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聲無哀樂論》音樂美學思想教學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06:06
【摘要】:《聲無哀樂論》是由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嵇康所著,文中通過“秦客”(嵇康自設的對立面)與“東野主人”(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的八次論難,闡述了“聲無哀樂”的觀點。這篇“師心獨運,鋒穎精密”(劉勰《文心雕龍》)、“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魯迅)的音樂專論,在中國音樂美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國音樂美學史的教學中,《聲無哀樂論》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為凸顯學科特點和加深教學對象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在教學中擬采用命題切入法、邏輯建構法、比較分析法、古今對話法這四種教學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江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601
本文編號:2721991
【學位授予單位】:江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6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玉芳;;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J];音樂探索;2009年02期
2 龍琿;;二十世紀《聲無哀樂論》研究[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陳允鋒;嵇康音樂審美主體觀發(fā)微[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4 楊和平;《聲無哀樂論》與音樂的不確定性[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3期
5 曹利群;試論嵇康與漢斯立克的音樂美學思想[J];音樂研究;1986年02期
本文編號:272199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musictheory/272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