學們一些手位和舞蹈步法的基本訓練,會使同學們錯誤地認為我們的民族民間舞只是些枯燥乏味的一些機械動作,便會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充分展現(xiàn)我們民族舞蹈的悠久歷史、豐富內涵和瑰麗多姿,增強同學們的藝術鑒賞力!強化同學們牢記自己文化的根,筆耕論文新浪博客,這樣,在面對傳播廣泛的外來文化沖擊時,才會產(chǎn)生鑒別力,而不至于在流行文化的沖擊面前隨波逐流。
認識到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在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語境下改革舞蹈教學。特別是舞蹈老師要提高認識,認識到民族民間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符號,認識到舞蹈教學還肩負的傳承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責任。
在教學方式上要進行創(chuàng)新,增加民問舞中最鮮活有趣的舞蹈內容。幾年來,我在具體的舞蹈教學中,不只教授舞蹈,還講授民族民間舞悠久的歷史,各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將基礎訓練與教授成品的民族民間舞相結合,并與時下傳播廣泛的音樂相結合。讓最流行的民族音樂與舞蹈相結合,如藏族舞,在基礎訓練之后,很快進入到藏族舞,并配以當下最流行的藏族歌曲《天路》的音樂。這首《天路》詞美、曲美,同學們熟悉,易于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快就會因為喜歡而愿意學習,增強了教學效果。在其他民族舞蹈的教學中也是這樣,新疆舞、鮮族舞等都加入成品舞與流行歌曲于教學之中。藝術教學還應該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展現(xiàn)全國各民族舞蹈最經(jīng)典的作品,傳播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震憾力,提高同學們對民族民間舞的認知和鑒賞力,增加同學們的學習性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面對新的文化環(huán)境,面對新的任務,舞蹈教學應在教學方法上因授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在思維方式上跳出舞蹈室狹隘的天地,以更廣闊的視野、更多樣的方式、更新的觀念來進行教學。
通過改革,使舞蹈教學的多樣性與藝術教育的有效性相結合,使民族民間舞蹈得到更好的傳承。舞蹈教學也將呈現(xiàn)出一個新天地。
本文編號:466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4662.html
下一篇:上世紀20年代我國創(chuàng)作歌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