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張佩綸與張之洞比較論

發(fā)布時間:2020-06-14 03:05
【摘要】: 在晚清歷史中,張佩綸和張之洞都是有名的人物。早年兩人同為清流,積極上折言事,關注時政。后來張佩綸因中法戰(zhàn)爭中馬尾之戰(zhàn)的慘敗而被發(fā)配,不再為官。而張之洞憑借自己在中法戰(zhàn)爭中的出色表現(xiàn),發(fā)展愈順,從兩廣總督到湖廣總督,再到樞臣相國,成為當朝頗具影響力的實力派人物。在清末朝政和社會改革的諸多方面,都留下了他所影響的深刻印記。 本文立意于對兩張的比較研究,下限設置在中法戰(zhàn)爭時期,因為以后張佩綸基本退出了政壇的前臺,本文主要取兩人都從政的時期來觀照,當有較強的可比性。本文大體構(gòu)架和內(nèi)容: 緒論部分簡要交代選題意義、研究思路,綜述和分析相關學術史的情況。 第一章主要揭示,兩張在京為言官之時,同為清流,相互配合,彈劾官員,抨擊時弊。即使在張之洞出任疆吏之初,也仍然以清流遺風,與張佩綸配合,其間關系仍較密切。通過對若干典型事例中他們的言行論列,證明此期他們的思想同大于異。 第二章重點比較兩張在中法戰(zhàn)爭期間的表現(xiàn)。在最初階段,他們都積極建言,力主抗戰(zhàn),陳說法國侵略對中國造成的危害。及至兩人分別被派往廣東與福建前線,親自指揮對法作戰(zhàn),開始在表現(xiàn)上顯示出較大差異。通過對他們軍事部署、指揮上若干環(huán)節(jié)的比較,揭示兩人的差異和“分途”,分析張之洞成功與張佩綸失敗的必然性,以及兩人軍事識見水平上的高低不同。 第三章則從兩人早年接受教育和科舉入仕的背景條件、官場遇合及政治風格特點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比較分析。相關方面的情況,對兩人的思想和政治作為,以及先“合”后“分”的關系狀況,自然都有制約和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奇學;李鴻章與劉銘傳的交誼[J];安徽史學;1998年01期

2 林其昌;劉銘傳抗法斗爭研究的獨到見解——讀《中法戰(zhàn)爭諸役考》札記[J];安徽史學;2002年04期

3 廖宗麟;中法戰(zhàn)爭期間“戰(zhàn)越牽敵”策的制訂和實施[J];安徽史學;2003年02期

4 蘇小東;;劉銘傳的海防思想與實踐——兼論臺灣在中國海防中的戰(zhàn)略地位[J];安徽史學;2007年01期

5 秦和平;析曾紀澤訂立《中俄伊犁條約》的歷史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6 章傳文;楊慶博;;張之洞由清流黨轉(zhuǎn)化為洋務派的客觀原因[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7 楊慶博;章傳文;;張之洞由清流黨轉(zhuǎn)化為洋務派的主觀原因[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8 俞政;張佩綸是馬江戰(zhàn)敗的罪魁禍首嗎?[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5年05期

9 鐘康模;論張之洞在中法戰(zhàn)爭期間抵御外侮的思想及實踐[J];廣東社會科學;1990年04期

10 張麗璇;淺析晚清清流派與各政治派系的關系[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耿茹;張佩綸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2 敖福軍;試論張之洞的外交思想[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7121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jxds/27121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41f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