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之間:翟城鄉(xiāng)村建設50年(1902-1952)
本文關鍵詞:變與不變之間:翟城鄉(xiāng)村建設50年(1902-1952)
【摘要】: 起步于晚清新政時期的翟城鄉(xiāng)村建設,50年內各派力量參與推動促成了這一鄉(xiāng)村社區(qū)的近代化走向。本文試圖深入揭示這一變遷過程中的內在理路。筆者將50年的歷史進程劃分為以米氏家族為代表的鄉(xiāng)紳治理、平教會為代表的外來力量介入、中共為代表的政權主導型參與三個時期。分別以思想資源、制度設計、施治措施及鄉(xiāng)土反應為中心展開論述,最后從總體上闡述翟城村結構性變遷的深刻程度,探尋鄉(xiāng)土社區(qū)近代化轉向的關鍵所在。以期在把握村落近代化轉向的歷史性艱難的同時,為當代“三農”問題提供借鑒。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29;K2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福生;;夏曦之死[J];國土資源導刊;2011年07期
2 秦克濤;;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愛國實踐[J];蘭臺世界;2011年17期
3 許幸;;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J];黃金時代;2007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德芳;;民國時期鄉(xiāng)村治理方式的變革:以河北定縣為例[A];第二屆中國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宋恩榮;;從定縣走向世界——晏陽初教育思想再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北省教育學會晏陽初教育思想研究課題組;;晏陽初定縣平民教育實驗簡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曄;;留美知識分子與20世紀30年代河北定縣的鄉(xiāng)村建設[A];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諧——河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8年
5 馬秋帆;;梁漱溟、晏陽初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閻國華;;晏陽初平民教育理論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自典;;20世紀30年代的鄉(xiāng)村教育運動:國家、社會團體與民眾的互動研究[A];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金錚;;二三十年代冀中農村性比例失衡的實證分析——以定縣為例[A];“20世紀中國社會史與社會變遷”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C];1997年
9 林春桂;;定縣蘋果品種調查初報[A];河北省果樹學會第七屆、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1981年
10 ;正定縣永安果園高產總結[A];河北省果樹學會第七屆、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198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毛瑋民;鎖定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N];中國老年報;2003年
2 張木生 庭裕剛 本報記者 劉增兵;貴定縣農民文化家園建設助推新農村建設[N];貴州日報;2010年
3 張昊華;河北定縣模式農村衛(wèi)生保健體系的有益探索[N];健康報;2007年
4 李一平;貴定縣政協(xié)出新招發(fā)揮委員主體作用[N];貴州政協(xié)報;2009年
5 祝彥;晏陽初與定縣鄉(xiāng)村建設[N];學習時報;2006年
6 ;江蘇確定縣(市)科技工作四大重點[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7 房志強;正定縣將農民培訓納入規(guī)劃[N];石家莊日報;2007年
8 本期《焦點論壇》主持人 李慶英 特邀嘉賓 宋恩榮 張海英 周逸先;三人行:走向平民[N];北京日報;2001年
9 馬同川;山西新添四部涉農法規(guī)[N];農民日報;2003年
10 王憲政;晏陽初與定縣平民教育實驗區(qū)[N];光明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呂書額;河北省地方保衛(wèi)團研究(1901-1937年)[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忠海;基于可持續(xù)·科學—特色發(fā)展觀的和諧鄉(xiāng)鎮(zhèn)建設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趙曉林;中國近代農民教育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文波;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地方自治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鮑玉倉;定縣模式述論[D];河北大學;2004年
3 杜俊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大后方平民教育運動[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4 梁俊;民國時期平教會的鄉(xiāng)村建設活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5 谷秀潔;公益活動中非營利組織的組織機理和運行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6 馮劍;實驗話語:鄒平、定縣鄉(xiāng)村建設運動的論爭[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金朋;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葛海靜;民國時期知識界關于中國農村調查述評(1925-1935)[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相軍;京冀地區(qū)兩漢諸侯王墓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唐獻玲;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0727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mzsz/130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