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北北塊薩Ⅲ組單砂體刻畫及剩余油挖潛
發(fā)布時間:2018-02-26 06:36
本文關鍵詞: 喇嘛甸油田 薩Ⅲ組 單砂體 層序地層學 剩余油 出處:《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喇嘛甸油田喇北北塊新井完鉆后,該區(qū)塊的二類油層薩Ⅲ組作為喇嘛甸油田潛力接替層系,將進行聚驅開發(fā),對近期增油上產及長期持續(xù)穩(wěn)產意義重大。為了確保該區(qū)塊目的層聚驅高效開采,需要在完鉆后對儲層進行精細研究,搞清沉積界面、各類砂體分布特征及各類砂體的動用狀況,使儲層描述成果在目的層特高含水期聚驅精細調整中發(fā)揮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提高區(qū)塊采收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學原理對目的層層序界面完成了劃分,確定沉積單元的層序界面劃分,將薩Ⅲ油層組細分為3個砂巖組5個小層6個單期河道單元。在巖心相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三角洲平原亞相和三角洲前緣亞相2亞相14微相的測井相模式。通過沉積環(huán)境成因分析,進行各類成因單砂體邊界模式識別及各沉積單元各類單砂體邊界的識別,提出了11種單砂體相帶邊界的預測方法,明確了研究區(qū)目的層6個成因單元的砂體分布模式。通過對研究區(qū)各沉積單元的微幅度構造進行識別,對研究區(qū)動靜結合的各沉積單元不同類型砂體動用狀況研究,指出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及主要影響因素。進一步完善了河道砂體相別判斷標準及河流相各類成因單砂體邊界模式識別方法,使研究區(qū)各沉積單元各類單砂體邊界的識別更加可靠。本次研究利用水淹資料,分析各沉積單元不同沉積微相的不同水淹級別,結合微幅度構造、基礎井網的吸水剖面與基礎井網的注采關系,總結出該區(qū)塊特高含水期開發(fā)階段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通過靜動態(tài)資料綜合分析,針對不同厚度大的河道砂體,結合注采關系與水淹特征,提出了相應的剩余油挖掘措施,為該區(qū)塊目的層新井投產、效果分析及后期的聚驅精細調整提供了可靠依據。
[Abstract]:After the drilling of the new well in Lamadian Oilfield, the second class reservoir sa 鈪,
本文編號:1536934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diqiudizhi/1536934.html