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葉望遠鏡大氣湍流模擬實驗
本文關鍵詞:傅里葉望遠鏡大氣湍流模擬實驗 出處:《光子學報》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傅里葉望遠術 大氣湍流 湍流模擬 閃爍 相位抖動 圖像重構 成像系統(tǒng)
【摘要】:傅里葉望遠術是一種能對深空暗弱目標進行高分辨率成像的技術.為了驗證大氣湍流對傅里葉望遠鏡系統(tǒng)的影響,進行了實驗室環(huán)境下大氣湍流模擬實驗研究.在三束光傅里葉望遠鏡實驗系統(tǒng)上,通過控制射頻驅動器的輸出功率來模擬光強抖動,改變射頻驅動器的瞬時頻率來模擬相位抖動.給出了實驗理論依據(jù),推導了湍流強度與實驗變量的關系.實驗在弱湍流閃爍和相位抖動兩種情況下,分別給單束光和三束光加隨機擾動并計算其Strehl比.結果表明,只在單束光上加擾動時重建圖像影響不大;在三束光上加擾動時,弱湍流光強抖動對傅里葉望遠鏡系統(tǒng)的成像效果影響具有較大的隨機性,而相位抖動會嚴重影響系統(tǒng)成像質量.因此,消除光強抖動和相位抖動影響是圖像重建算法改進應該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
[Abstract]:Fu Liye telescopy is a kind of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of dim and deep space target technology.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the Fu Liye telescope system, experimental study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simulation laboratory environment is carried out. In the three beam Fu Liye telescope experiment system, by controlling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RF driver to simulate the instantaneous intensity jitter. Change in frequency of RF driver to simulate phase jitter. Gives the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basis, deduc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urbulent intensity and experimental variables. Experiments in weak turbulence scintillation and phase jitter of two cases, respectively for single beam and three beams with random disturbances and calculate Strehl rati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has little effect only in a single beam with disturbance; in the three light beams with disturbance, affect the imaging effect weak turbulent optical strong jitter on the Fu Liye telescope system with large Randomness and phase jitter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imaging quality of the system. Therefore,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ty jitter and phase jitter is a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基金】:總裝備部重大研究項目(No.7131130)資助
【分類號】:TH743
【正文快照】: 0引言傅里葉望遠術(Fourier Telescopy,FT)是一種高分辨率激光干涉主動成像技術.它通過發(fā)射多束帶有一定頻差的激光,實現(xiàn)多組干涉條紋對目標的掃描,接收到的調(diào)制返回信號中包含了目標圖像的空間頻譜信息,經(jīng)過傅里葉反變換后可重建出目標圖像.1996年RB Holmes[1]等人在JOSA上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學;熊圣亦;邢霽宇;;近地面中短程激光測距的大氣傳輸特性研究[J];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2009年01期
2 張曉芳,俞信,閻吉祥;大氣湍流對光學系統(tǒng)圖像分辨力的影響[J];光學技術;2005年02期
3 羅林;廖勝;樊敏;沈忙作;;天文望遠鏡像差對斑點成像技術的影響[J];光學學報;2005年11期
4 李華貴,姜文漢,鮮浩;用Hartmann-Shack波前傳感器測量大氣湍流特征[J];光電工程;1995年02期
5 周昶寧,閻吉祥,俞信,曹根瑞;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中大氣湍流的模型分析與計算機仿真[J];光學技術;2005年02期
6 米陽;;大氣傳輸特性對激光測距系統(tǒng)測距精度的影響[J];激光雜志;2008年04期
7 姜文漢;高福暉;張秉華;;自適應光學[J];光學儀器;1983年02期
8 馬永聘;;激光長程吸收測lZ系統(tǒng)的研制[J];真空電子技術;1986年06期
9 吳毅,王英儉, 吳旭斌;大望遠鏡系統(tǒng)衍射極限倍數(shù)的確定[J];強激光與粒子束;1995年04期
10 楊培根;;現(xiàn)代光學的新分支—自適應光學[J];應用光學;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洋;張景旭;郭勁;;自適應光學技術在大口徑望遠鏡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曹召良;穆全全;胡立發(fā);彭增輝;劉永剛;宣麗;;600mm望遠鏡液晶自適應系統(tǒng)成像光路設計[A];科技創(chuàng)新與節(jié)能減排——吉林省第五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饒伏波;喬大勇;苑偉政;姜澄宇;;分立式微變形鏡的單元排列方式對其性能的影響[A];人才、創(chuàng)新與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管克江;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N];人民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白云峰;亞洲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將落戶奇臺半截溝[N];昌吉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智偉;光學多孔徑成像系統(tǒng)成像性能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林京;天文高分辨像復原技術檢測地基天文光學望遠鏡成像質量[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3年
2 饒伏波;基于MEMS技術的微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的建模及關鍵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3 喻迪;基于液晶微透鏡陣列的自適應波前校正系統(tǒng)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胡謀法;自適應光學波前重構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5 方迪;基于微變形反射鏡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原理與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喬大勇;基于MEMS技術的自適應光學微變形鏡的設計與分析[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5829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yiqiyibiao/135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