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四大支柱——寫給下一代的信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16:52
<正>親愛的孩子:在你的人生路上,要學會學習,終身學習,不僅要與人相處,還要學會與機器和人工智能相處。一個周末,我們家談到了新生一代的未來。于是,我執(zhí)筆寫下了這封給孩子未來的信:孩子,看到你甜蜜的笑容,我們看到了你美好的未來。我要告訴你,你真幸運,目前和將來,我們國家正在發(fā)生許許多多新的變化,將會改變你們這一代人的命運。
【文章來源】:人民教育. 2018年01期 第25-28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智能時代教育供給質(zhì)量保障的學校實踐[J]. 劉興沛.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02)
[2]論教育與機器的關系[J]. 劉復興. 教育研究. 2019(11)
[3]論人工智能時代的終身學習意蘊[J]. 崔銘香,張德彭. 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 2019(05)
[4]增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能力 迎接人工智能挑戰(zhàn)[J]. 張磊. 寧夏教育. 2019(09)
[5]“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現(xiàn)狀研究[J]. 樊曉霞,高洋,劉敏.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9(16)
[6]教育四大支柱的內(nèi)涵及其當代教育意義——重讀《教育——財富蘊藏其中》[J]. 劉豐霞. 教育實踐與研究(C). 2019(06)
[7]研學旅行課程的性質(zhì)、實施原則及策略初探[J]. 李鳳堂,李岑虎.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2019(01)
[8]從知識汲取到“轉(zhuǎn)識成智”:智能化時代慕課(MOOCs)的價值走向[J]. 馬爽,胡凡剛. 遠程教育雜志. 2018(06)
博士論文
[1]國內(nèi)高校在線課程建設理念演化研究[D]. 許歡.西南大學 2019
碩士論文
[1]高一學生數(shù)學高階思維能力的調(diào)查研究[D]. 江燕玲.云南師范大學 2020
[2]情感教學在高中《文化生活》中的運用研究[D]. 李文靜.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20
[3]“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中學地理“雙平臺”教學策略研究[D]. 劉奎源.西南大學 2020
[4]我國教育研究中的人工智能話語[D]. 黃志強.華東師范大學 2019
本文編號:2912941
【文章來源】:人民教育. 2018年01期 第25-28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智能時代教育供給質(zhì)量保障的學校實踐[J]. 劉興沛.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02)
[2]論教育與機器的關系[J]. 劉復興. 教育研究. 2019(11)
[3]論人工智能時代的終身學習意蘊[J]. 崔銘香,張德彭. 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 2019(05)
[4]增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能力 迎接人工智能挑戰(zhàn)[J]. 張磊. 寧夏教育. 2019(09)
[5]“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現(xiàn)狀研究[J]. 樊曉霞,高洋,劉敏.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9(16)
[6]教育四大支柱的內(nèi)涵及其當代教育意義——重讀《教育——財富蘊藏其中》[J]. 劉豐霞. 教育實踐與研究(C). 2019(06)
[7]研學旅行課程的性質(zhì)、實施原則及策略初探[J]. 李鳳堂,李岑虎.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2019(01)
[8]從知識汲取到“轉(zhuǎn)識成智”:智能化時代慕課(MOOCs)的價值走向[J]. 馬爽,胡凡剛. 遠程教育雜志. 2018(06)
博士論文
[1]國內(nèi)高校在線課程建設理念演化研究[D]. 許歡.西南大學 2019
碩士論文
[1]高一學生數(shù)學高階思維能力的調(diào)查研究[D]. 江燕玲.云南師范大學 2020
[2]情感教學在高中《文化生活》中的運用研究[D]. 李文靜.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20
[3]“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中學地理“雙平臺”教學策略研究[D]. 劉奎源.西南大學 2020
[4]我國教育研究中的人工智能話語[D]. 黃志強.華東師范大學 2019
本文編號:291294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1294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