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6年暖季青藏高原東部兩類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MCS)的統(tǒng)計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5-01-19 11:59
利用日本高知大學提供的逐小時分辨率靜止衛(wèi)星云頂黑體亮溫(TBB)資料,使用模式匹配算法對2000~2016年(2005年除外)暖季(5~9月)青藏高原東部的兩類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MCS)進行了識別和追蹤,并利用人工驗證訂正了結果;诖,利用NOAA的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降水資料和NCEP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資料對高原東部兩類MCS進行了統(tǒng)計和對比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7月和8月是高原東部MCS生成最活躍的季節(jié),然而,此兩個月能夠東移出高原MCS的比例最小;5月雖然MCS生成數(shù)最少,但是移出率高達近40%。對比表明,能夠東移出高原的MCS(V-MCS)比不能移出的MCS(N-MCS)生命史更長,觸發(fā)更早,短生命史個例占比更低。暖季各個月份,相比于N-MCS,V-MCS的對流更旺盛且發(fā)展更快,然而,由于其發(fā)生頻數(shù)遠低于N-MCS,總體而言,V-MCS對高原東部的降水貢獻率僅為15%左右,是N-MCS相應數(shù)值的一半左右。高原東部兩類MCS的環(huán)流特征差異顯著,有利于V-...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本文編號:4028948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本文編號:402894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qxxlw/40289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